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品质量不仅与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而且与社会效益紧密相关。内涵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技术的更新改造、管理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产品,扩大经济规模,才能保证经济效益持续稳定的增长,才能有效地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营利性经济组织。追求盈利,讲求经济效益是一种很自然正常的事情。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无或多少,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要取得经济效益,就必须通过销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收入,抵偿支出,取得盈利。这里,对企业具有决定性的环节是企业的商品是否卖得出去,即由商品到货币的环节。马克思称其为“惊险的跳跃”,并指出:“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能被顾客接受的前提条件是它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也就是产品的质量符合顾客的要求。否则,产品就会卖不出去,由商品到货币的转换就不能实现,企业预想获取的经济效益也就无法实现,以致企业的再生产过程被中断,甚至有可能破产倒闭。

产品质量上去了,就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增加生产。这样,单位产品成本也就可以降下来。在市场上,由于产品质量提高了,本企业的产品还可以按优质优价来出售,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营利。(www.xing528.com)

产品质量不仅与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而且与社会效益紧密相关。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都是以数量的增长幅度来表示的,但如果没有质量保证作基础,这种数量的增长也就失去实际效果。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这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关键。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内容,是指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就是从外延的粗放型向内涵的集约型转变。外延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追求数量的扩张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内涵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技术的更新改造、管理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显然,采取后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企业来说,就必须进行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产品,扩大经济规模,才能保证经济效益持续稳定的增长,才能有效地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