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商主义理论:政府干预的贸易顺差策略

重商主义理论:政府干预的贸易顺差策略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国际贸易的第一个理论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英国,被称为重商主义。由于坚持这一信念,重商主义理论一贯主张政府干预以便实现对外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者认为大量贸易不一定是好事。1752年,古典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指出重商主义理论中一个固有的矛盾。但重商主义理论并没有消亡,新重商主义将政治力量等同于经济力量,而将经济力量等同于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理论:政府干预的贸易顺差策略

有关国际贸易的第一个理论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英国,被称为重商主义。其主要观点为金银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保持商业活力的必需品。当时,金银是各国之间贸易交换的通货,一国可以通过出口商品获得金银;反之,从别国进口商品则会使金银流出。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主要原则就是保持贸易顺差以实现一国的最大利益,即出口超过进口,这样一国就能积累金银,增加国民财富、声望和权力。英国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于1630年指出:增加财富和金银的通常办法是通过对外贸易,不管何时何地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每年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要超过消费其商品的总值。

由于坚持这一信念,重商主义理论一贯主张政府干预以便实现对外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者认为大量贸易不一定是好事。相反,他们建议政策目标应该是出口最大化而进口最小化。要达到此目的,可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进口,并对出口实行补贴。

1752年,古典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指出重商主义理论中一个固有的矛盾。按照休谟的说法,如果英国对法国有贸易顺差,结果金银流入,增加国内货币供给,在英国应产生通货膨胀。然而,在法国因金银的流出将产生相反的效果,法国货币供给紧缩,物价会下降。法国与英国之间价格的相对变化将使法国购买较少的英国商品,而英国购买较多的法国商品,其结果是英国贸易收支恶化而法国贸易收支改善,直至英国贸易顺差消失。因此,按照休谟的说法,从长远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重商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可以长期维持贸易收支的顺差并累积金银。(www.xing528.com)

重商主义的缺陷是将贸易看成是零和博弈(Zero-sum Game),这就使斯密和李嘉图有条件去证明贸易是正和博弈,即所有国家都能获利。但重商主义理论并没有消亡,新重商主义将政治力量等同于经济力量,而将经济力量等同于贸易顺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