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纺织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我国纺织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系统集成难、重复建设严重、企业的信息系统包括很多子系统,由于企业各个系统建立不同时,企业的信息化没有统一的规划,导致企业的各个子系统不兼容,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造成所谓的“信息孤岛”问题。纺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早,很多早期的系统建设没有考虑到以后的其他系统的相接问题,信息孤岛现象尤其严重。

我国纺织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纺织行业的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就目前来看,国有大型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多,而且应用基础较好,外资、合资企业应用状况优于国有企业,服装、针织、家用纺织品企业多是小型企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除少数上市公司和企业集团之外,大多数企业信息化投资在100~200万元,一般不超过500万元。纺织企业的市场将从中心城市转向纺织服装业发展快的地区。浙江、江苏、广东等需求相对集中,投资立项积极中西部地区近期有需求增加趋势,京、津、沪等大城市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应用项目大多集中在少数改组后的企业。电子信息技术在纺织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MIS、ERP、CAD、自动控制与监测、MRPⅡ等内容,绝大多数与企业信息系统密切相关。其中,近一半处于单项管理水平,如财务、库存、工资管理等。但在实施MIS的企业中,也有一部分只是单项管理的组合,没有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以此为代表的管理系统仍将占50%以上市场份额。纺织专用CAD已经获得较好的推广,如服装CAD推广达到1700多套。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棉纺企业信息化工作进展较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工作的意义不完全了解,对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当前很多企业仍停留在粗犷式的管理方法之中,在生产和销售上存在极大的盲目性。由于当今市场多变、产品需求多样,如果对需求信息掌握不足很容易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造成大量产品的库存积压。这不但影响了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更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恶性循环长此下去必将使企业陷入困境。

因此,对市场、计划、生产、库存和销售的合理调配已成为当今企业升级改造的当务之急。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通过信息化改变企业的落后管理面貌,通过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这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2)信息化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纺织行业信息化起步较早,然而由于90年代末全行业的亏损,使得以前的信息化工作中断,企业信息化人才流失。很多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还停在计算机打字、财务统计、报表等简单的工作上面。另有些企业也只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纺织服装设计、发送电子邮件、上网浏览等一些初级阶段。大多数纺织企业由于受到经营条件、管理理念、员工素质、资金条件等条件的制约,难以真正建立完整的企业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资源进行管理的很少。系统集成难、重复建设严重、企业的信息系统包括很多子系统,由于企业各个系统建立不同时,企业的信息化没有统一的规划,导致企业的各个子系统不兼容,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造成所谓的“信息孤岛”问题。纺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早,很多早期的系统建设没有考虑到以后的其他系统的相接问题,信息孤岛现象尤其严重。

(3)系统集成难、重复建设严重。企业的信息系统包括很多子系统,由于企业各个系统建立不同时,企业的信息化没有统一的规划,导致企业的各个子系统不兼容,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造成所谓的“信息孤岛”问题。纺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早,很多早期的系统建设没有考虑到以后与其他系统的相接问题,信息孤岛现象尤其严重。

(4)信息孤岛。虽然很多企业都进行了基本的ERP应用,但是由于技术等客观原因,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其进销存、财务、CAD/CAM软件都来自不同的公司,遵循着不同的技术规范,而大多企业都没有进行更为重要的子系统整合,大大限制了信息系统的应用。

(5)信息化利用层次比较低。由于缺乏整合和后续开发,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应用层次比较低,很多为办公自动化和业务电子化;虽然很多企业利用POS(Point of Sales)系统收集了一些实时数据,但是对于利用实时数据实现更为重要的预测、计划、补货等功能,很多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6)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缺乏。虽然多年的信息化过程培养了很多信息化从业人员,但是由于纺织服装业的特殊性,既懂得纺织服装企业的业务管理又懂得信息技术的技术人员还是比较少。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严重阻碍了纺织服装企业特别是需求急迫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甚至人员的流失和缺乏造成了很多信息系统实施的失败。

(7)缺乏适合纺织服装业特点的行业化产品。虽然有很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成功案例,但是大多企业自身特色比较强,而通用性和可推广性比较差;而很多国外行业软件虽然先进成熟,但是一方面软件昂贵实施成本高,另一方面很多特点不能适用我国企业的自身特点。相对于国外公司,我国的很多纺织服装企业规模比较小,虽然对于信息系统的需求比较高,但是对于价格的承受能力还比较差。然而我国的中小服装企业数目众多,总体上看其市场颇为庞大,信息系统开发商应该在行业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尽快开发适合我国企业特点的行业版本,更为高效的在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推行信息化。(www.xing528.com)

(8)基础工作不够扎实。纺织服装行业涉及的环节和主体特别多,从纺纱、印染、织布、后整理、成衣、配送到最终零售,形态发生多次变化,管理难度比较大。信息化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包括产品条形码、单据编码不规范,数据的准确、及时、完整性不是太好等。虽然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却也是一件吃力却难有显赫成果的事情,所以往往没有相关部门或责任人来持续抓好落实此事,终将是一大隐患。服装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模式、产业流程模式落后,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软件、管理系统软件有较大的差距。

(9)信息化投资重硬轻软。有人在对众多实施信息计划的公司进行研究后,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悖论:大多数企业相信信息能力的主要动因来源于技术;事实上,这些动因在本质上是非技术的,即麦凯恩悖论。大多数企业在发展客户、经营和财务信息能力时,将主要资金不均衡地投入技术部分而不是非技术部分,而实际上,正是这些能力的非技术因素决定了一个企业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因素包括:员工应用信息的能力、实现信息有效配置的程序、组织结构以及对各职能部门有效使用信息的奖赏、长期利用和体现这种价值的信息文化、充分理解这一作用并支持投资的领导艺术、与价值和准确性相关的信息本身等。表3-1传统投资与能力决定因素以百分比的形式显示了企业过去在客户信息能力方面的投资与实际决定客户信息能力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表3-1 传统投资与能力决定因素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观念比较传统,重概念轻实效、重建设轻维护、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重电子轻业务等错误观念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我们信息技术的成效。其实,不应该把目光全聚焦在到底买多少机器、到底建多少网络,而是应该全面考虑想达到什么目标、提升哪方面的能力、改善什么东西,然后才决定投资。

(10)应用深度不够。系统不集成、信息孤岛的事情暂且不说,很多企业的销售、采购、入库、出库、库存数据都有了,但还没有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像哈佛商业评论编辑Hal Varian指出的那样:“卡尔说IT正在商品化、不再提供竞争优势,这一点他是对的。但知道如何有效使用IT还是一种非常稀缺的技能。”“提供竞争优势的不是IT本身,而是那些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它的人。”“公司在花成千上万的钱在数据存储和获取客户交易数据上,但一大堆数据就躺在那儿、没有经过分析、没有使用,但是,在那些训练有素的分析人员手上同样的数据却能产生巨大的回报!”

这是一个数据丰富的时代,但同时是一个知识贫乏的时代!现在中国大多数企业没有人去分析如何应用已有的数据来决策,来提高要货满足率、降低库存、如何优化流程更好地为顾客服务等,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宣传推广普及不到位的问题,有企业本身对这方面知识的欠缺或粗放式操作习惯的问题,有软件企业本身对经营管理理解不深刻、对客户培训知识转移不到位的问题等等。也正因为没有充分利用信息系统中数据来决策,数据的准确、及时、完整性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大量实践证明,数据的准确、及时、完整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也许是因为IT还太年轻,还没有能够充分展示其魅力,虽然美国宣称50年代就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但真正意义上IT发挥价值是在90年代之后。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布尔佛森(Erik Brynjolfsson)、宾州大学教授希特(Lorin Hitt)研究表明,企业对于科技的投资,最大的报酬要在五到七年后才会出现。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系统管理学教授托马斯·H·达文波特要把“过去的40年,更确切地描述为‘数据时代’,而不是‘信息时代’”“将数据转化为某种更有用的东西,需要相当多的人力投入和智慧,但大多数组织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拥有一个数据库或数据挖掘系统,与拥有其他技术一样,是必要的,但对于高质量的信息和知识而言,则是不够的”。这一点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信息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我们应更注重、加强信息分析,而不是只停留在现阶段的数据采集和存储上。

纺织企业要想实现全面的信息化就必须克服自身的困难,从实际情况出发,走适合其发展特点的信息化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