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面加工方案分析

平面加工方案分析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面加工方案的选择,除根据平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外,还应考虑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材料的性能和热处理要求以及生产批量等。此方案适于封闭的内平面加工。

平面加工方案分析

平面加工方案的选择,除根据平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外,还应考虑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材料的性能和热处理要求以及生产批量等。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1.低精度平面的加工

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各种零件(淬火钢零件除外)的平面,经粗刨、粗铣、粗车等即可达到要求。

2.中等精度平面的加工

对于表面质量要求中等的非淬火钢件、铸铁件,视工件平面尺寸不同,有以下几种方案:

(1)粗刨—精刨。此方案适于加工窄长平面。

(2)粗铣—精铣。此方案适于加工宽大平面。

(3)粗车—精车。此方案适于加工回转体轴、套、盘、环等类零件的端面。此外,大型盘类零件的端面,一般较宜在立式车床上加工。

(4)粗插—精插。此方案适于封闭的内平面加工。

上述各种加工方案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6.3~1.6μm。

3.高精度平面的加工(www.xing528.com)

视工件材料和平面尺寸不同,有以下5种方案:

(1)粗刨—精刨—宽刃精刨(代刮研)。此方案适于加工未淬火钢件、铸铁件、有色金属等材料的窄长平面。

(2)粗铣—精铣—高速精铣。此方案适于加工未淬火钢件、铸铁件、有色金属等材料的宽平面。

(3)粗铣(粗刨)—精铣(精刨)—磨削。此方案适于加工淬火钢和非淬火钢件、铸铁件的各种平面。

(4)粗车—精车—磨削。此方案适于加工回转体零件的台肩平面。其较小台肩平面采用普通外圆磨床加工;较大台肩平面用行星磨加工。

(5)粗铣—拉削。此方案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除淬火钢以外的各种金属零件,不仅生产率很高,而且加工质量也较高。

上述各种加工方案的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于Ra0.8~0.2μm。

4.精密平面的加工

对于有更高精度要求的平面,可在磨削后分别采用研磨、抛光,也可在铣、刨后采用刮研,使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4~0.12μm。

常用的平面加工典型方案如图1-1所示。

应当指出,平面本身没有尺寸精度,图中的公差等级是指两平行平面之间距离尺寸的公差等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