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火灾:定义与防范

火灾:定义与防范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初步统计,2018年全国共接报火灾23.7万起,造成1407人死亡、79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36.75亿元。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国务院2007年3月28日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火灾:定义与防范

一、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现象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的主要灾害之一,火灾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破坏生态平衡。

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据初步统计,2018年全国共接报火灾23.7万起,造成1407人死亡、79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36.75亿元。

二、火灾发生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是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这三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也是火灾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1.可燃物

凡是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可燃物从化学组成上分为有机可燃物和无机可燃物;从物质状态上分为气体、液体、固体可燃物。不同可燃物的燃烧难易程度不同,同一可燃物的燃烧难易程度也会因条件改变而改变。

2.助燃物

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如空气、过氧化钠、浓硝酸浓硫酸等)。发生火灾时,空气是主要的助燃物。有时可燃物和助燃物是合二为一的,这类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如硝化甘油的爆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火源

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热源都称为火源。火源可以是明火,也可以是高温物体。电器开关、电器短路、静电等产生的电火花、炉火、烟头等是常见的引起火灾的火源。

以上3个条件在燃烧过程中缺一不可,只要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燃烧就不会发生或不能持续,这就是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三、火灾的分类

国家标准GB/T 4968-2008《火灾分类》规定,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A、B、C、D、E、F共6大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类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干草、煤炭、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塑料等火灾。(www.xing528.com)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即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四、火灾的等级

火灾属于生产安全事故,分为4个等级。

国务院2007年3月28日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上述规定中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