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湿法非织造土工布制造优化方案

湿法非织造土工布制造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湿法非织造土工布的制造方法湿法成网的工艺原理是:以水为介质,以造纸技术为基础,将纤维铺制成纤维网。图2-6-1 德国teabag湿法成网机组2.湿法非织造土工布的制造工艺湿法非织造土工布原料的选择和配方设计1)原料的选择湿法成网的主要原料是纤维,包括天然纤维、人造纤维还有水,其他的辅助材料有:表面活性剂、黏合剂、各种功能性的添加剂。

湿法非织造土工布制造优化方案

(一)湿法非织造土工布的制造方法

湿法成网的工艺原理是:以水为介质,以造纸技术为基础,将纤维铺制成纤维网。

工艺流程为:纤维原料→悬浮浆制备→湿法成网→加固→后处理。

其中悬浮浆的成分包括:纤维、分散剂、黏合剂(或黏合纤维)、湿增强剂。

湿法成网工艺的优点是:生产速度高,可达400m/min;适合20mm以下长度短纤维成网;不同品质的纤维相混合几乎没有限制;纤维网中纤维杂乱排列,湿法非织造布几乎各向同性;纤维网均匀性好,产品蓬松;生产成本低。湿法成网工艺的缺点是:湿法非织造材料品种变换可能性小;用水量大。

(二)湿法非织造土工布的制造设备及工艺

1.湿法非织造土工布的制造设备

湿法非织造土工布的制造设备包括喂料机、料浆罐、送浆泵、湿法成网机、浸胶机、热风烘箱干燥机、成卷装置等构成。德国teabag湿法成网机组如图2-6-1所示。

图2-6-1 德国teabag湿法成网机组

2.湿法非织造土工布的制造工艺

(1)湿法非织造土工布原料的选择和配方设计

1)原料的选择

湿法成网的主要原料是纤维,包括天然纤维、人造纤维还有水,其他的辅助材料有:表面活性剂、黏合剂、各种功能性的添加剂。

一种纤维是否适用于湿法非织造布,就看它在水介质中的分散能力。纤维的分散能力很大程度上依靠以下几个因素:卷曲的状态、润湿能力和切断质量。一般湿法成网使用2~30mm的纤维,由湿法抄造纤维长度强度试验可知,当纤维长度超过12mm后,纤网强度增长趋势平坦趋缓,而且湿法抄造为有效保证纤维分散、提高成网质量,尽量控制纤维长度,以降低抄造成本并在加固工序上予以增强。

2)配方设计

根据成品的单位面积质量及性能指标选择确定纤维的品种、规格(纤维直径、长度)、纤维配比及表面活性剂、黏合剂的添加比例。配方设计要保证浆料制备给纤维加水后成合格上网浆料(均匀分散与浓度一致),保证成网时把浆料用斜网均衡有序脱水成形至纤网。

(2)工艺条件的控制

1)纤维准备与制浆

纤维准备工序的主要任务:将置于水中的纤维原料开松成单纤维状态,同时使不同纤维原料充分混合,制成纤维悬浮浆,然后在不产生纤维团块的条件下,将悬浮浆送至湿法成网机构。

制浆的目的有四点:一是疏解作用,可使纤维分散为单纤维;二是水化作用,在使纤维吸水后润胀,使浆粕形成胶体状;三是帚化作用,使纤维表面起毛,增加比表面,有利于纤维缠结;四是混合作用,使不同纤维、黏合剂、化学助剂充分混合。

2)制浆工艺的非连续式制浆和连续式制浆

①非连续式制浆(如图2-6-2所示)。纤维素浆粕板送入料桶1溶解,再送入桶2,经送浆泵3送入粉碎机4,然后经贮料桶5送入混料桶6。如果采用切断的短纤维,可直接送入混料桶6进行分散和混合。混料桶6中的悬浮浆经过必要的混合、反应后,批量送入贮料桶7,由此可连续地输送至成网机构。桶2、5、6、7中部均装有旋翼式搅拌器,旋翼转动并配合形状特殊的浆桶,可使桶中产生具有强烈混合作用的液体流动。料桶1底部装有高速回转的转子,可通过强烈的水流将浆粕板打烂。助剂和黏合剂可直接加入到混料桶6中,混料桶6中悬浮浆的纤维浓度为0.5%~1.5%。

图2-6-2 非连续式制浆流程

②连续式制浆流程(如图2-6-3所示)。纤维原料连续地喂入料斗1,经输送帘2送入混料桶3,水也连续地加入到混料桶中。泵4将悬浮浆送入混料桶5、6,不断地进行均匀搅拌,最后由泵7将悬浮浆送至成网机构。

图2-6-3 连续式制浆流程

特点是产量高,稀释比大,所需料桶体积小,节省能源,可适应较长的纤维,但不适应在制浆中易扭结、易结团块的纤维。

3)合成纤维分散与结合的基本特性

用于湿法成网的纤维,要求在水中的分散性较好。纤维如果在制浆过程中形成扭结,就不易被水力再打散成单纤维。纤维扭结的形成主要与纤维性质和悬浮浆过度搅拌相关,通常纤维分布密度范围为0.05~0.5g/cm3

纤维的长径比、湿模量、卷曲度、吸湿性和切断质量(长度一致性)影响其在水中的分散性。

①长径比加大,湿模量降低,分散性变差。(www.xing528.com)

②卷曲度增加,长度一致性下降,分散性变差。

③吸湿性增加,分散性提高。

对吸湿性差的合成纤维,要进行表面亲水处理,或水中加助剂,以利于纤维分散。

4)湿法成形

湿法成形是湿法非织造工艺的关键工序,与干法成网不同的是,纤维是由水流分布到成网帘上。由于制浆工序的末端贮料桶中的纤维浓度一般为成网时悬浮浓度的5~10倍,因而在成网前纤维悬浮浆还需要进一步的稀释。

常用成网方式有两种:斜网式湿法成形和圆网式湿法成形。

①斜网式湿法成形(如图2-6-4所示)。纤维悬浮浆从混料桶1靠重力流入搅拌桶2,搅拌后再经计量泵3导入一循环输送通道,该通道内水流靠轴流泵4驱动。纤维悬浮浆进入成网料桶5时靠A、B、C、D四点冲击转向后流至成网帘6,水透过帘子的网眼进入集水箱7,再流入水箱8中,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图2-6-4 斜网式湿法成形

成网均匀性与纤维在悬浮浆中的均匀分布有很大关系。集水箱较浅时,只适合于窄幅成网。

加深集水箱,配备控制水流方向的装置,可改善成网均匀性。采用封闭的循环水路,可减少用水量,降低能源消耗(如图2-6-5所示)。

图2-6-5 改进后的斜网式湿法成形

斜网式湿法成形的研究表明:

a.成网帘倾斜可保证脱水区与抽吸区分开,倾斜角度以10°~15°为佳,对于迅速脱水的纤维(如玻璃纤维),倾斜角度可增大,同时缩短了机器长度。

b.成网料桶中悬浮浆压力过高会造成密封困难。

c.迅速脱水的纤维应尽可能快地铺至成网帘上。

d.难以脱水的纤维应有较长的成网区。

e.调节悬浮浆输送速度,可控制成网后纤网内纤维的排列方向,成网帘运动速度与悬浮浆输送速度一致时,成网后纤网内纤维呈杂乱排列。如差异很大,则纤维呈一定的纵向排列。

②圆网式湿法成形(如图2-6-6所示)。原理与斜网式湿法成形一样,但成网帘换为圆网形式。

纤维悬浮浆由管道1经分散辊2输入成网区3,可调节挡板4可控制成网区空间的大小,5为圆网滚筒。纤维悬浮浆经抽吸箱6的作用使纤维凝聚在圆网表面,水被吸入抽吸箱6,并进入滤水盘7。圆网上部的回转滚筒8中有一固定的吸管,使纤网离开圆网,并转移到湿网导带9上。溢流螺栓10可调节成网区中的悬浮浆高度。

圆网湿法成形中,金属网帘在滚筒表面和滚筒一起转动,可以加大真空抽吸力,因此可生产较厚、密度较大的非织造布。

③复合式湿法成形(如图2-6-7所示)。加入纱线的双层斜网式湿法成形。

图2-6-6 圆网式湿法成形

图2-6-7 复合式湿法成形

5)湿法纤网的加固和整理

①黏合剂加入悬浮液中(乳液型或粉状黏合剂);

②黏合纤维混入主体纤维中(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

③成网后加固,采用浸渍、泡沫浸渍、喷洒、印花、溶剂黏合等化学黏合方法,然后再烘燥热轧。

湿法非织造土工布的制造,原料纤维的选择与配比,浆料制备的均匀分散与浓度一致、湿法成网的脱水效果与纤网的均匀度、浸胶量的控制、烘干温度与生产速度的协调,各环节严格操作,才能生产出高性能的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