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逆变器类型及性能指标分析

逆变器类型及性能指标分析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逆变器应用广泛,类型很多。这一阶段主要采用可控硅作为逆变器的开关器件。自关断器件在逆变器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逆变电源的性能,逆变电源采用自关断器件。

逆变器类型及性能指标分析

4.1.1 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直流-交流功率变换是通过逆变器实现的。逆变器的输入为直流量,输出为交流量,交流输出量除含有较大的基波成分外,还可能含有一定频率和幅值的谐波,其基波频率和幅值都应该可以调节控制。那么如何来调节控制呢?由电路知识可知,频率、幅值和初相位是决定一个正弦交流量的三要素。以图4-1(a)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为例说明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图中S1~S4是桥式电路的4个臂,它们由电力电子器件及其辅助电路组成。当开关S1、S4闭合,S2、S3断开时,负载电压为正;当开关S1、S4断开,S2、S3闭合时,负载电压为负。其波形如图4-1(b)所示。这样,就把直流电变成了交流电。改变直流电源的幅值,即可改变输出交流电的幅值;改变两组开关的切换频率,即可改变输出交流电的频率;改变两组开关的切换时刻,即可改变输出交流电的初相位。这就是逆变电路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图4-1 逆变电路及其波形举例

4.1.2 逆变电源发展概况与分类

逆变电源的发展是和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器件的发展带动着逆变电源的发展。逆变电源出现于电力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到目前为止,它可以分成如下两个阶段。

1956—1980年为传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低速开关器件为主,逆变电源的开关频率较低,波形改善以多重叠加法为主,逆变效率低,体积大,较笨重。这一阶段主要采用可控硅(SCR)作为逆变器的开关器件。可控硅逆变电源的出现虽然可以取代旋转型变流机组,但由于SCR是一种没有自关断能力的器件,因此必须增加换流电路来强迫关断SCR,但由于换流电路复杂、噪声大、体积大、效率低等原因却限制了逆变电源的进一步发展。

1980年到现在为高频化新技术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高速开关器件为主,逆变电源的开关频率高,波形改善以PWM法为主,体积小,质量小,逆变效率高,正弦波逆变电源技术发展日趋完善。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各种自关断器件应运而生,它们包括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功率场效应晶体管(Power 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自关断器件在逆变器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逆变电源的性能,逆变电源采用自关断器件。一方面,由于自关断器件不需要换流电路,因而主电路得以简化,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自关断器件的使用,使得开关频率得以提高,逆变桥输出电压中低次谐波含量大大降低,输出滤波器的尺寸得以减小,逆变电源的动态特性及对非线性负载的适应性也得以提高。在自关断器件当中,IGBT以其开关频率高、通态压降小、驱动功率小、模块的电压电流等级高等优点已成为中小功率逆变电源的首选器件。

逆变器应用广泛,类型很多。其主要分类方式叙述如下:

(1)按逆变器输出交流的频率分为:工频逆变器(50~60 Hz)、中频逆变器(400 Hz到几十kHz)和高频逆变器(几十kHz到几MHz);

(2)按逆变器输出交流能量的去向分为:无源逆变器和有源逆变器,交流能量供给负载的为无源逆变器,交流能量供给电网的为有源逆变器;

(3)按逆变器功率的流动方向分为:单向逆变器和双向逆变器;

(4)按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波形分为:正弦波逆变器和非正弦波逆变器;

(5)按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电平分为:二电平逆变器和多电平逆变器;

(6)按逆变器输出交流的相数分为:单相逆变器,三相逆变器和多相逆变器;

(7)按逆变器输入与输出的电气隔离分为:非隔离型逆变器,低频链逆变器和高频链逆变器;

(8)按逆变器输入直流电源的性质分为:电压源型逆变器和电流源型逆变器;

(9)按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分为:单端式逆变器、推挽式逆变器、半桥式逆变器和全桥式逆变器;

(10)按逆变器的功率开关管分为:晶闸管(SCR)逆变器,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逆变器,功率场效应晶体管(Power MOSFET)逆变器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逆变器;其中,大功率逆变器多用GTO,中功率逆变器多用IGBT,小功率逆变器则用Power MOSFET。

(11)按逆变器的功率开关管工作方式分为:硬开关逆变器,谐振式逆变器和软开关逆变器。本章将只讨论全控型器件构成的正弦波逆变器。

4.1.3 逆变器输出波形性能指标

实际逆变器的输出波形除基波外总含有谐波,为了评价逆变器输出波形的质量,引入下述几个参数的定义和性能指标。

1)畸变波形的均方根值

周期性电流和电压的瞬时值都随时间而变,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均方根值来衡量电流和电压的大小。以周期电流i(t)为例,它的均方根(连续采样)值定义为

均方根值通常又称为有效值

在时域分析中,可将一个周期T分成N个等时间间隔,对i(t)做N次等间隔采样。设tk时刻的电流采样瞬时值为ki,则此电流的均方根值的算式为

频域分析中,将畸变的周期性电压和电流分解成傅立叶级数:

(www.xing528.com)

式中 V1、I1——n=1时电压和电流的基波的均方根值;

ω1——基波的角频率

Vn、 In——第n次谐波电压和电流的均方根值。

若将式(4-4)代入式(4-1)便可得到畸变电流波形均方根值的算式:

同理,电压的均方根值算式为

2)畸变波形的峰值

为了表征波形畸变对绝缘等问题的影响,引入波峰系数 CF(Crest Factor),定义为畸变波形的峰值与均方根值(或基波的均方根值)之比值。如果不考虑相位关系,最大波峰系数可用下式求得:

3)谐波含有率IHD(Individual Harmonic Distortion)或谐波系数HF(Harmonic factor)

工程上常要求给出电压或电流畸变波形中某次谐波的含有率,以便监测和采取抑制措施。第n次谐波系数HFn定义为第n次谐波分量有效值与基波分量有效值之比,即

4)总谐波畸变率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为各次谐波有效值的平方和的方根值与其基波有效值的百分比,简称畸变率DF(Distortion Factor)。

电压的总谐波畸变率为

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为

总谐波系数表征了一个实际波形与其基波分量接近的程度。输出为理想正弦波时THD为零。

5)最低次谐波LOH(Lowest-order harmonic)

最低次谐波定义为与基波频率最接近的谐波。

其他指标:

对于逆变装置来说,其性能指标除波形性能指标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1)逆变效率;

(2)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输出功率

(3)逆变器输入电流交流分量的大小和脉动频率;

(4)电磁干扰EMI及电磁兼容性EMC;

(5)可靠性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