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水环境中的腐蚀问题

海水环境中的腐蚀问题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海水腐蚀性的主要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三类,而且其影响常常是相互关联的,不但对不同的金属影响不一样,就是在同一海域对同一金属的影响也因金属在海水环境中的部位不同而异。有三个腐蚀峰值,一个峰值发生在平均高潮线以上的浪花飞溅区,是钢铁设施腐蚀最严重的区域,也是最严峻的海洋腐蚀环境。一般说来,海水的pH值升高,有利于抑制海水对钢的腐蚀。pH值升高,容易形成钙沉积层,海水腐蚀性减弱。

海水环境中的腐蚀问题

海水不仅是盐度在32‰~37‰,pH值在8~8.2之间的天然强电解质溶液,更是一个含有悬浮泥沙、溶解的气体、生物以及腐败的有机物的复杂体系。影响海水腐蚀性的主要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三类,而且其影响常常是相互关联的,不但对不同的金属影响不一样,就是在同一海域对同一金属的影响也因金属在海水环境中的部位不同而异。

海洋腐蚀环境一般分为海洋大气区、浪花飞溅区、潮差区、海水全浸区和海底沉积物区五个腐蚀区带。有三个腐蚀峰值,一个峰值发生在平均高潮线以上的浪花飞溅区,是钢铁设施腐蚀最严重的区域,也是最严峻的海洋腐蚀环境。这是因为在这一区域海水飞溅、干湿交替,氧的供应最充分,同时,光照和浪花冲击破坏金属的保护膜,造成腐蚀最为强烈,年平均腐蚀率为0.2~0.5mm;第二个峰值通常发生在平均低潮线以下0.5~1.0m处,因其溶解氧充分、流速较大、水温较高、海生物繁殖快等,年平均腐蚀率为0.1~0.3mm;第三个峰值是发生在与海水海底沉积物交界处下方,由于此处容易产生海底沉积物/海水腐蚀电池,年腐蚀率为0.03~0.07mm。

影响金属在海水环境中腐蚀的化学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氧是在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中阴极反应的去极化剂,对碳钢、低合金钢等在海水中不发生钝化的金属,海水中含氧量增加,会加速阴极去极化过程,使金属腐蚀速度增加;对那些依靠表面钝化膜提高耐蚀性的金属,如铝和不锈钢等,含氧量增加有利于钝化膜的形成和修补,使钝化膜的稳定性提高,点蚀和缝隙腐蚀的倾向性减小。

海水的盐度分布取决于海区的地理、水文、气象等因素。在不同海区、不同纬度、不同海水深度,海水盐度会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波动。水中含盐量直接影响到水的电导率和含氧量,随着水中含盐量增加,水的电导率增加而含氧量降低,所以在某一含盐量时将存在一个腐蚀速度的最大值。(www.xing528.com)

一般说来,海水的pH值升高,有利于抑制海水对钢的腐蚀。海水的pH值主要影响钙质水垢沉积,从而影响到海水的腐蚀性。pH值升高,容易形成钙沉积层,海水腐蚀性减弱。在施加阴极保护时,这种沉积层对阴极保护是有利的。

流速和温度是影响金属在海水中腐蚀速度的重要物理因素。海水的流速以及波浪都会对腐蚀产生影响。随流速增加,氧扩散加速,阴极过程受氧的扩散控制,腐蚀速度增大;流速的进一步增加,供氧充分,阴极过程受氧的还原控制,腐蚀速度相对稳定;当流速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金属表面的腐蚀产物膜被冲刷,腐蚀速度急剧增加。在水轮机叶片、螺旋桨推进器等装置中,由于高速运动,会形成流体空泡,产生高压冲击波,造成空泡腐蚀。海水温度升高,氧的扩散速度加快,将促进腐蚀过程进行,同时,海水中氧的溶解度降低,促进保护性钙质水垢生成,这又会减缓金属在海水中的腐蚀。温度升高的另一效果是促进海洋生物的繁殖和覆盖导致缺氧,或减轻腐蚀(非钝化金属),或引起点蚀、缝隙腐蚀和局部腐蚀(钝化金属)。

海洋环境中存在着多种动物植物微生物,与海水腐蚀关系较大的是附着生物。最常见的附着生物有两种:硬壳生物(软体动物、藤壶、珊瑚虫等)和无硬壳动物(海藻、水螅等)。海洋生物对腐蚀的影响很复杂,但仍会造成以下几种腐蚀破坏:①海生物的附着并非完整均匀,内外形成氧浓差电池;②局部改变了海水介质的成分,造成富氧或酸性环境等;③附着生物穿透或剥落破坏金属表面的保护层和涂层。在海底缺氧的条件下,厌氧细菌,主要是硫酸盐还原菌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