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外部机制:信号传递、激励与约束

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外部机制:信号传递、激励与约束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外部机制比内部机制更具客观性和严格性,它相当于一个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民营企业家的任何合理的或不合理的行为都会迅速地通过外部环境反映出来。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外部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观念激励、社会声望激励以及成就激励等一些企业外在的激励。只有重视企业家外部约束机制的设计构造,形成多元的外部约束机制,才能使企业内部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外部机制:信号传递、激励与约束

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外部机制比内部机制更具客观性和严格性,它相当于一个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民营企业家的任何合理的或不合理的行为都会迅速地通过外部环境反映出来。所以,民营企业家能否发挥先进生产力代表的重要作用,有效的外部机制是其中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外部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外部评价机制、外部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一,外部评价机制。民营企业家的外部评价机制是以人才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以及信用市场为基础,对企业家价值给予评估的机制。首先,健全的企业家外部评价机制要求有一个充分竞争的企业家要素交易市场。只有建立充分的、健全的、发育成熟的企业家市场,才能保证企业家的各种行为以及本身价值在社会外部环境中得到充分的评估。目前我国企业家市场形势单一、评价标准缺乏、规则不健全,导致市场难以选择和评价企业家,从而很难形成通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销售率、股票价格等指标以及非财务指标考核企业家的经营业绩,对建立严格而科学的企业家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形成了一定障碍。其次,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是对企业家进行评价的另一个关键。资本本身没有计划和市场之分,因此,资本市场也是对民营企业家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家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上,而其资源配置的绩效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公司股票与资本价格同步,企业家的业绩与此同时得到了检验。再次,是竞争、有序的产品市场。在一个竞争的、有序的产品市场中,民营企业家管理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产品市场中企业的产品竞争能力来衡量。如果其企业的产品在产品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则可以从侧面反映企业经营者的经营、决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这是产品市场对民营企业家本人的一种认证。最后,是信用市场。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难以建立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的信用评价机制,同时也造成了银行融资机构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阻塞了民营企业的正常融资渠道。所以,只有社会广泛宣传、遵守信用制度,才能营造一个注重信用和信誉的良好环境,完善信用市场,从信用的维度对民营企业家进行公正的评价,建立企业家资信等级制度,促使企业家对自身的信用度引起充分重视,从而改变注重短期利益、忽视信誉的状况。

第二,外部激励机制。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外部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观念激励、社会声望激励以及成就激励等一些企业外在的激励。观念激励主要是要消除对民营经济的歧视和偏见,尊重和肯定企业经营者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使其真正感觉到社会的承认。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学而优则仕”“重做官,轻则商”的观念带来的影响太深,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一切以公有经济为主”“消灭私有”等偏颇的思想,以致人们对民营企业家形成了一种片面的、有很大偏差的认知。大多数人一提到民营企业家就会联想到金钱,将民营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自利”行为扭曲为低层次的追求,从道德上鄙视民营企业家,甚至抹杀其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不利于营造尊重和爱戴民营企业家的社会氛围,将阻碍民营企业家的健康成长。因此,使大家都认识到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对民营企业家的片面认识,从根本上走出对民营企业家的认知偏差,正确评价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就是完善观念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赢得好的社会声望是民营企业家继追求经济利益之后的第二诉求。随着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意识都踏上了更高的境界。民营企业家越来越注重企业的效益和向国家缴纳税金,注重通过公益事业树立企业的形象。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声望激励将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机制。对民营企业家的成就激励就是要增强其经营的成就感。成就感是基于内在心理体验的一种感觉,其满足来源于企业家对所取得的工作绩效的一种内在心理体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在逐渐提高,最终将达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企业家这种人力资本来说,他们多数处于目标选择较高层次,成就欲实际上是企业家经营事业的永恒动机,因此企业发展的业绩和成就鼓励对他们会产生较大的激励效果。可见,成就激励机制的建立也是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www.xing528.com)

第三,外部约束机制。激励和约束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民营企业家外部约束机制包括市场约束和法律约束以及制度约束。只有重视企业家外部约束机制的设计构造,形成多元的外部约束机制,才能使企业内部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一是外部市场约束。对于民营企业家这一特殊的人力资本行为的外部约束更多地应该依靠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企业家市场、产品市场以及证券市场的约束。首先,在企业家市场上形成以企业家的才能为标准的选择约束机制。企业家市场能够准确反映对特定企业家经营能力的社会评估。其次是产品市场的约束,通过产品竞争和服务竞争的结果对企业家施加影响,形成以企业的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显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经营业绩和经营能力机制,对企业家进行激励和约束。最后还有来自证券市场的压力,通过证券市场对企业家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和选择。因此,培养企业家市场和发展证券市场将会对民营企业家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二是外部法律约束。法律约束是市场以外的另一种非常重要的企业家外部约束。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合同法》《破产法》《银行法》等对公司的整体行为有规定,但是对公司的主要利益主体约束不够,因此有关法律应做一些修改与调整,特别是对企业家这一重要的社会群体,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来约束。三是制度约束。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民营企业家的生产经营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这使得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制度约束显得更为迫切。除了明晰产权,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外,还应通过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等方式进一步约束民营企业家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