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扫描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扫描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外,这便是中华民族“和衷共济、美美与共”精神的现代表达。对内,国内各个地区间的经济交往频繁而活跃,彰显着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同心追梦”的生动特征。本章将围绕促进新时代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有针对性地对浩如烟海的经济一体化理论进行梳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和问题,为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扫描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依旧不会放弃与他国合作共赢,正所谓“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对外,这便是中华民族“和衷共济、美美与共”精神的现代表达。对内,国内各个地区间的经济交往频繁而活跃,彰显着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同心追梦”的生动特征。但与此同时,某些国家却极力信奉和推崇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搞所谓的孤立和孤岛。可以预见的是,这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会是自设藩篱,将自身陷于孤独的境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都市圈建设迈向新时代、新征程,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整体竞争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但客观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处于“南快北慢”“东高西低”等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困境,各区域的经济圈、都市圈、城市群建设还需要相互取长补短、协同共振。

立足全球化背景,经济一体化、经济集团化已经把国与国、组织与组织、地区与地区,甚至是邻里间的互助,投射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视域中。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的兴起、物流的通畅、金融的信息化、文化的开放交融、旅游业的兴盛等,都为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任何组织与个人要生存和发展,合作显然是必要前提。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技术竞争、价格竞争、品牌竞争、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市场的出现是因为各国(组织)之间有充足的商品和充分的信息流动,才能最终完成商品和劳力在更广阔范围内实现套利。这些现象的出现,也促使我们从更深层面上思考经济一体化的问题。(www.xing528.com)

有道是,智者筑桥,愚者筑墙。本章将围绕促进新时代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有针对性地对浩如烟海的经济一体化理论进行梳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和问题,为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世界的发展必然要打破原有封闭的、隔绝的状态,这需要民族、地域、国家作为主体进行相互交往。—马克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