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财政政策在区域层面的体现循环型区域,即区域层面的中循环,这种循环通常是以生态产业园区或生态工业园区的形式来出现,其中生态工业园区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因此,生产工业园区是在企业群体之间实施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二、财政政策在循环经济层次中的体现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以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必须通过一定的运行载体来实现。如前文分析,其具体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企业层面、区域层面和社会层面。从循环经济的三个层面来看,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必须考虑到针对性、区域性与全国性等特征的要求,制定适合地区或行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在企业层面的体现

企业是微观经济运行主体之一,既是大部分产品的直接提供者,又是绝大多数废弃物的直接排放者,因此,企业经济行为的转变对于整个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循环经济从企业抓起,重点要通过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改进和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管理方法,从而实现在企业内部物质闭路的循环,即小循环。清洁生产是企业层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以整体预防为主,将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整个生产环节,以期增加产品和服务的生态效率,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于生产过程而言,要求企业节约资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而言,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供到废弃物最终处理的所有不利影响。对于服务而言,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到设计与服务中。从内涵可以看出,清洁生产是一种预防性方法,它要求把在产品或工艺的生产过程中降低人体健康及环境的短期和长期风险。清洁生产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到生产的整个过程,通过采用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会计等方法,渗透到生产、销售财务和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将环境保护与生产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全部生命周期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循环经济的思想来设计生产过程,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当然,这也存在一个前提,即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时要有经济效益,激励机制是企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所以,财政政策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调控的目标与政策不仅要同总体经济目标相一致,而且要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其带来的影响。从本质上说,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同企业的效益原则是一致的,例如,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目标,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开始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这显然是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统一,企业是有动力开发新技术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外部性,企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很难得到保障,这样就抑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所以,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前循环经济所处的阶段,对企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予以扶持,使企业不仅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视为自己的责任,而且还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视为其自身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财政政策在区域层面的体现

循环型区域,即区域层面的中循环,这种循环通常是以生态产业园区或生态工业园区的形式来出现,其中生态工业园区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生态工业园区是各种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由若干个企业厂区、自然生态区和居民区共同构成,园区内企业之间彼此合作,并与地方社区协调发展。因此,生产工业园区是在企业群体之间实施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生态工业园区的目标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耦合使资源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与清洁生产相比,生态工业园区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大的范围内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与内涵。传统工业体系中,各企业之间生产过程相互独立,这正是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态工业园则强调了实现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环循环,通过建立工业体系内部不同工业流程与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共生,达到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目的。因此,政府应该创造相应的制度环境,促使生态工业园区的形成。换句话说,政府要在制定财政政策时要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上,可以考虑对参与其中的所有企业给予财政资金的支持或税收的优惠,就像现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一样,对该区域内企业给予统一扶持。(www.xing528.com)

(三)财政政策在社会层面的体现

所谓“循环型社会”指的就是资源消耗最小、环境负担最小的社会,即在整个社会层面实现大循环。在社会整体循环的维度上,一方面通过建立城市生活垃圾,特种废旧产品和城市水回收利用系统,提高社会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通过绿色消费、资源回收与绿色生产的衔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回路

传统的经济理论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衡量发展的经济指标一般来说仅包括GDP、GNP、人均消费等方面,而忽略了资源、环境方面的指标,这必然导致从资源到废弃物的线性过程的加速,出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现象。这种现象与人的生理结构相似,一方面心脏搏出的动脉血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回到心脏的静脉血不变或减少,这样必然会导致心力衰竭和末端淤血。心力衰竭可以看成是资源短缺,末端淤血则可以认为是环境污染。所以,必须促进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在这一背景之下,“静脉产业”就应运而生了。发展静脉产业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新的就业渠道,产生新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中,可考虑给静脉产业设置特殊政策,如通过绿色采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静脉”产业的补贴力度以及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

此外,在消费环节要实现绿色消费,则取决于消费者的微观行为。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财政政策要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必须深入贯彻到人们生活中,提高人们的循环经济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