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优化改革成果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优化改革成果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促进集体经济壮大,促进农民不断增收。进一步明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路径。借鉴先进经验和模式,以工业和第三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二是做好结合,整体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作。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优化改革成果

因地制宜发展的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有效引导和吸引广大农民群众以土地入股实现规模经营、共同经营,调动了农民、大户、集体的积极性,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鼓励通过股份合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现代服务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通过引进有实力的经营者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三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选准选优发展项目,推进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鼓励和支持农民以劳动力、资产、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集体经济壮大,促进农民不断增收。

1.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充分利用改革试点成果,以现有经营性资产为基础,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以股份制经营为突破口,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用股权抵押、贷款引资,发展集体经济。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四荒”地、水源等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合伙经营,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有规模较大的集体经济,应立足本地地理和资源条件,借助改革后产权明晰、股份到位、支持有力的新优势,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明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路径。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定位,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利,理清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关系。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经济、服务经济、物业经济、混合经营。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县级人民政府制定交易管理办法、交易规则,完善运行机制。围绕上级政策,结合村情,因村施策,确定五条主要路径。一是整合资源。立足村集体机动耕地、荒山、荒坡及荒沟等资源,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发包、出租集体资源,通过土地流转、整理改造,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现代高效农业获得集体收入。二是盘活资产。对闲置办公用房、校舍、厂房等集体资产,通过依法改造、资产重组、直接租赁等方式获得集体收入,将现有资金、资源通过合法、民主程序入股经营稳定的企业,获得投资收益。三是延伸产业链条。结合本村土特产优势,通过创办、领办、合作社参股等形式,统一收购、销售土特产,并通过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初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集体收入。四是兴办旅游。积极利用地理位置及文物资源优势,通过开发现有旅游资源或者引进主体参与等方式建设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增加集体收入。

2.坚持市场导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切经营活动都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采取发展措施。借鉴先进经验和模式,以工业和第三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利用本地资源和闲置的荒地、房屋等,通过招商引资和“村企合作”,兴办工业企业或吸引工业企业投资合办企业,发展宾馆、商店等服务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城镇建设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城中村、城郊村以及靠近小城镇的村组,可利用村集体所有自然资源合办企业,通过入股红利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用改革的办法带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3.加强培育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运营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政府的培育和引导。要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不得违背村民自治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学习先进经验,引导改革后村集体经济保值增值。组织开展经营管理业务培训,引导新成立的股份合作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一是理清思路,整合资产资源。精细制定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计划。通过改革,对现有的村集体固定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登记,实行分类处置。对已出售和租赁的旧村部、学校、厂房、门面房等固定性资产,查清土地使用情况,收取土地有偿使用费;对“四荒”地、水面、河堤、圩堤等资源性资产,进行有效整合,通过竞价发包,提高使用效率,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二是做好结合,整体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作。针对村集体经济自身实际,按照“三个结合”统筹推进。一是与“两委”换届相结合。通过换届,配强配齐班子,提高班子执行力和带动村民致富能力。二是与清产核资相结合。出台专门方案,细化工作责任,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再次清理核实,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应收尽收、全额入库、准确核算,将集体资产底数澄清,盘活集体资源,增进发展潜力。三是与县、乡整体规划发展相结合。以生态旅游、特色种养、商贸物流产业规划为引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将各行政村发展融入到全县、乡的大盘子,补短谋长,制定长期目标和年度计划。(www.xing528.com)

4.优化治理结构

新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建立起比较规范的“三会”组织治理结构。在组织形式上,选举产生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董事会)、监事会;在决策方式上,用股东民主表决制来代替原来的干部家长制,以章程、合同、群众监督等制度规范股东的行为,代替原来的以权力约束村民的行为,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5.完善收益分配机制

要健全集体收益分配制度,明确收益分配范围、顺序,并对收益分配中集体公积公益金的提取比例、性质、用途等做出具体规定。要坚持效益决定分配的原则,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当年经营收益情况制定年度收益分配方案,无收益不得分配,严禁相邻镇村间相互攀比或举债分配。年度收益较少的,经社员(代表)或股东(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当年可不分配,收益结转下年。

6.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对于采取市场化方式运营集体资产、多途径发展集体经济,按照中央、省文件精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既可以自主经营,也可以通过承包、租赁、拍卖、托管、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由其他主体经营或与其他主体联合经营。借鉴经济发达省份改革经验,采取发展物业经济的方式运营集体资产,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这样可以保证预期收益稳定,规避产业项目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所以,基于维护集体资产安全和农民权益方面的考虑,鼓励和引导村(社区)大力发展物业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