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避免山寨破坏中国制造创新力?

如何避免山寨破坏中国制造创新力?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产权保护这道防火墙,一旦失灵,毁掉的不仅是中国品牌的国际声誉,更为可怕的是扼杀了中国制造的“大脑”。有观点认为我们不能一味妄自菲薄,中国在高精尖领域,如高铁、火箭、飞船等都实现了自主研发。更何况,至今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仍是短板。习惯了快速实现繁荣表象的中国企业,若再不刹车减速慢行弥补短板,与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的差距将继续拉大,制造强国的规划也只能停留在纸面。

如何避免山寨破坏中国制造创新力?

知识产权保护这道防火墙,一旦失灵,毁掉的不仅是中国品牌的国际声誉,更为可怕的是扼杀了中国制造的“大脑”。企业在研发上投入少,将导致人才流向美欧等发达国家,让强者恒强,中国制造业复兴之路将更为艰险。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2015年底的一场制造业创新论坛上给出一组数据:当前,中国虽已掌握了不少行业核心、关键技术,但这些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而国际公认发达国家的技术对外依存度应小于30%。尤其在一些高端产品的开发领域,我国当前70%的技术是外源性的,重要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关键新材料80%依赖进口

有观点认为我们不能一味妄自菲薄,中国在高精尖领域,如高铁、火箭飞船等都实现了自主研发。针对这样的看法,有摄影爱好者反击称,数码单反是集光、机、电一体的尖端精密仪器,对电子、机械、材料、光学和加工等技术要求很高,很多技术至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如自动对焦。单反和发动机比较类似,是一种反复使用的精密设备,掌握其技术并不比造一次性的火箭、导弹、飞船等容易。更何况,至今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仍是短板。

看看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的水平,就能明白与国外差距如此之大、短板如此之多的原因: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0.9%,发达国家企业的这一比例平均为2%。2014年,普华永道思略特管理咨询发布的《2014年全球创新1000强》研究报告显示,在1000强企业中,研发支出最高的多为北美、欧洲和日本公司。

除研发投入不足之外,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处于较低水平,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晓强曾在2013年公开表示,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www.xing528.com)

一些国内知名品牌的企业研发工作也掺杂了多股力量。经济学家白益民在一次讲座中公开指出,不少中国品牌“外壳”漂亮但内里不足。如在家电领域,一些国内品牌的核心零部件长期严重依赖进口。除过度依赖技术进口外,据业内分析,传统家电亏损的另一原因,是相关部门要求返还节能补贴资金。脱离技术进口与国家补贴,民族品牌处境更加艰难。

因此,大不等于强。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015年5月8日,中国公布《中国制造2025》,指导新时期的制造强国战略规划。关于战略出台背景,规划文案清晰地指出: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习惯了快速实现繁荣表象的中国企业,若再不刹车减速慢行弥补短板,与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的差距将继续拉大,制造强国的规划也只能停留在纸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