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材制造工序技术要求介绍

管材制造工序技术要求介绍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所需要的各种增强材料、石英砂等都放置到指定的地点,并确认经过检测合格。

管材制造工序技术要求介绍

内衬制作过程中,表面毡、短切毡、针织毡摊铺,普遍采用人工作业,这种工艺在往复式定长缠绕夹砂制作工艺中,很难保证要求的搭接宽度;树脂输送普遍采用气泵,输送流量小且运行工况不稳定。小洼槽倒虹吸玻璃钢夹砂管制作,在此工艺基础上做了改进。该工程管材在内衬制作中对三种纤维布摊铺采用机械作业,解决了人工操作搭接宽度不均一的缺陷;树脂输送采用专用泵(非气泵),输送流量大,运行工况稳定,树脂喷淋均匀。

为保证生产出合格的DN3100RPM管,首先进行了工艺性试生产,试生产共10根,根据10根样管试验性生产情况,除严格对原、辅材料进行检测外,还对生产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制定了控制要求,在管材制造过程中严格进行控制。各生产工序有以下控制要求。

5.2.2.1 原材料准备

(1)实验室化验员对进场的原、辅材料进行检测并提出检测报告,必要时送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复检。

(2)配料员应根据生产车间的环境温度确定试验配方,做好记录,确保助剂的加入量,并对树脂进行充分的搅拌。

5.2.2.2 生产前的准备

(1)认真检查设备运转及工作部位是否正常,特别要认真检查树脂、固化剂泵是否有堵塞现象,校准树脂、固化剂配比,检查夹砂量控制装置,保证夹砂时的树脂喷淋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将所需要的各种增强材料(表面毡、短切毡、针织毡、缠绕纱)、石英砂等都放置到指定的地点,并确认经过检测合格。

(3)校准模具尺寸,检查模具外观,要求做到磨具表面光滑平整。

(4)在模具表面均匀包覆一层聚酯薄膜,要求薄膜无破损,无褶皱,两面光滑洁净,承口处要缠平,防止产生环向褶皱。

5.2.2.3 制衬

(1)按设计要求铺层制作内衬层,增强材料铺放时搭接宽度不小于20mm,要求表面毡、短切毡、针织毡浸透良好。

(2)对树脂胶进行远红外固化至树脂胶凝。

(3)检查内衬外观质量,要求平整、无明显的凹凸不平。

5.2.2.4 玻璃纱缠绕

(1)按设计要求输入控制参数,并检查缠绕机预设参数与管材设计参数是否一致。(www.xing528.com)

(2)内结构层必须保证纱线完全浸透,随机抽检纱片宽度。

(3)夹砂层制作要保证树脂对石英砂浸润均匀。

(4)承、插口制作必须按设计要求加入承、插口专用织物。

5.2.2.5 管材两端修整

(1)修整前应先检验管材外观,并用金属划针检查管材固化情况是否达到可进行修整的要求。

(2)按设计要求的几何尺寸进行管材两端(即承、插口)的修整。

5.2.2.6 脱模

脱模前再次检查承、插口部位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管道其余部位固化程度是否达到可以进行脱模的要求。

5.2.2.7 检验

按规定的技术标准检验管材的几何尺寸及外观质量。

5.2.2.8 管材存放

(1)管材存放时,应设置不少于3道木质管枕,并在管内设置十字支撑(12m长的标管木质管枕不少于4道)。安装现场临时存放管材也可采用弧形砂枕,砂枕粒径小于20mm,宽度不小于500mm,每根管子砂枕数量不少于3道,各砂枕应在一条直线上且与管壁接触吻合。

(2)管材应堆放在远离热源、明火部位。

(3)为避免管材横截面产生过大的变形,管材存放期间应定期依次按90°方向进行翻滚。

(4)RPM管不宜长时间曝晒,若裸露时间超过一个月应进行遮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