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壁垒和挑战

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壁垒和挑战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纺织品服装是国际贸易中受到进口限制最多的产品之一,对其设置的壁垒繁杂,因此,国际纺织品服装商务中的贸易壁垒始终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中国作为全球纺织品服装的最大出口国,频频遭到各种贸易壁垒的限制,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然而,在外贸企稳回升的形势下,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贸易摩擦形势。6月底,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正式递交了第一轮无损害抗辩意见。

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壁垒和挑战

贸易壁垒是指一个国家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而设置的贸易障碍。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壁垒逐渐出现了绿色化(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技术化(技术标准成为最为复杂、苛刻的贸易壁垒)、政治化(发达国家利用人权、劳工标准阻挡低成本产品进口)、灰色化(如滥用反倾销规则使其演化为新的贸易壁垒等)的趋势。

贸易壁垒分为传统贸易壁垒和新贸易壁垒。传统贸易壁垒是指传统的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高关税配额、许可证、反倾销等。而新贸易壁垒指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核心,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区别新贸易壁垒与传统贸易壁垒的根本特征是:传统的贸易壁垒主要对商品的进口数量和价格实行限制,更多地体现在商品的商业利益上,所采取的措施也大多是边境措施;而新贸易壁垒往往着眼于商品数量和价格等商业利益以外的东西,更多地考察商品对人类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的影响,体现的是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采取的措施不仅是边境措施,而且还涉及国内政策和法规。新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

由于纺织服装是国际贸易中受到进口限制最多的产品之一,对其设置的壁垒繁杂,因此,国际纺织品服装商务中的贸易壁垒始终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中国作为全球纺织品服装的最大出口国,频频遭到各种贸易壁垒的限制,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所以,本篇主要针对纺织品服装商务中的各种壁垒加以介绍。

背景知识

纺织贸易摩擦呈多元化上升趋势

(2017年7月31日)

2017年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实现出口243.5 亿美元,同比增长1.4%。上半年,累计出口1242.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呈现回稳态势。然而,在外贸企稳回升的形势下,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贸易摩擦形势。

据行业最新统计,上半年我国纺织业共遭遇新立贸易救济案件 8 起,预警案件2 起,涉及美国、印度、哥伦比亚、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3%。新立案件涉案金额近 4.3 亿美元。预警案件涉案金额近10.7 亿美元。据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我国产品共遭遇来自15 个国家和地区的37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其中反倾销28起、反补贴4起,保障措施5起,涉案金额总计 53 亿美元。从国别来看,印度立案12起,美国立案11起,位列前两位。从行业来看,轻工产品被立案10起,是立案数量最多的行业。虽然相比去年同期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数量和金额有所下降,但仍处在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较高水平。

一、印度和美国是主要发起国

据业内人士分析,2017年上半年我国纺织业遇到的贸易救济案件呈现出几个突出特征:①印度再次进入案件高发期,上半年的8起案件中有6起来自印度。预警案件中的人造纤维织物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高达9.5亿美元,对企业出口影响较大。②美国案件重出江湖。近年来纺织服装领域案件的发起国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但是2017年上半年,美国对中国聚酯短纤发起了双反调查,是时隔6年后再次对纺织服装行业发起原审调查,其背后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③化纤产品涉案集中,10起案件中有8起针对化纤产品,分别是:聚酯短纤2起,人造纤维、聚酯长丝纱线、腈纶织物、黏胶长丝、部分取向丝(POY)和高强力纱各1起。尤其是聚酯短纤类产品,是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灾区。

二、贸易救济手段使用多元化

印度之所以成为发起贸易救济案件的主要国家,与其近年来经济发展格局密切相关。业内分析认为,以前人造纤维不是印度纺织业的主要产品,现在人造纤维已发展成为印度仅次于棉纺的纺织第二大产业。在当前印度政府大力发展国内纺织业、吸引外来投资的形势下,其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其国内对产业发展寻求保护的呼声极高,因此我国的应对形势不容乐观,需要行业加以密切关注和谨慎对待。

从贸易救济案件的形式看,进一步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传统的反倾销调查外,双反案件、反规避案件均有所涉及。以往发起贸易救济案件的国家多是单一运用反倾销或反补贴手段,现在出现了同时使用的情况。也就是说,发达国家使用贸易救济手段愈发成熟,发展中国家从法律、立法以及政府机构上,也越来越成熟地运用上述手段,这对我国行业应对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www.xing528.com)

三、我国企业应对能力日趋成熟

虽然行业遇到的贸易救济案件呈现出多发态势,但是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在以商务部为主导的四体联动应对机制的日趋成熟,企业的应诉积极性有所提高。在各方积极努力配合下,案件被控制在对我国企业出口影响最小的范围,通过行业相关机构积极联系进口商及下游产业,建立抗辩同盟,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争取利好结果。

7月中旬,美国聚酯短纤双反调查案的无损害抗辩工作正式启动。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通过代理律师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递交了关于损害的抗辩意见,并委托美国律师参加了听证会,下一步将集中收集行业信息准备下一轮抗辩意见。印度的人造纤维织物反补贴预警案,经过召开预警会议、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赴印度进行政府间磋商、我国行业机构与印度成衣制造商协会等行业组织进行磋商和沟通等工作,目前本案尚未立案。据最新消息,调查机关可能会转变调查形式,行业在继续密切关注下一步的进展。土耳其反规避调查中,在行业召开应诉协调会,两家集团共8家企业参与了本案的无损害抗辩工作。6月底,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正式递交了第一轮无损害抗辩意见。目前,行业正在积极联系本案下游产业,并申请召开听证会(下表)。

2017年上半年纺织双反和预警案件列表

资料来源:席萍:《纺织贸易摩擦呈多元化上升趋势》,中国纺织报,2017年7月31日,第001版。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课程名称: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课程内容:1.关税壁垒

2.非关税壁垒

3.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和保障措施

课程学时:6课时

教学要求:2005年1月1日WTO《ATC协议》的终止,长达30多年的全球纺织品服装进口配额随即取消,国际纺织品服装进入零配额时代,但其他贸易壁垒仍然存在,如进口关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并日益影响到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通过本章的学习以达到了解和掌握相关贸易壁垒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