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防返贫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防返贫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开展组织体系优化提升行动,对符合条件的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部或村党委。全市获得自治区星级党组织有779个,其中五星级145个,四星级277个,三星级357个。五是党建促脱贫攻坚。六是健全防贫预警监测机制。

防返贫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系统工程,整合资源,全方位强化工作机制,各级干部能力素质大幅提升,锤炼出了一支过硬的脱贫攻坚干部队伍;贫困治理机制不断完善,精准识别机制、帮扶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投入增长保障机制、社会参与合力攻坚机制、深百协作机制以及考核评估、贫困退出等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建好基层组织。全面开展组织体系优化提升行动,对符合条件的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部或村党委。全市1854个行政村中,设置党委53个、党总支部461个、党支部1340个,114个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已建立党组织63个,就近纳入管理51个,做到应建尽建,全面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全市获得自治区星级党组织有779个,其中五星级145个,四星级277个,三星级357个。二是派好精锐力量。坚持因村派人、尽锐出战原则,全市889个贫困村、25.4万户贫困户均落实“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结对”的工作机制。出台“1+3”系列文件,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由县级以上单位选派,非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由市、县、乡三级联动选派,135个乡镇(社区)各选派1名工作分队长,899个贫困村各选派3名县级以上单位选派的工作队员,955个非贫困村各选派1名第一书记和2名以上工作队员,全市1854个行政村“一村一名第一书记”目标,实现了所有行政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解决了驻村帮扶工作整体推进不平衡问题,驻村帮扶干部勇挑脱贫攻坚重担,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和决定因素。三是加强激励关爱。出台关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身心健康的十项措施,将驻村伙食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每人每天100元,每年为每个分队安排2万元工作经费、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安排每人5万元驻村帮扶经费和1.5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等“1+3”文件,要求每年按各职务层级第一书记总数20%左右,其他驻村工作队员5%左右的比例,进行择优提拔任用;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担当实干的意见》等“1+5”文件,明确2019—2021年全市提拔、转任重要岗位职级晋升、招录重用脱贫一线人数不低于本地、本单位使用干部数的50%,全市每年考察识别一批“黄文秀式好干部”,列入专项优秀年轻干部库。2019年以来,市、县两级共提拔重用在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干部1010名(处级56名、科级954名);对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优秀的1229名干部予以晋升职级(处级84名、科级1145名)。四是培育典型标杆。以争创“五旗”为载体,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争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面红旗,评选一批“红旗村”,共有355个村获得514面“红旗”,并落实爱心公益超市专项经费补助、干部待遇上调等激励措施。激发党员红色动能,共有570多名农村党员获得“红色创贷”项目贷款,培育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先锋5000多名。五是党建促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党建促脱贫攻坚,推动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真正把党建资源转化为脱贫资源,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脱贫成果,实现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齐步发力、同频共振、双赢发展。六是健全防贫预警监测机制。针对解决“如何稳”的问题,创新建立“两网报贫、分类干预、解除预警”三步工作法,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加强监测,形成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全面落实帮扶措施,排查脱贫不稳户3824户15025人、边缘易致贫户5979户21071人,已全部落实帮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