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前向递推和后向递推算法-习题详解

实现前向递推和后向递推算法-习题详解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题16.1本题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前向递推和后向递推的算法实现过程,相关内容参见式和式。根据后向递推龚式,就可以通过矩阵B的第n列,计算出矩阵B的第n1列中的各个元素,然后,继续计算出矩阵B的第n2列、第n3列、···,直到填满整个矩阵B为止。可以根据式和转移矩阵直接计算得到。图16.12骑马行为过程中的12张采样图像,通过随机采样的方法,来生成一段视频。

实现前向递推和后向递推算法-习题详解

习题16.1本题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前向递推和后向递推的算法实现过程,相关内容参见式(16.19)和式(16.27)。

(a)对于前向递推过程,初始条件为:

我们可以假设X 0服从均匀分布,而P(W 0|X 0=xi)服从Gauss分布,可以通过式(16.32)直接计算出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N×n的矩阵A,然后,将初始条件αi(0)按照顺序i=0,1,2,···,N=1逐一放置在矩阵A的第1列、第i+1行中。根据前向递推龚式(16.19),就可以通过矩阵A的第1列,计算出矩阵A的第2列中的各个元素,然后,继续计算出矩阵A的第3列、第4列、···,直到填满整个矩阵A为止。请写出迭代算法,并编写程序实现仿真。

(b)对于后向递推过程,初始条件为:

其中N为状态数。状态转移概率pj,i可以直接在转移矩阵P中进行查找,然后,P(Wn|X n=xj)可以通过Gauss分布(16.32)直接计算。我们可以建立一个N×n的矩阵B,然后,将初始条件αi(0)按照顺序i=0,1,2,···,N=1逐一放置在矩阵B的第n列、第i+1行中。根据后向递推龚式(16.27),就可以通过矩阵B的第n列,计算出矩阵B的第n1列中的各个元素,然后,继续计算出矩阵B的第n2列、第n3列、···,直到填满整个矩阵B为止。请写出迭代算法,并编写程序实现仿真。

(c)进一步,建立一个N 2×n的矩阵C,然后,根据式(16.28)生成C中的各个元素γj,i(k),其中k为矩阵C的行标,我们需要确定二维索引(j,i)与矩阵C的列标d(j,i)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种设计方法是使用N进制十进制之间的转换关系,有两种实现方式

上述两种设计方法中哪一种更好?请给出具体说明和分析。请写出迭代算法,并编写程序实现仿真。

请基于上述分析实现Baum-W elch算法,并编写程序进行计算机仿真,得到类似图16.1中的仿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习题16.2本题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式(16.39)的优化求解过程及其算法。我们使用15.4小节中介绍的动态规划算法来进行求解。

(a)首先定义:

请证明:式(16.50)的具体形式为

提示:参见15.4小节中的相关内容。

(b)假设相应的“最优估计结果”序列为:

进一步,我们需要根据新的可见节点WK+2+l+1,更新式(16.51)和(16.56)。首先更新式(16.51),请证明:更新后的与式(16.51)中的满足

其中P(Wk+2+l+1|xm)可以根据Gauss分布(16.32)直接计算出来,P(xm′|xm)=pm′,m可以直接在转移矩阵中进行查找。请写出迭代算法,并编写程序实现仿真。提示:初始时刻(l=0时)的值(www.xing528.com)

可以根据式(16.32)和转移矩阵直接计算得到。

图16.12 骑马行为过程中的12张采样图像,通过随机采样的方法,来生成一段视频。

(c)在求解式(16.53)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保存下最优解:然后,在式(16.56)所示的一组“最优估计结果”序列中,找到以结尾的序列,从而实现对“最优估计结果”序列的更新,此时,与更新后的相对应的“最优估计结果”序列被更新为:

请写出迭代算法,并编写程序实现仿真。

(d)对式(16.51)中等号两边取对数,令,我们用来替代进行迭代,以避免下溢问题。请证明,式(16.53)相应地变为了

请写出迭代更新算法,并编写程序实现仿真。在对进行指数运算来复原的过程中,如何避免下溢问题?

最终,请基于上述分析进行计算机仿真,完成实验报告。

习题16.3图16.12中给出了:骑马行为过程中的12张采样图像,请尝试设计一个实验仿真系统,实现下面的功能:

(a)根据图16.12中的图像帧,通过随机采样的方法,来生成一段视频(例如包含1000张视频帧)。

(b)调整随机采样过程中的参数,生成多段视频;然后,分析生成的视频和(采样过程中的)参数设定之间的关系。

(c)选择一些较为合理的视频,用隐Markov模型进行状态估计。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分析报告。

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可以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在算法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参考附录A.5中介绍的一些方法。

习题16.4针对单个学生的小型教学辅助设备和机器人教师之间有什么区别?请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和讨论,建立一个关于“机器人教师”的原型系统。首先,设计系统整体架构和各个功能模块;然后,针对一些教学场景,设计出“机器人教师”的应该有的功能效果;最后,根据上述功能需求进行文献调研,找到一些目前还没有实现的功能效果,开展深入研究,探索实现这些功能效果的技术和方法。请根据小组的调研和分析结果,完成研究报告

【注释】

[1]参见:张源,基于机器视觉的学生专注度智能检测研究,中山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2]附录A.1中给出了YOLO目标检测算法的详细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