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提高镀层结合力?镀前预处理详解

如何提高镀层结合力?镀前预处理详解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抛光膏用量要适当,避免工件抛光时局部过热产生麻点,造成电镀层缺陷。抛光后的工件应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处理。振动抛光 振动抛光时,振动频率为25~50Hz,振幅为3.5~6mm,时间为2~4h。表9-55 镁合金碱性脱指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3.浸蚀酸性浸蚀的目的是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及腐蚀产物等,有效提高后续镀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常用活化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见表9-57。

如何提高镀层结合力?镀前预处理详解

1.磨光和抛光

(1)磨光 磨光主要是去除工件表面的毛刺、分模线、飞边等缺陷,得到一个大致平整光滑的表面。磨光工艺一般采用直径为100~400mm布轮,圆筒转速为1100~2500m/min。采用以氯化铁为主的抛光膏作为磨光辅料,不能干磨,应顺着一个方向磨,磨光的压力不能太大,避免磨削量过大。

(2)抛光 经过磨光的工件,再用布轮进行抛光,先用红抛光膏粗抛,再用白抛光膏进行细抛。抛光膏用量要适当,避免工件抛光时局部过热产生麻点,造成电镀层缺陷。抛光线速度不应大于2100m/min,小件抛光线速度为1100~1600m/min。抛光压力不要太大,应顺一个方向进行抛光。抛光后的工件应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处理。

(3)滚磨光 较小的工件可以采用滚磨光,滚筒采用聚丙烯制作,转速为5r/min。磨料可以采用塑料陶瓷氧化铝等,并加入肥皂水、洗涤剂等作为润滑剂。磨料与工件的质量比为2∶1。滚磨光时间以工件表面大致光滑为准。

(4)滚光 经过滚磨过的工件,还需用滚筒滚光。滚光料可以用果壳、润滑剂等,时间为5~10min。

(5)振动滚光 小工件可在振动光饰机中进行,振动频率为10~50Hz,振幅为1~6mm,时间为1~4h,磨料与工件的质量比为5∶1。

(6)振动抛光 振动抛光时,振动频率为25~50Hz,振幅为3.5~6mm,时间为2~4h。磨料为氧化铝、塑料等,磨料与工件的质量比为(5~6)∶1。

2.脱脂

脱脂是镁合金电镀前处理中的一项重要工序。如果脱脂做得不彻底,就会影响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或者使镀层发花。

铝合金不同,镁合金在强碱溶液(pH值≥11)中不会受到腐蚀,可以使用适用于低碳钢的碱洗溶液,碱洗液一般包括氢氧化物、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以及一些表面活性剂。镁合金碱性脱脂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见表9-55。

9-55 镁合金碱性脱指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

978-7-111-58967-9-Chapter09-66.jpg(www.xing528.com)

3.浸蚀

酸性浸蚀的目的是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及腐蚀产物等,有效提高后续镀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浸蚀液可分为含铬(六价)和无铬两类。镁合金常用酸性浸蚀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见表9-56。

4.活化

镁合金活化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去除酸洗后试样表面残余氧化膜;二是去除浸蚀后水洗步骤再次生成的新的氧化膜。镁合金的活化液中一般含有氟化物,这是因为在含有氟化物的溶液中,镁合金表面能够生成一层氟化镁保护膜,这层保护膜既可以阻止镁合金的再次氧化,也可以控制后续浸锌的速度,从而提高浸锌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常用活化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见表9-57。

9-56 镁合金常用酸性浸蚀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

978-7-111-58967-9-Chapter09-67.jpg

(续)

978-7-111-58967-9-Chapter09-68.jpg

9-57 常用活化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

978-7-111-58967-9-Chapter09-69.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