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举措与措施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举措与措施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召开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经民主决策依法组建集体经济实体,集体经济实体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村民委员会对其所有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要定期对有“集体股份”的农民合作社或公司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和审计,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和股民的利益。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举措与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自治区《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精神,夯实“三权分置”制度基础,在确保村民承包权的基础上,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股东”的“三变”工程,有效盘活集体资产,合理开发集体资源,兴办农业合作社等各类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村实体经济和服务经济,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使公司与集体经济、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农产品通过公司而走向市场,集体经济得到不断壮大,农民收入、素质、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既实现合作社、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等多方共赢,又为脱贫群众致富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产业兴旺和全面振兴、解决今后出现的相对贫困等问题提供可靠的经营模式和坚实基础。

1.组建集体经济实体

一是成立村组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召开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经民主决策依法组建集体经济实体,集体经济实体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村民委员会对其所有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集体经济实体资产实行统一管理、授权经营、分级监督,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实行股份合作制经营。根据中央《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意见》等精神,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改革农村生产经营模式。按照股份合作制要求,村集体采取资产资源经营权、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通过依法制定章程,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农户与农民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农业公司等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股份合作经营。三是规范股权设置和管理。在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进行资产评估,将经营性资产量化,合理设置集体经济实体与合作社或公司等经营主体的股权结构,加强股权管理,设农户股、企业股、集体股等,其中农户股、企业股的股权折股量化到个人,但“集体股份”的股权属村集体所有,股权不得折股量化到个人。

2.发展集体经济产业

一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生产。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在发展“5+2”“3+1”特色产业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基地”工程,做大做强特色种养业、林产业、农产品食品加工业等。二是组建农村各类服务经济组织。组建村组经营、流通、农科服务公司、劳务公司、农产品购销、乡村旅游业、休闲观光业等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服务经济,组织劳务输出;建立“村委会+协会”“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的农业产业化服务网络,在信息、技术、营销方面提供服务等多种形式增加集体收入。三是抓好公益事业。结合乡村道路管护和小型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乡村道路、河流、沙石、水库、自来水、公益林幼儿园、养老院等规范的管理机制,把集体经济发展与集体资源资产、公益事业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现有基础设施和公共财产既能较好地管护,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从中获得集体经济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3.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www.xing528.com)

集体经济实体作为农民合作社或公司企业的股份持有人,不直接参与和干预其日常运行,可选派人员进入合作社或公司企业理事会、监事会履行监理职能。可由基层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代表集体经济实体进入监事会担任副监事长等,但不领薪。农民合作社或公司企业等通过“集体股份”形式获得资金和相关资产使用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4.合理确定利益分配方式

遵循“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累共有”的原则,集体经济实体按照所占股份总额的比例获取红利,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从红利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追加股本,用于扩大再生产,继续投入村民合作社或公司企业中,实现资本滚动发展,其余红利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通过“四议两公开”等程序,主要用于兴办村级公益事业、扶贫济困、组织活动、弥补办公经费不足等,所有财务开支接受村民监督。

5.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村组党组织、监事会要加强内部监管,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理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要定期对有“集体股份”的农民合作社或公司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和审计,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和股民的利益。村组农民合作社或企业也要强化风险意识,每年可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金,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