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聚氨酯软凹模拉深——用软凹模代替金属凹模的优势

聚氨酯软凹模拉深——用软凹模代替金属凹模的优势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4-75 聚氨酯凸模1—凹模 2—容框 3—排气孔 4—聚氨酯凸模2.软凹模拉深用液体压力或橡胶代替金属凹模的软凹模拉深具有理想的拉深条件,其优点在于:1)拉深过程中,软凹模以很大的压力将板料紧紧包覆于凸模上。4)拉深过程中,软凹模有侧向推动凹缘边缘向内流动的作用,这造成了有利于拉深变形的应力应变状态。

聚氨酯软凹模拉深——用软凹模代替金属凹模的优势

软模拉深是指用橡胶(包括聚氨酯橡胶)、液体

978-7-111-33319-7-Part02-477.jpg

图2-4-72 M、M′点位置与奥氏体钢合金度的关系

1—毛坯凸缘的有利加热温度 2—危险断面的冷却温度

M塑料变形时,不产生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最低温度

M′—连续冷却时,不变形,而开始形成马氏体的温度

或气体的压力代替刚性凸模或凹模对板料进行拉深。它又分为软凸模拉深和软凹模拉深,由于该法使模具简单化,特别在成批及小批生产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

1.软凸模拉深

用液体的压力代替金属凸模进行拉深。其变形过程如图2-4-73所示。液体拉深时典型的压力曲线如图2-4-74所示。

978-7-111-33319-7-Part02-478.jpg

图2-4-73 液体凸模拉深的变形过程

978-7-111-33319-7-Part02-479.jpg

图2-4-74 液体凸模拉深时的压力曲线

第一阶段:在液体压力作用下,平板毛坯的中间部分首先受两向拉应力作用产生胀形,其形状由平面变成半球形,压力增加很快。

第二阶段:当液体压力继续增大,径向拉应力达到足以使凸缘变形区产生拉深变形时,材料逐渐进入凹模,并形成筒壁,压力趋于平缓。

第三阶段:在形成平底和小圆角的整形时,压力又急剧上升。

凸缘区材料产生拉深变形所需的液体压力为

978-7-111-33319-7-Part02-480.jpg

用液体凸模拉深时,由于液体与毛坯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毛坯的稳定性不好,容易偏斜,而且中间部分容易变薄,所以该法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但是,由于所用的模具简单,有时不用冲压设备也能进行拉深工作,所以它常用于大尺寸的或形状极为复杂零件的拉深。

软凸模拉深的另一种形式是采用容框式的聚氨酯凸模进行拉深(图2-4-75)。聚氨酯橡胶与钢制凹模的边缘部分在拉深过程中对毛坯施加压力,自然形成压边装置,起到防皱作用,故模具结构特别简单,拉出的零件边缘平整,壁厚均匀,对较浅的拉深件十分有效。

978-7-111-33319-7-Part02-481.jpg

图2-4-75 聚氨酯凸模

1—凹模 2—容框 3—排气孔 4—聚氨酯凸模

2.软凹模拉深

用液体压力或橡胶代替金属凹模的软凹模拉深具有理想的拉深条件,其优点在于:

1)拉深过程中,软凹模以很大的压力将板料紧紧包覆于凸模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零件的成形准确度,而且危险断面不断转移(由凸模圆角与筒壁相切处逐渐转移到凹模圆角与筒壁相切处),使传力区抗拉强度提高;并且由于增加了凸模与板料间的有利摩擦力,可使拉出的零件壁厚均匀,变薄率大大减小。

2)可以减少板料与软凹模一侧的相对滑动,从而使有害摩擦力有相当程度地降低。

3)软凹模拉深时,凹模圆角半径rd不像刚性凹模那样固定不变,而是在拉深过程中由大变小,在变形初始阶段产生峰值压力时,具有大的rd是有利的,它可降低材料通过凹模圆角半径时的弯曲变形阻力。

4)拉深过程中,软凹模有侧向推动凹缘边缘向内流动的作用,这造成了有利于拉深变形的应力应变状态。

常用的软凹模拉深方法有四种:

(1)液体凹模拉深 如图2-4-76所示,拉深时高压液体使板材紧贴凸模成形,并在凹模与毛坯表面之间挤出,产生强制润滑,也称强制润滑拉深。它与液体凸模拉深相比,其优点是:材料变形阻力小,零件底部不易变薄,毛坯定位较为容易等。

978-7-111-33319-7-Part02-482.jpg

图2-4-76 液体凹模拉深示意图

1—溢流阀 2—凹模 3—毛坯 4—模座 5—凸模 6—润滑油

液体凹模拉深时,液压与拉深件的形状、变形程度和材料性能等有关。表2-4-85列出了由试验得出的所需最高液压力。

表2-4-85 几种材料所需最高液体压力

978-7-111-33319-7-Part02-483.jpg

注:拉深系数m=0.4。

(2)橡胶凹模拉深 橡胶凹模结构如图2-4-77所示。橡胶装在上模的容框内,凸模可根据工件的形状进行更换,拉深开始时毛坯被压边圈和橡胶压紧,拉深后压边圈起顶件器作用,将工件从凸模上卸下。橡胶拉深常在液压机上进行。

978-7-111-33319-7-Part02-484.jpg(www.xing528.com)

图2-4-77 橡胶凹模拉深

1—容框 2—橡胶 3—压边圈 4—凸模座 5—缓冲器顶杆 6—凸模

所需橡胶的单位压力随拉深系数和毛坯相对厚度的大小而异。表2-4-86所列为拉深硬铝时橡胶的单位压力。

表2-4-86 拉深硬铝时橡胶的最大单位压力 (单位:MPa)

978-7-111-33319-7-Part02-485.jpg

表2-4-87所列为橡胶压力为40MPa、凸模圆角半径rp=4t的情况下,圆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和拉深深度。

表2-4-87 橡胶极限拉深圆筒形件的拉深系数和拉深深度

978-7-111-33319-7-Part02-486.jpg

注:D—毛坯直径;d1—拉深直径;t—料厚。

在用橡胶拉深矩形或方形盒件时,其角部的最小圆角半径推荐值:

盒件高度h≤100mm时,最小圆角半径r=0.25bb—盒形件宽度)

h=100~125mm时,r=0.20b

h=125~150mm时,r=0.17b

橡胶拉深圆筒形件时凸模最小圆角半径列于表2-4-88。

表2-4-88 橡胶拉深圆筒形件时凸模最小圆角半径(橡胶单位压力为40MPa)

978-7-111-33319-7-Part02-487.jpg

注:d1t同表2-4-87。

(3)聚氨酯凹模拉深 由于聚氨酯具有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磨性和易于机械加工等特性,已成为最理想的软模材料。聚氨酯凹模拉深的形式可以是型腔式(图2-4-78),也可以是容框式(图2-4-79)。

978-7-111-33319-7-Part02-488.jpg

图2-4-78 型腔式凹模

1—顶件器 2—凸模 3—橡胶 4—压边圈 5—聚氨酯凹模

978-7-111-33319-7-Part02-489.jpg

图2-4-79 容框式凹模

1—活塞 2—溢流阀 3—液压缸 4—凸模 5—压边圈 6—容框 7—层状聚氨酯

聚氨酯硬度选择很重要,对于型腔式凹模采用硬度很高的聚氨酯(硬度约为邵氏90A),而对于容框式凹模宜采用较软的聚氨酯(以邵氏80A为宜)。

(4)橡胶液囊凹模拉深 这种方法由专用设备上的橡胶液囊作为凹模,为一橡胶容框内充液体的橡胶囊。凸模与压边圈为专用的、刚性的,其工作过程如图2-4-80所示。将平板毛坯1置于刚性压边圈2上,弹性凹模4下行,使毛坯与橡胶垫5接触。然后凹模继续下降,迫使压边圈向下运动,凸模3即将毛坯拉入凹模腔内逐渐拉深出工件。

拉深过程中,液囊内的单位压力p是变化的,并要求可以控制调节。

单位压力p的变化范围随拉深件的形状、变形程度和材料性质而不同。表2-4-89所列数据为拉深不同材料、不同拉深系数的筒形件时,单位压力的变化范围。拉深比较复杂的零件,例如盒形、锥形、球形、底部或凸缘有凹陷的零件以及非对称件等,所需最大单位压力会更大。

现将以上几种拉深方法所能达到的极限拉深系数列表比较如下,见表2-4-90。

978-7-111-33319-7-Part02-490.jpg

图2-4-80 橡胶液囊凹模拉深过程

a)原始位置 b)拉深进行中 c)拉深完,压边圈上升,推出工件

1—毛坯 2—压边圈 3—凸模 4—液囊弹性凹模 5—橡胶垫

表2-4-89 单位压力p的变化范围(加工板厚t=1mm) (单位:MPa)

978-7-111-33319-7-Part02-491.jpg

表2-4-90 不同拉深方法的极限拉深系数

978-7-111-33319-7-Part02-492.jpg

① 表列数据为试验值,其余均为生产推荐使用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