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乳制品产业的总体发展现状

中国乳制品产业的总体发展现状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国际组织的奶类援助项目,吸引外资在中国兴办独资或合资企业,引进了先进的乳制品加工技术和工艺,促进了中国乳业的快速发展。乳业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中国乳品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结构趋于优化。

中国乳制品产业的总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国际组织的奶类援助项目,吸引外资在中国兴办独资或合资企业,引进了先进的乳制品加工技术和工艺,促进了中国乳业的快速发展。乳业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1978年~1992年,中国奶类总产量增加了4.81倍;2000年以来,继续保持年均20%的增长势头。2004年中国的奶类产量已超过俄罗斯和巴基斯坦,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2010年,在消费需求拉动和政府产业政策促动下,我国奶类产量从918.9万吨增加到3 747.96万吨,乳制品产量由82.9万吨增加到2 159.39万吨,乳品工业产值由195.4亿元增加到1 949.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9.34%、47.1%和29.4%,同时涌现出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企业和品牌,乳业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2010年我国奶类产量占全球的5.8%,居全球第3位,生产企业达到784家,从业人员23.42万多人,全国销售额前十名乳品企业累计销售达868.05亿元,占全国乳品销售额的44.75%,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乳品企业开始逐渐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同时中小型企业仍在大量发展,且具有一定的经营活力。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中国乳品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结构趋于优化。其原因主要是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乳业吸引了新进入者,促使现存者的联合、兼并和重组,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乳业同样也存在着严重的产业结构问题,产业集中度过低和产业布局不合理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乳品加工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最为突出的两个核心问题。前者使企业无法实现规模效益,制约了自身技术创新、品牌宣传和市场竞争力,而后者表现为各地区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违背产业发展的效率原则,并由此导致部分企业产能发挥良好但利润率低下,有的因原料奶缺短和产品销售问题而产能浪费,有的因产品低价竞争和同质化严重而无效益。在企业管理水平、经营绩效等方面同国外乳制品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可见,乳业在中国还是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产业。(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