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峡工程对我国能源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

三峡工程对我国能源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峡电站的发电能力巨大,地理位置优越,因此,三峡工程建设将对我国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产生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三峡工程建成后,每年节省5000万t以上煤炭资源,对我国能源资源合理利用,对解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对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因此,三峡工程建设可促进长江上游地区丰富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水代煤,对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的影响是积极的、巨大的。

三峡工程对我国能源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建立在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基础上,必将逐步导致资源耗竭,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中国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要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应优先利用再生资源,以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水能资源是再生资源,优先开发水电可以节约大量的其他能源(如煤炭和石油等)。能源资源的永续利用,首先必须解决好煤炭和石油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同时应重视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以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三峡电站的发电能力巨大,地理位置优越,因此,三峡工程建设将对我国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产生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节省大量的煤炭资源

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必须有电力供应,因此,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电力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电力建设以煤电为主,建设三峡电站就可以少建火电站,从而节省大量火电用煤。按火电站每发一度电耗用0.5kg原煤计算,每年可少耗用原煤4235万t(近期)~4500万t(远景),计入煤矿生产自用煤、运输煤炭的能源耗用和损失等因素后,从全社会角度考虑,每年可节省煤炭资源5000万t以上。煤炭是宝贵的经济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煤炭的综合利用领域将越来越宽广;煤炭是消耗性能源,开采一吨就少一吨,因此,千方百计地节省煤炭,对我们的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三峡工程建成后,每年节省5000万t以上煤炭资源,对我国能源资源合理利用,对解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对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二)促进长江上游地区丰富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长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水能资源可开发量占全国总量的53.4%,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地区,可开发的水电发电量占长江全流域总量的89%,占全国总量的48%,全部开发后相当于年产5亿t原煤、永不枯竭的超巨型煤矿,不仅是西南地区、也是“西电东送”重要的能源基地,因受资金、技术、远距离输电等条件的制约,目前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开发潜力巨大。三峡工程建设除可为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特别是大型水电站建设积累经验外,三峡电站建成后每年可提供800多亿kW·h的优质电能,按已达成的协议上网电价0.25元/kW·h计,每年售电收入即达200多亿元。三峡电站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费用低,一旦还清贷款后(约建成后5年左右时间),将积累起雄厚的自有资金,对长江上游水能资源按“流域、梯级、综合、滚动”加快开发。同时,开发长江上游丰富水能资源,除可供应当地外,还可大量东送到经济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华中、华东地区)。由于“西电东送”距离太远,送电时除功率、电能损失大外,电压损耗也很大,送端电压与受端电压差别大,解决这些问题在技术上较困难,三峡电站正处在“西电东送”的中间地带,可以起到电压的支撑作用,为大规模“西电东送”创造有利条件,对电网稳定运行也起到决定的作用。因此,三峡工程建设可促进长江上游地区丰富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水代煤,对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的影响是积极的、巨大的。(www.xing528.com)

(三)为全国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条件

由于三峡电站具有规模巨大,地理位置居中相结合的综合优势,将促进全国联合大电网的形成。全国联合大电网形成,不仅可取得巨大的联网效益,亦为全国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

(1)三峡电站可与北方以火电为主的电力系统进行水、火电站间的容量交换,实现水火共济,以避免或减少三峡电站产生前述的弃水现象,更有利于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

(2)由于大电力系统内地域辽阔,气候各异,三峡电站可与系统中的水电站之间,因水文条件的时空分布不同,可在水电站之间进行调节,以获得整个系统的补偿效益。当然这需要增加一定的电力系统的设施和设备及调配措施的投资,但这对于合理与优化调配资源和获取巨大的联网效益是有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