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空域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空域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规定时限内,禁止无关航空器飞入空中危险区。融合空域是指有其他载人航空器同时运行的空域。在此空域内的一切空域使用活动,必须经过飞行管制部门批准并接受飞行管制。监视空域通常划设在管制空域周围。美国在2017年10月宣布了无人机融合试点计划,内容包括夜间运行,在人群上空运行,超出视线运行以及无人机送货等。其目的是安全地将无人机系统融入美国的国家空域系统,进一步推动无人机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

空域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空中的交通和地面的交通相类似,都需要一定的规则和秩序,以保障安全和畅通。空中交通管理(Air Traffic Management,简称ATM)的任务是,有效地维护和促进空中交通安全,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畅通。

空中交通管理包括空中的交通服务、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三大部分。空中交通管制单位为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服务,包括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

商业航空来说,飞机要完成一次飞行任务,要经过滑行和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和着陆几个阶段,飞机从地面飞到几千上万米的高空再返回到地面,是要经历一定过程的。为确保飞行的安全,相关法律规定,禁止在机场范围内和净空保护区域内从事包括“饲养、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动物和其他物体”在内的活动。

空域是航空器运行的环境,也是宝贵的国家资源。我国的空域管理权属于空军,民航只能在空军的允许范围内使用空域。空域管理应当维护国家安全,兼顾民用、军用航空的需要和公众利益,统一规划,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空域。空域的划设应当考虑国家安全、飞行需要、飞行管制能力和通信、导航、雷达设施建设以及机场分布、环境保护等因素。

我国的空域通常划分为机场飞行空域、航路、航线、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和空中危险区等。空中禁区是指在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上空划设的,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则经特别批准,任何航空器不得飞入的空间。空中限制区是指位于航路、航线附近的军事要地、兵器试验场上空划设的空间和航空兵部队、飞行院校等航空单位的机场飞行空域。在规定时限内,未经飞行管制部门许可的航空器,不得飞入空中限制区。空中危险区是指在机场、航路、航线附近划设的供对空射击或者发射使用的空间。在规定时限内,禁止无关航空器飞入空中危险区。

目前我国民用无人机系统所使用的空域一般分为融合空域和隔离空域。融合空域是指有其他载人航空器同时运行的空域。隔离空域是指专门分配给遥控驾驶航空器运行的空域,通过限制其他载人航空器的进入以规避碰撞风险。(www.xing528.com)

低空空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军航和通航的主要活动区域,像国土资源、海洋资源一样,蕴藏着极大的经济、国防和社会价值。低空空域通常是指真高1000米(含1000米)以下的空间范围。分为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三类。管制空域通常划设在飞行比较繁忙的地区,比如机场起降地带、空中禁区、空中危险区、空中限制区、地面重要目标、国(边)境地带等区域的上空。在此空域内的一切空域使用活动,必须经过飞行管制部门批准并接受飞行管制。监视空域通常划设在管制空域周围。在此空域内的一切空域使用活动,空域用户向飞行管制部门报备飞行计划后,即可自行组织实施并对飞行安全负责,飞行管制部门严密监视空域使用活动,并提供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报告空域通常划设在远离空中禁区、空中危险区、空中限制区、国(边)境地带、地面重要目标以及飞行密集地区、机场管制地带等区域的上空。在此空域内的一切空域使用活动,空域用户向飞行管制部门报备飞行计划后,即可自行组织实施并对飞行安全负责,飞行管制部门根据用户需要提供航行情报服务。

发达国家空域管理的经验来看,他们大部分实现由民航主导空域管理,空域大部分对民航开放;我国由于地理位置和安全形势比较复杂,空域管理要统筹兼顾经济和安全等多种因素,要从大局出发,做好精细化管理。国外一些有益的经验,比如在和平时期,军民航之间通过制度设计、信息与技术保障等措施共享空域;比如欧洲的“空域灵活使用”原则,美国的军民一体化的空域管理体制,基本是在军民航统一的空域使用框架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

美国在2017年10月宣布了无人机融合试点计划,内容包括夜间运行,在人群上空运行,超出视线运行以及无人机送货等。其目的是安全地将无人机系统融入美国的国家空域系统,进一步推动无人机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美国交通部和下属的FAA将建立法规系统,使无人机在低空更负责和有效地运行,并协调各级政府的需求,照顾到民众安全和隐私的顾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这并不等于不顾实际情况的照搬照抄,结合我国的国情,综合考虑我们的发展阶段和安全形势,借鉴有益的成功经验,才能做好符合国家大局的、精细化的空域管理。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全社会的公共安全、公众权益和个人的自身权益,无人机行业的从业者必须掌握关于空域的一些基本常识、法律规范,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公德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