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活动区域分析:地震与断裂分布

活动区域分析:地震与断裂分布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震活动与第四纪断裂关系密切,强震一般发生在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的断裂上。在华北断陷盆地南部也存在个别活动断裂。表4-4第四纪晚期活动断裂与地震由表4-4可知,山西断陷带为华北断块区域内活动性最强的区域断裂带,并为主要的强震活动带。根据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华北地区包括河北平原地震带、山西地震带和许昌—淮南地震带。

活动区域分析:地震与断裂分布

地震活动与第四纪断裂关系密切,强震一般发生在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的断裂上。华北断块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基本位于山西断陷盆地带和河北断陷盆地内。在山西断陷带内,断陷盆地边缘的主干断裂为晚更新世或全新世有活动的断裂,断裂主要为NE—NNE向展布,其性质为正断层或正走滑断层。在河北断陷带内,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断裂主要分布在北部,包括华北断陷盆地北部边缘的NNE向断裂及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内的NWW向断裂。在华北平原内部NW向隆起带上的NE向断陷边缘,也有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的断裂分布,如里坦断陷边缘的大城断裂等。在华北断陷盆地南部也存在个别活动断裂。

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分布列于表4-4。

表4-4 第四纪晚期活动断裂与地震

由表4-4可知,山西断陷带为华北断块区域内活动性最强的区域断裂带,并为主要的强震活动带。公元前780年至今,发生7.0~7.9级地震6次,还有1303年洪洞、1556年华县2次8级地震,8级地震位于山西地震带的南部。强震发生一般与断陷盆地边缘活动断裂有关。

在华北断陷盆地内,NE向构造为主要的发震构造。本区NE向构造主要为太行山山前断裂带和沧东—聊考断裂带。如沿太行山东缘NE向断裂带曾发生过1730年北京6.5级地震、1658年涞水6级地震、1966年邢台7.2级地震、1314年涉县6级地震等,沿沧东—聊考断裂带曾发生一系列中小地震。NW向断裂带上的强震活动亦与这两条断裂带相关,如1830年磁县7.5级地震、1937年菏泽7.0级地震等。(www.xing528.com)

NW向构造对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地震活动性最强的NW向构造带为华北断陷北部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该断裂带控制了华北平原两次最强烈的地震,即1679年的三河—平谷8级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7.8级地震。

焦作—商丘断裂带及以南区域内的断裂活动都较弱,无强震发生,只有中小地震活动。

根据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华北地区包括河北平原地震带、山西地震带和许昌—淮南地震带。

海河流域平原区位于河北地震带,其主体构造是华北断陷盆地内部的一系列NNE向活动性断裂带,西部包括太行山东缘断裂带,东部包括沧东断裂带和聊城兰考断裂带,北部延伸至燕山南缘,南部包括新乡—商丘断裂带。山西地震带主要包括山西断陷盆地带。许昌—淮南地震带位于华北断块南部,相当于豫皖差异运动断块的范围。河北平原地震带和山西地震带都是华北地区强烈活动的NNE向地震带,许昌—淮南地震带呈NWW向,属中强地震活动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