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舆情监测入门的媒介基本功

舆情监测入门的媒介基本功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么,做好日常的舆情基础监测,就是媒介人员的一门必修课。好的舆情监测,不但可以快速应对处理危机公关,还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方法5:外包监测专业的舆情监测公司——建议先不引进,一是因为费用较高;二是相对浅显的舆情监控,企业里的市场部完全可以自行完成,或者通过相对便宜得多的PR(公关)公司来协助完成。

舆情监测入门的媒介基本功

现代企业经营,往往离不开媒介。经营新闻、产品广告、企业的品牌形象,绝大部分是通过媒介(媒体)进行传播的。甚至我们的生活,也已经被各种媒介包围和牵绊着: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微信以及其他新兴自媒体。媒介,除了给我们提供各种资讯之外,更是一个企业外联的窗口。因此,企业每个员工,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舆情监测技能十分必要。

市场人员作为公司的品牌资源整合中心,常常承担着PR(公共关系)的职责。那么,做好日常的舆情基础监测,就是媒介人员的一门必修课。好的舆情监测,不但可以快速应对处理危机公关,还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下面是一些相对基础同时也很实用的操作方法,主要供市场部媒介人员参考。

方法1:人肉搜索

市场部可以通过百度、360等搜索引擎,采用纯粹“人肉”的方式,每日多次对公司关键词进行监控。

优点:及时、准确。

缺点:需要人工随时关注。在特殊时间段,这个笨办法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方法2:邮件订阅

市场部通过在百度上订阅包含公司关键词的“邮件订阅”,进行自动邮件查收。

优点:自动化。

缺点:不及时;该方式主要针对外部媒体主动发起对公司的报道,属于事后预防;如果媒体主动报道的数量相对比较少,则单独使用该方式效果不大;随着业务的增长和公司影响力的增大,该方式可以作为市场部常规舆情监控措施。

方法3:自媒体

市场部自行订阅多个在业界主流的行业自媒体公众号,每日查看行业相关舆情及动向。

优点:随时。

缺点:非主流的自媒体。

方法4:关键词监控

通过搜索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关键词,进行同行的舆情基本监控。

优点:可以看到竞争对手的宣传方向。

缺点:只能看到对手相对表层的市场宣传,无法深入对手的市场营销策略。

方法5:外包监测

专业的舆情监测公司——建议先不引进,一是因为费用较高;二是相对浅显的舆情监控,企业里的市场部完全可以自行完成,或者通过相对便宜得多的PR(公关)公司来协助完成。(www.xing528.com)

优点:全面、及时。

缺点:付费;未来发展方向。

方法6:第三方调研机构

专业的第三方调研机构——诸如艾瑞、易观等这样的互联网领域专业调研机构,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可以(适当付费)获得行业内比较深入的数据分析报告,建议条件成熟的企业可以引入。

方法7:核心媒体

媒体高层——尤其对于诸如年终专题报道的策划选题方面,或者某个大众化的主题活动(如网络支付安全大盘点),可以提前预知并做好准备和公关应对,市场部如果自身媒介关系不太强大,可以通过PR公司协助操作。

方法8:监管部门

监管部门——需要和企业里诸如外联部门、风控部门、客服部门紧密配合,对有可能发生危机事件,进行提前准备。建议建立危机上报机制,或者通过部长周例会,以及部长邮件群,或者部长之间交流获取信息后及时跟进处理。

通常情况下,舆情监控还和公司的危机公关紧密联系在一起,更需要积极发挥群众的力量——也就是公司内部全体同事。同时,老银的经验提醒:不要奢望一招制胜,更不要奢望你拥有强大的人脉关系,组合拳的应用很重要!

小贴士: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是对互联网上公众的言论和观点进行监视和预测的行为。这些言论主要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舆情监测这样运转——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目前,国内从事网络舆情监测的机构主要有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实验室等机构。此外,“百度指数”也提供一定的“舆情洞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我思我见

舆情监测,除了看自己,更要看他人——竞争对手!媒介人员不要觉得自己没有“负面报道”就万事大吉。此外,监测信息要形成“闭环”,给它找到发挥用途的“地方”,否则,大家的辛苦和忙碌就没有价值了。

公司里每一个员工,都是舆情监测员!(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做不到!)公司上下游每一个合作伙伴,也可以发展成为舆情监测员!(没有这样的伙伴关系,做不到!)

如何把散乱的舆情信息,系统高效地反馈到危机处理部门,不仅需要一班人马,更需要一套机制。一个不注重“分享”的企业,大声喊叫舆情监测,企图没有任何危机和负面新闻是幼稚可笑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舆情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信息活跃的当今社会,因舆情把控处置不当而导致企业出现重大危机甚至灭亡的情况并不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