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热化事业的发展与热电联产经济效益的提升

热化事业的发展与热电联产经济效益的提升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这两方面原因节省燃料,即热电联产的经济效益,因热化而节煤,国家燃料的开采、运输费用相应减少。1959年开始自制中小型供热机组,促进了我国热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应在现有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各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使热化事业得到应有的发展。低碳经济给热电联产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的热化事业将对进一步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环境作出较大的贡献。

热化事业的发展与热电联产经济效益的提升

1.热化的优缺点

热化供热对国家既带来经济效益,也带来社会效益。

因热化用能合理,热化发电无冷源热损失而节煤,简称为联产(热化)发电节煤;热化集中供热采用大型高效率锅炉代替小型低效率锅炉,因供热集中,故热化相对热电分产节煤,简称为供热集中节煤。其节省燃料不仅表现在热电厂本身,而且也表现在地区的整个能量供应上。由于这两方面原因节省燃料,即热电联产的经济效益,因热化而节煤,国家燃料的开采、运输费用相应减少。城市的煤、灰运输量也减少,缓和了城市运输的紧张状况。大型高效锅炉代替分散小锅炉,减少了城市小锅炉房煤场、灰场所占用的土地,也节省了城市和工业供热小锅炉运行、维修、管理的人力和物力消耗。大锅炉也便于燃烧劣质燃料。

热电厂的大型高效锅炉采用高效率除尘设备和高烟囱,同时又因热电联产而节煤,使灰渣、烟尘和污水的排放量也减少,与分散小锅炉房供热比较,减轻了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城市人民的卫生条件,提高了热电联产的社会效益。

采用集中供热,取消了单家独户采暖小炉灶,改善了环境条件,也提高了供热质量和用热舒适性,为实现现代文明城市创造了条件。

热化是集中供热的好形式,也是合理使用能源供热和发电的一种好方法。根据“以热定电”的原则,实行热电联产是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热化也有一定的缺点,不能忽视。

热化的缺点如下:

(1)热电厂受供热半径所限,应建于热负荷集中地区的中心,因而选厂困难、供水条件可能差、燃料从远处运来而增加运输费,且征购土地和协调困难。

(2)热网投资占相当比重,故热电厂投资大。(www.xing528.com)

(3)热电厂建设周期长。

(4)热电厂补给水量大,使水处理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增加,同时影响了对外供热能力和热力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5)热电厂供热机组凝汽流发电的热经济性比代替凝汽机组(用以代替供热汽轮机凝汽流发电的纯凝汽式汽轮机组)发电热经济性差,有时还不如建区域锅炉房供热经济。

由此可见,发挥热化效益是有条件的,应该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论证来确定。

2.热化事业的发展

我国电力工业基础薄弱。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了一批中高参数热电厂,为我国热化奠定了基础。1959年开始自制中小型供热机组,促进了我国热化事业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热电厂的建设较缓慢,基本处于停止状态。到1980年底,全国部属供热机组装机容量为9200MW,占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10.7%,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节能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建成一批中高参数单机容量为25~100MW供热机组的热电厂和集中供热锅炉房,并改装单机容量为50~200MW高参数和超高参数热电厂,能自行设计制造建设单机容量为50~300MW凝汽式供暖机组。

目前,我国的热化事业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热化发电量所占比例还很小,供热机组的参数和容量在世界上都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因此,应在现有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各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使热化事业得到应有的发展。

低碳经济给热电联产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热电联产能大大降低碳排放。欧洲有关机构对热电联产的节能潜力的评估结果表明,仅热电联产一项技术可完成三分之一的欧盟减排任务,每年减少CO2排放1亿t。实践证明,热电联产(包括热电冷联产)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我国政府已将热电联产列为我国十大节能工程之一。在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条件下,发展热电联产更具有特殊意义。根据2008年的统计资料,我国供热机组总容量为11583万kW,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9.21%,占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14.61%,按当前热电联产装机规模初步估算,每年可减少SO2排放120万t,减少灰渣排放1470万t。我国的热化事业将对进一步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环境作出较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