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提高阶段:2001-2011年

发展提高阶段:2001-2011年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严格按照国家“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新设立了一批省级开发区,江苏开发区布局进一步优化提高。截至2011年底,江苏省拥有各类开发区达到117家,其中国家级26家,省级91家,在全国率先实施跨区域合作、南北共建,开展特色产业园、生态工业园建设。江苏开发区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发展提高阶段:2001-2011年

江苏紧紧抓住2001年入世机遇,加快推进省内开发区建设,包括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全国第一个实施循环经济的国家级高新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3年)、全国第一个保税物流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2004年)、全国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2006年)。开发区对外开放优势进一步凸显,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自2001年起连续五年以3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成为江苏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2003年,国务院对全国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整顿,江苏省清理整顿了一批违规建设、污染严重的开发区,整合保留了一批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大、资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产出效益高、形成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开发区。与此同时,严格按照国家“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新设立了一批省级开发区,江苏开发区布局进一步优化提高。截至2011年底,江苏省拥有各类开发区达到117家,其中国家级26家,省级91家,在全国率先实施跨区域合作、南北共建,开展特色产业园、生态工业园建设。

这一阶段,江苏开发区的办区方针由原先的“三为主、一致力”调整为“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即“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www.xing528.com)

江苏开发区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从管理体制看,基本建成了符合国际规范的国际化管理体制,设立了综合性的经济行政管理部门,组建了一批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基本理顺了政企关系;从产业发展看,开发区由单纯的出口加工模式转向依托核心企业和主导产业的特色鲜明的产业功能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