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向集团的跨国经营成功秘诀

万向集团的跨国经营成功秘诀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鲁冠球的心一沉,他想了一下,就把报纸剪下来,传真到万向集团总部,让下属远洋渔业公司总经理去考察。所有一定要互利共赢,这就是万向跨国经营成功的最大秘诀。万向集团1994年进军美国,成立万向美国公司,第二年实现销售收入350万美元。至2016年,万向在美国有40多家工厂,在北美生产的每两辆汽车中有一辆使用万向的零部件。万向美国公司有员工13500人,其中只有10个是中国人。万向已成为与美国社会相融合的企业。

万向集团的跨国经营成功秘诀

利他共生 共创共享

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只有通过合作与联合,使自己的存在为他人的发展带来便利,并通过利他进而利己,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开辟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想仅凭个人力量而成功是不现实,甚至不可能的。为此,万向每位员工都结合企业目标制定个人目标,“与集体共生”;以万向资源为创业平台,“与企业共享”;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与他人共荣”。

1987年,鲁冠球第一次面向社会提出了“企业利益共同体”的说法,这种说法显然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他巧妙地把“利益共同体”这一公共领域的概念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结合起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想法一经抛出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共鸣。

鲁冠球提出的“企业利益共同体”不是少数人的利益,也不是万向自身的本位利益,而是上至国家与社会,下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几乎包括了与万向相关的所有人的利益,这种极强的包容性充分体现了鲁冠球的前瞻性,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万向生存的关注与思考。

2003年5月29日,鲁冠球正在北京开会。会后,他从《人民日报》看到一条消息:《湖南洞庭湖区“小龙虾”成生态公害》。鲁冠球的心一沉,他想了一下,就把报纸剪下来,传真到万向集团总部,让下属远洋渔业公司总经理去考察。(www.xing528.com)

鲁冠球在会议一结束便赶回萧山。考察回来的总经理向他汇报说,在湖南洞庭湖确实如此,在江西鄱阳湖尤甚,小龙虾泛滥成灾。但可以化害为益,在当地建一个小龙虾加工厂,虾肉出口有市场。鲁冠球一听,既能变废为宝,又能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这样的事值得做!他当即拍板,投资建厂。

一年之后,在鄱阳湖畔,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式工厂出现了——鄱阳湖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冰冻虾肉等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本等国际市场,一年销售额达1200万美元。

在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江西鄱阳,当地农民提篮的、挑担的、拉车的、自行车驮的,排成长队,把抓捕来的小龙虾卖给加工厂。企业敞开收购,最多的一天收购70多吨。仅一天,就有60多万元的现金装进了当地农民的口袋。

在国内如此,在国外也是如此。万向在十几个国家有实业,而且是“雇洋人赚洋钱”。这个道理很重要,很多国内企业到国外去投资,为什么失败了?就是因为没有本地化。没有本地化,不要说国外民众,国外政府对你的支持也有限,人家也有就业问题,你不考虑人家的利益,怎么可能站住脚。所有一定要互利共赢,这就是万向跨国经营成功的最大秘诀。

万向集团1994年进军美国,成立万向美国公司,第二年实现销售收入350万美元。至2016年,万向在美国有40多家工厂,在北美生产的每两辆汽车中有一辆使用万向的零部件。万向美国公司有员工13500人,其中只有10个是中国人。万向已成为与美国社会相融合的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