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塑市场信心是救市的关键

重塑市场信心是救市的关键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切皆有可能,关键在于信心,坚定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动力。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3日,危机造成全球损失是9650亿美元,其中美国损失6641亿美元,欧洲损失2709亿美元,亚洲仅为300亿美元。再次,应对危机,关键在重塑市场信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些话在消除恐惧中确确实实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信心,很多美国人心目中觉得最大的定心丸就是“炉边谈话”。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抗御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信心源。

重塑市场信心是救市的关键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已经产生影响的情况下,维持市场信心在当前应对危机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切皆有可能,关键在于信心,坚定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动力。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信心对企业而言就是最需要的“流动资金”。

应对危机,如何树立信心?信心从来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真正的信心不是虚张声势夸大出来的,也不是故意回避客观困难自欺欺人的谎言,更不是盲目乐观丧失理性的空话,而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态度和方法上的,是建立在各级政府政策“及时雨”上的,是建立在企业界逆流拼搏的精神上的,是建立在广大公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同心同德,共渡难关的合力上的。另一方面,提振信心的背后是消除恐惧,现在政府出台的很多政策就是想让市场克服恐惧心理。

在应对危机中,每一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精神,执行并宣传好相关政策,为国家实现科学发展多做贡献,为拉动地方经济多做贡献。这也是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泰国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从1997年底开始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泰人助泰”活动:买泰货,吃泰餐,游泰国,倡议建立“泰人助泰基金”,募集社会闲散资金,帮助国家共度时艰,缓解经济困境。今天看来,“泰人助泰,同心同德,共渡难关”非常具有时代意义。

对于目前仍在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走向进行判断后,我们发现,面对深重的危机,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合作救市。在了解和把握应对危机的各方面因素后,从中可以发现以下多方面的积极因素。

首先,现代社会有安全网即社会保障制度。1929年的经济危机之所以导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恶化,是因为当时基本没有社会福利、贫民救济之类的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也根本没有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险计划。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时颁布了《社会保障法》,该法在危机中起到了减少社会冲突,稳定社会秩序,充当社会安全网的重要作用。与今天相比,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越来越完善,这是当前应对危机的积极因素。1929年危机发生后,农场主为确保利润,除缩小耕地面积、实行减产外,还把大量的农产品、畜产品加以销毁或焚烧,这些人为的破坏行为加重了危机的蔓延。而次贷危机发生后,不仅没有上述破坏行为,而且政府、企业、个人都在积极应对,没有出现销毁商品等人为的破坏行为。

其次,各国反危机与反衰退意识极强,短时间内达成的国际合作非常有助于经济恢复,摩根的“船”理论再一次发挥了作用。1907年美国华尔街发生危机时还没有中央银行,摩根以个人的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力挽狂澜。他把所有的银行家召集起来,告诉大家是在同一条船上,要么我们全部活着,要么连船带人全部沉下去。摩根用道德感召力使得所有人都相信,一旦所有人都相信,所有人都这么做,也就所有人都得救了。摩根的“船”理论在当前应对危机中依然发挥作用,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坚决顶住金融风暴,时间就不会漫长。还有,各国宏观政策协调密切,反危机措施出手快,政策过失相对少。1929年危机中,政府救市过失较多,如不进行国际贸易,不拯救银行等。而现在政府出钱救金融,救实体,既解决了流动性问题,又解决了信心问题,这在目前阶段是最好的也是最有益的做法。投入救市与刺激经济的资金规模空前,科技、人才等优势没变。一方面,各国救市注入的资金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根据形势需要还在不断注入,增强了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金融危机没有改变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积聚的科技、人才等优势,而这些正是应对危机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此外,新兴市场保持发展势头,亚洲仍为全球最好。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3日,危机造成全球损失是9650亿美元,其中美国损失6641亿美元,欧洲损失2709亿美元,亚洲仅为300亿美元。亚行认为,亚洲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经济将保持适度增长。此外,亚洲人谨慎投资与量入为出的理念,易于避免遭受更大的金融损失。(www.xing528.com)

再次,应对危机,关键在重塑市场信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已经产生影响的情况下,维持市场信心在应对危机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巴菲特对信心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信心就像我们的氧气,我们靠它存活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信心对企业而言就是最需要的“流动资金”。信心是建立在科学、理性应对金融危机的态度和方法上的,是建立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上的,是建立在企业界逆流拼搏的精神上的,是建立在广大公众积极响应、共渡难关的合力上的。另一方面,提振信心的背后是消除恐惧。现在政府出台的很多政策就是想让市场克服恐惧心理,这一点非常重要。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的新政除了增加财政投入外,还经常在白宫炉边通过广播跟人们谈话,史称“炉边谈话”,他不断提醒公民:“我们最大的恐惧是恐惧本身。”这些话在消除恐惧中确确实实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信心,很多美国人心目中觉得最大的定心丸就是“炉边谈话”。

需要强调的是,危机意识不能少,但没有任何理由悲观失望。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因素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改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抗御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信心源。

【注释】

[1]原载《甘肃日报》,2009年3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