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合所有制对世界一流企业的培育作用及机理

混合所有制对世界一流企业的培育作用及机理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国有企业改进决策流程,实现股权多元化,董事会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合理。除此之外,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有助于国有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助于充分发挥国企对民营企业的带动作用,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减轻阻力,同时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

混合所有制对世界一流企业的培育作用及机理

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中,投资力度不断加强,投资行业和领域不断扩大,但仍在技术创新、国际化人才、国际品牌形象等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国有企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产能严重过剩、生产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困难。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方向,在新时代,国有企业必须充分把握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点内容,掌握其中的核心要素,将其作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动力。

第一,促进国有企业在“走出去”的进程中实现本土化经营。本土化是指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对自身分公司或子公司的组织管理、资本、技术、产品等各个层面展开梳理,并在梳理过程中使企业与当地社会、文化、法律、宗教、政策相适应,企业由此将一切经营管理融入当地社会之中。一方面,国有企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在国际市场难以改变其优越心态,且从国内单一市场到国际市场的转变导致其市场适应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有其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既有利润目标又有社会目标,在跨国经营中受到现有体制的束缚,不能像民营企业除核心利益外的其他事物完全交由本土团队处理,加之其明显的政府色彩和管制垄断,在跨国经营中往往受到猜忌和怀疑。在混合所有制结构下,国企的政府色彩和垄断色彩被淡化,可有效打消国外政府和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有色眼光,从而减少国企在海外投资的阻碍,实现本土化经营。

第二,有助于完善中国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国有企业虽有单独的监管部门,但由于国有企业众多,监管部门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突出,企业内部监管缺失,国有资本监管部门的管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一股独大”,中小股东无法实际发挥作用,自身利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加之国有资本的政治、经济优势,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和无效率的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国有企业改进决策流程,实现股权多元化,董事会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合理。除此之外,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有助于国有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是使现代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国有资本在国企中处于绝对控股状态。通过合理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资本,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各投资主体之间相互制衡,从企业内部加强对代理人的监管,可有效解决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单一监管的弊端,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更为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维护各方合法利益,激发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有助于提高国有资本的流动性,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一方面,过去国企存在运营效率低,国有资本流动性差的问题。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同时充分调动国有资本的积极性,提高其对市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资本实力、品牌号召力、资源的垄断等方面更具优势,大多数民营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障碍使其无法顺利打开国际市场。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助于充分发挥国企对民营企业的带动作用,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减轻阻力,同时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www.xing528.com)

第四,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国有企业虽然在资金、技术和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运行机制上灵活性不够,投入产出比不高、资源流动性不足。一般认为私人企业优先考虑利润导向的动机,如股东财富最大化,当国际投资的预期利润比国内投资更高时,他们会选择海外投资。[7]许多优秀民营企业对市场敏感、执行力强、决策速度快、管理流程简洁。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利用私人资本天然的强烈逐利性,推动国有企业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的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激发国有产权的内生活力。

第五,混合所有制有助于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风险管理。从产权开放来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实行“四线并进”,其中第一条线“立足于国企,吸引民资、外资和国有资本相融合”是重中之重。国有企业引入安全的外资不仅意味着资本的流入、管理经验和领先技术的流入,还可以有效降低跨国经营的风险,有助于国企实现全球化战略,建立国际化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服务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