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相有功电能表结构简介

单相有功电能表结构简介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相有功电能表是感应型三磁通型的积算式电工测量仪表,它是由电磁元件、永久磁钢、转动机构及上下轴承、计数器、支架、底座、表盖、端钮盒、出线罩等部件组成。热带、湿热带、使用的电能表,转盘往往氧化处理,以增强抗腐蚀性能。

单相有功电能表结构简介

单相有功电能表是感应型三磁通型的积算式电工测量仪表,它是由电磁元件、永久磁钢、转动机构及上下轴承、计数器、支架、底座、表盖、端钮盒、出线罩等部件组成。具体结构及原理接线如图5-1所示,现将各主要元件分述如下:

图5-1 感应型单相有功电能表的结构

1—电压铁芯;2—电流铁芯;3—铝盘;4—转轴;5—上轴承;6—下轴承;7—蜗轮;8—永久磁钢;9—记数器;10—端钮;11—铭牌

1.电磁元件

电磁元件包括电压元件和电流元件两部分,它们是产生电能表转动力矩的部件,因此又称驱动元件。电磁元件由磁导体(铁芯)和线圈组成。对于铁芯材料,要求有高的导磁率,剩余磁感应小,由于铁芯要通过交变磁通,所以又要求涡流损失小。因此铁芯通常由薄的硅钢片叠制而成。常用的硅钢片含硅4%,厚度0.35~0.5mm。

电压元件是用较细的绝缘铜线绕成的电压线圈,套在具有极小气隙的铁芯上而成,电压线圈并接于线路全电压下,所以又称并联线圈。它具有很大的感抗,由它所产生的电压磁通几乎滞后于所加的电压90°。一般额定电压为220V的单相电能表,电压线圈的匝数通常为6500~12000匝,线径为0.1~0.15mm,功率损耗0.5~1.2W。电压元件的功率损耗应力求减小,因为它常年接于线路消耗着电能。

电流元件是在电流铁芯上套上用较粗的绝缘铜线绕成匝数不多的电流线圈而成,线圈串联于线路上,故又称串联线圈。由于线圈匝数不多,铁芯又不闭合,因此电感量很小,所产生的电流磁通基本上与流经线圈的电流同相。电流线圈绕制成两部分,反向串联,若左柱的磁通由下往上时,则右柱的磁通方向必须由上往下,这样两柱上所产生的磁通是同方向叠加的,否则两磁通异方向相减,不能产生转动力矩。电流线圈的安匝数,一般取60~150安匝,即标定电流为5A的电能表,其电流线圈的匝数为12~30匝。

电能表电磁元件铁芯形状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电压铁芯与电流铁芯各自分开的,称做分离式铁芯;另一种是电压铁芯与电流铁芯组装在一起,或者由整块硅钢片冲制而成的,称做封闭式铁芯,如图5-2所示。这两种铁芯各有其优缺点:分离铁芯材料消耗量较少,制造工艺较简单,但电气特性、重合性较差;封闭式铁芯有较好的负荷特性曲线,重合性好,轻负载特性较好,但材料消耗量较大,线圈绕制与装配较困难。

图5-2 电磁元件铁芯形状

(a)分离式铁芯;(b)封闭式铁芯

从铁芯装置的位置而言,有辐射式和正切式两种。辐射式是电磁元件顺圆盘的半径方向放置,正切式是电磁元件垂直于圆盘半径方向平面放置,现在大多数电能表属于正切式放置。

2.转动机构及上下轴承

转动机构由铝质转盘及竖轴组成,转盘材料要求导电性能良好,重量轻,耐腐蚀,铝最符合要求。作为转盘材料的铝的纯度为99%以上,注意表面须平整,不可有铁粉杂质混入,转盘应有适当硬度,如果转盘太软,稍一碰击,即变形不平。转盘直径通常为80~100mm,厚度0.5~1.2mm,重量20g左右,转盘上印有计算转盘转数的标记。有些电能表的转盘上打有对称的两个小孔,位置在电磁铁之下,直径约1mm左右,用来防止电能表无负载时的潜动现象。有些转盘在电磁铁位置的内侧打有3、4个大孔,主要用来减轻转盘的重量。有些转盘的边缘印有100分格,便于作同步校验估算误差之用。有些转盘的边缘印有100~400多等分格,或铣成等分缺槽,以便用频闪法来校验电能表。有些转盘的下面涂有重质涂料,用来纠正转盘机械不平衡。热带、湿热带、使用的电能表,转盘往往氧化处理,以增强抗腐蚀性能。

竖轴用合金铝,铜质或钢质棒材制成。转轴上部由针形上轴承支持,下部镶有滚珠轴承转动于人造宝石的轴座上,其下有缓冲弹簧。在转轴中部套有蜗杆,以便与记数器的齿轮衔接,使转盘转过的转数,积算于记数器上,经齿轮比的配合,显示所测量的电能量于字盘上。有些电能表的转轴上附有小铁片或钢丝针,使其与电压铁芯上伸出的磁化舌片相互作用,起防止电能表潜动的作用。

电能表的转动机构及上、下轴承如图5-3所示。电能表的轴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轴承主要起导向作用,下轴承主要起支持转动部分重量作用。下轴承的型式有针形轴针转动于宝石上,如图5-3(a),有滚珠轴承转动于宝石上(单宝石型),如图5-3(b),有宝石转动于滚珠上,如图5-3(c),或是滚珠位于上下宝石之间的(双宝石型),如图5-3(d)。除严寒地区外,一般上下轴承都注有润滑油

图5-3 电能表轴承的型式

虽然铝转盘的重量轻,由于下轴承接触面很小,相对来讲,压力还是很大的,因此钢珠与宝石易于磨损,影响电能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近年来又研究出磁推轴承,如图5-4所示,使转盘悬浮于下轴承上,以降低压力,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图5-4 磁推轴承

1—圆盘转轴;2—石墨轴承;3—磁体;4—不锈钢导销;5—支持框;6—下轴承筒;7—轴承固定钉;8—铁盒(www.xing528.com)

3.永久磁钢

永久磁钢是用硬磁材料制成,作用于运动着的铝转盘,使之产生制动力矩,所以又称制动元件。永久磁钢品质的好坏,可以从剩磁感应和矫顽磁力两个特性来衡量。磁钢是用硬磁材料经人工充磁而成,它有较宽大的磁滞曲线。

电能表早期使用的磁钢是含钨6%的碳素钢,矫顽磁力为70Oe,剩余磁感应为10300Gs。后来使用含铬3.5%的碳素钢,矫顽磁力与钨钢差不多,但价格较廉。近年来制造铝镍钴磁钢,性能大有提高,已被普遍采用。

永久磁钢的型式分单磁通和双磁通两种。单磁通型磁钢的形状多为C形,磁极间隙很小,磁通一次穿过铝转盘,这种磁钢现在很少采用。双磁通型磁钢形状为U形,磁极间距离较大,磁间隙另用回磁铁板形成,所以磁通两次穿过铝转盘,两次所产生的涡流是相加的,因此制动力矩较大,且便于装磁分路,近年来所生产的电能表大都采用双磁通型磁钢。磁钢与铁器碰击要发生退磁,工作中应避免撞击,清除磁间隙中铁屑杂物,要用非磁性工具。

4.计数器

计数器是用来积算电能的,它的第一个齿轮与转盘坚轴上的蜗杆啮合,转盘每转过一转,齿轮便转过一牙,计数器便累计了一段时间内转盘所转过的全部转数,显示单位是kW·h,计数器有两种型式,第一种是滚轮式,第二种是指针式,如图5-5所示。滚轮式计数器抄读非常便利,外观漂亮,缺点是摩擦力不均匀,尤其是几个滚轮同时翻字时摩擦力较大,影响表的误差,可能出现卡字现象。指针式计数器摩擦力均匀,结构简单,很少卡字现象,但抄读稍难。

计数器的摩擦力主要产生于齿轮与齿轮间的搭牙处,齿轮轴夹板支持处和第一只齿轮与蜗杆啮合处,后者的摩擦力占全部摩擦力的比例较大。为了降低蜗杆与计数器啮合处的摩擦力,现时制造的蜗杆长度尽量缩短,仅存一二牙,以减少接触面积。

图5-5 计数器

(a)滚轮式计数器;(b)指针式计数器

计数器读数的乘率,一般不标的为乘1,小容量电能表大都带有小数指针或窗口,大容量电能表或与仪用互感器联用的电能表,计数器字面上常有×10,×100等乘率,检修时不可除去,计数器的齿轮比必须与电能表的常数或每kW·h的盘转数相配合。

5.支架

支架用于组装电磁元件、转动部件及上下轴承、永久磁钢与计数器等部件。常用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与底座可分离的,另一种是利用底座本身作为支架的,但另加底盖。从维护的角度来看,要求各部件安装后,易于检查部件位置是否恰当,间隙是否平整,表内是否藏有铁屑杂物,并易于清除。从稳定性来看,要求支架有足够强度,不因盖表壳旋动螺丝而使支架产生变形。

6.表盖与底座

表盖与底座可以用绝缘材料金属材料制成,要求密封严密,防止灰尘与潮气侵入,具有能观察表盘转动和抄读计数器的窗口。表盖螺丝应能加铅封

7.端钮盒与出线罩

端钮盒用于表内外导线的连接,外部有出线罩,以便于电能表安装后盖住有电部分及安装螺丝,并加封印,防止用户私自开启影响计量,危及安全。

8.铭牌

电能表的铭牌钉于表盖上,或者附属于计数器字面上。它应标明制造厂名、表型、额定电流、额定电压、额定频率、相数线别、准确等级以及每kW·h的盘转数。根据铭牌的数据,才可以进行准确校验与安装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