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二五”期间建设任务及理念

“十二五”期间建设任务及理念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围绕这些构成要素,“十二五”期间建设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基于我国城市客运枢纽现状,“十二五”期间首先加强公路客运站自身的集中及其与铁路客运站的综合一体化;随着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的建成运营,其服务范围逐步拓展,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公路客运的功能,应逐步加强铁路客运站与机场的综合一体化。“十二五”期间,应该首先重点考虑汽车长途客运站与铁路客运站、机场之间的衔接;未来应逐步重视铁路客运站与机场的衔接。

“十二五”期间建设任务及理念

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枢纽体系由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管理运营服务三部分构成,基础设施以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等各种交通枢纽站场为主体,还包括枢纽场站的集散网络及相互间的联络线、城市道路与对外公路的衔接、过境线路等。围绕这些构成要素,“十二五”期间建设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完善基础设施的宏观功能分工与布局

(1)总体按照“客内货外”的原则调整站场布局。大部分旅客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在城市市区,铁路客运站和公路长途客运站在市区且靠近市中心(机场特殊除外)对旅客更便捷,且集散产生的交通周转量最小,对城市交通影响小。城市产生大量货运需求的工业区一般在市区外围,货运站场布局在市区外围更合适。枢纽站场尤其是大型客运枢纽站场对周边土地开发具有很强的催生效应,如果城市为拓展发展空间,调整城市布局,可在建成区以外或者更远地区布局,促进形成城市副中心。

(2)提高客运枢纽站的集中度和综合性。客运枢纽站的集中和综合可以减少旅客换乘次数和换乘时间,同时节约城市土地资源。铁路和民航主要承担中长途客运,而公路客运是中短途,部分是为铁路、民航进行旅客集散,将其集中一体化更方便旅客中转换乘。基于我国城市客运枢纽现状,“十二五”期间首先加强公路客运站自身的集中及其与铁路客运站的综合一体化;随着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的建成运营,其服务范围逐步拓展,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公路客运的功能,应逐步加强铁路客运站与机场的综合一体化。

(3)完善枢纽站场的功能分工。从运营组织和客货集散的便利性以及城市交通的拥堵等方面考虑,大城市一般规划建设多个客货枢纽站场,此时应进行功能分工。货运站场可依据所服务的区域范围和业务类型,结合对外运输线路的方向进行分工。客运站场的功能分工方法有:按衔接线路方向进行分工;按办理快、慢车分工;按办理中长距离、城际和市郊旅客列车分工。

(4)大型客运枢纽站之间建立直通客运通道。大型客运枢纽站场之间有较大数量的旅客中转换乘,他们线路明确、相对集中,应为其提供快速、经济、直达的中转换乘方式。“十二五”期间,应该首先重点考虑汽车长途客运站与铁路客运站、机场之间的衔接;未来应逐步重视铁路客运站与机场的衔接。具体方式可在各站场之间建立专门、独立的摆渡公交线路,也可结合城市地面公交或者轨道交通,在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同时建立快速、直通的联系。

(5)合理处理(分离)过境运输。过境交通运输不在枢纽城市停留,与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关系,有必要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分离。最常用的形式是过境公路、过境铁路、绕城高速公路等。如果受客观条件限制或从技术经济角度修建独立过境线路不合理、需借道城市内部道路时,该道路应按城市快速道路的标准建设与控制,或采用高架、下穿等方式过境。确定过境线路形式后,还需通过交通管制、经济手段等进行引导,以达到分离的预期效果。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微观设计

(1)加强枢纽站场的集疏运网络规划建设。核心理念是集散能力与干线运输以及站场吞吐能力匹配,能够快速集散,并尽量减少城市交通压力。主要措施有:客运枢纽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出租车和社会车辆为辅的多种集散方式;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应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大型国际机场既要有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网相连,又要有高速铁路经过设站或与主要铁路客运站建立直接、快速的客运通道;加大铁路运输在港口货物集散中的比重,以减少公路进行港口集疏运产生的大量交通量,降低对港口城市的城市交通影响。(www.xing528.com)

(2)加强大型综合客运枢纽站的立体化建设。客运枢纽立体化可以有效缩短旅客换乘的步行距离,节省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是客运枢纽站的发展方向。具体措施是在采取立体形式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如缩短进出口与公交、出租车、轨道交通站点、停车场等之间的步行距离。

(3)加强客运枢纽站的人性化设计。客运枢纽的人性化体现在旅客对枢纽站所提供的各项服务的满意度,包括舒适性、便捷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具体措施包括为方便步行设置自动扶梯和传送带,为方便搬运行李设置携带行李的空间、通道和搬运行李的工具等。

(4)加强对外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和能力匹配。为避免在对外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处出现交通拥堵,两者的通行能力应有良好的匹配,即对外公路通行能力与衔接的所有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之和相一致,其中要充分考虑城市道路还要承担城市交通的功能,以及在时间上有早晚高峰的不均衡性等。

(三)强化枢纽站场信息引导与衔接

枢纽站场信息服务系统应能满足旅客、运输企业、枢纽管理者、政府等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管理的需要。具体包括在广场、换乘站台、站厅等处设置可变交通情报板等多种形式为旅客提供出行信息服务和站内引导;加强铁路、公路、民航对外运输企业与轨道、公交、出租等集散交通运输企业之间的信息衔接,以便合理调度安排集散车辆;对换乘枢纽的关键作业部位进行监控等。

(四)提高站场服务水平,加强运营衔接

提高站场服务水平,加强运营衔接,是实现“零距离换乘”“无缝衔接”的关键,主要是为了缩短枢纽站场的票务时间、换乘步行时间、排队等待时间、安检时间、办理行李托运时间等。具体措施有:采用自动化安检、票检等运营服务的方法和手段;保证待客出租车的数量,增加衔接公交、机场班车、轨道交通列车的班次,加强在运营时间方面的衔接和集散能力的匹配,缩短排队等待时间;各种运输方式及城市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尽可能采用相同的售票机制和票务制式;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工具和科学的组织安排,提高装卸效率,缩短换装时间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