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策建议:优化中国大陆钢铁业发展循环经济

政策建议:优化中国大陆钢铁业发展循环经济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根据目前中国钢铁业的发展状况,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贯彻、执行已有法律、政策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三)加强科技创新,促进钢铁业生产技术的改造升级目前,中国钢铁产业的生产技术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科技研发的资金、人力投入相对不足,这严重制约了钢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政策建议:优化中国大陆钢铁业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被微观层面的企业所采用而产生的正外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福祉,它决定于企业行为,也决定于政府的制度安排。[19]根据目前中国钢铁业的发展状况,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加快完善钢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够保护和改善环境,而且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此,国家于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将发展循环经济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其中,重点强调了石油电力、钢铁等高耗能、高耗水产业。针对钢铁行业,环境保护部于2009年制定了《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导则》,简述了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主要途径以及注意事项。

在贯彻、执行已有法律、政策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并针对钢铁行业的特点规律,专门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细则,从资源利用、垃圾处理到责任承担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钢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此外,还要考虑到政策的可操作性,尽可能通过定量化的指标来规范企业的生产流程,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还要明确钢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责任,一旦出现问题要依法处理、严格执行。

(二)加大监管力度,保证相关法规政策的顺利执行

在钢铁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导致部分政策无法落实到位,循环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对此,执法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健全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效率,切实保证相关法规政策的顺利执行。对于违规企业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全面杜绝“走后门、拉关系”现象。同时,还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规成本,在经济利益方面降低企业的违规动机。

(三)加强科技创新,促进钢铁业生产技术的改造升级

目前,中国钢铁产业的生产技术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科技研发的资金、人力投入相对不足,这严重制约了钢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此,政府和企业都应加强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推动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www.xing528.com)

对政府而言,一方面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经费支持,设立专项资金以奖励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可制定多种激励政策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建立企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创新项目的风险投资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例如放松贷款限制、适当减免企业所得税,等等。

(四)建立钢铁产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

为科学评价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利用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钢铁产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应借鉴现有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废物处置、生产技术特征、综合利用效率等多个角度出发,选取合适的指标,分配相应的权重,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静态综合评价方法和动态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同一年份不同企业和同一企业不同年份、不同企业不同年份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以量化的指标表述钢铁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并引导和促进其良性发展。

(五)加强行业社会联系,推动钢铁业的中循环和大循环

当前我国大陆钢铁业内的小循环经济已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区域层面的中循环和经济社会层面的大循环仍处于起步阶段。

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大力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加强钢铁业与采矿业、能源业等上游产业和建筑业、金属制品业等下游产业的联系,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促进各企业间废物、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达到尽可能完善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实现钢铁产业的中循环。同时,在社会层面要推进钢铁工业与居民生活的有效衔接,实现工业与社会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例如运用工业废水来实现居民供暖,运用生活垃圾来为工业供能等,从而全面发挥钢铁企业的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和废物消纳处理功能,实现经济社会大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