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服装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

西方服装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服装史重点是从中世纪开始,其主角为生活在北欧的日耳曼人的祖先,所以古代日耳曼人的服装即成为西方服装史的出发点。米诺斯第一王朝时期,腰衣是克里特岛上男子的主要服装。与同时代其他国家、地区的民族服装相比,克里特人天才的裁剪技术创造出女性优美的服装造型,相对宽松的缠裹式服装,克里特女子服装可以说是古代西方服装最为时尚的款式。

西方服装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

(一)古代服装

西方服装所指的西方,主要是针对东方国家所言,专指西方的国家,而人们往往以西欧为主。西方服装史重点是从中世纪开始,其主角为生活在北欧的日耳曼人的祖先,所以古代日耳曼人的服装即成为西方服装史的出发点。

一般历史上所称的古代时期,自公元前3000~公元400年这段时间。在此漫长的年代里,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穿着其代表性的服装,这一时期的人们是以农耕畜牧业为主,受自然环境的条件影响很大。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人们自然而然对于天体(大自然)产生一种崇拜的心理,于是以太阳为中心,滋生崇拜的萌芽而产生一种神灵的抽象概念,这些在服装上也有所体现。经过发展,渐渐地服装也成为显示其穿着者的身份、阶级或不同群体、性别的表征。

1.古埃及服装

创造金字塔而著称于世的古代埃及,本名源于荷马史诗希腊语的“埃及托斯”,古埃及称自己的国家为“基米”。这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以武力征服了埃及,并建立第一王朝。在古埃及4000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31个王朝。为明了起见,通常把古埃及划分为五个时期。

(1)早王朝时期:第1~第2王朝(公元前3100~公元前2686年)。

(2)古王国时期:第3~第10王朝(公元前2686~公元前2160年)。

(3)中王国时期:第11~第17王朝(公元前2160~公元前1580年)。

(4)新王国时期:第18~第20王朝(公元前1580~公元前1085年)。

(5)后期埃及时代:第21~第31王朝(公元前1085~公元前332年)。

男性服装在古埃及前期非常简单,仅在大腿部围一块白亚麻布,于臀后扎紧再围一条斯干特短裙(Skent)。图4-6所示即为这一时期的服装,称之为“腰衣”。在古埃及,特权阶层的腰衣(图4-7)与平民的腰衣是不同的。

古埃及后期,18王朝的图麦斯二世是一位好战的统治者。他曾几次挥兵巴基斯坦、叙利亚,甚至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占领了所谓的“月形地带”,把这一富饶的地区掳夺到手,并且把在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运往埃及,用来刺激特权阶层及其周围的妇女。卡拉西利斯也就是这样传入了埃及(图4-8)。卡拉西利斯(Kalasiris)筒型衣是一种在女性束腰外衣和男性腰衣上穿用的外衣。

图4-6 古埃及男女服饰(取于壁画

苏美尔人的大围巾式服装也随着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交往而影响了埃及帝国时期的男女衣着样式。这种大围巾式又称为“缠身型”。苏美尔人的大围巾式是一块很长的布料包裹身体而成。埃及人发展了其缠裹的方式,并特别注重运用他们习惯的褶裥(所表现的明暗层次)来装饰服装。经过变化了的大围巾式带有了护臂的“衣袖”。其服装装饰得较为复杂,属当时复杂的缠裹样式。衣身上下繁多的褶裥所形成的丰富的立体层次和明暗效果,就是构成埃及服装魅力的重要手段(图4-9)。

图4-7 古埃及法老服饰

图4-8 穿卡拉西利斯的男女

图4-9 埃及男性、女性生活服装

2.爱琴文明中的克里特人服装

“克里特”这个在希腊史诗中被记载的海岛,在近一个世纪以来才被人们所熟悉。过去,很少有人想到在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会有一个早于希腊城邦制兴起之前的灿烂的文明。而这一文化起源于克里特岛,后来传播到希腊大陆的克里特——迈锡尼文化。这个文化中的染织与服装工艺异常突出,其成果被记录在了遗存的精美的克里特文明时期的王宫建筑、壁画、陶器及工艺品上面。

米诺斯第一王朝时期,腰衣是克里特岛上男子的主要服装。克里特的男子服饰简素而独特,和古埃及人一样,腰衣仍是克里特男子的主要样式。这些腰衣与埃及腰衣大小相同,其长至大腿中部,是一种经过缝合后包裹臀部和胯部的服装,左右腿不对称,左腿暴露较多。腰部是克里特人最重视的部位,对此部位一是加腰带进行装饰,另一是追求细腰美,以此体现出男子体形的健美,这正是他们热爱体育的一种表现。克里特岛人穿的腰衣与古埃及时代相比,主要差别有两点:一是腰衣面料僵硬,仿佛上过浆料;二是腰衣经过缝合后包裹臀部和胯部,而不是简单地围裹起来。

克里特妇女服装的典型式样是紧身上衣和钟形裙(图4-10),这是一种贵妇人式的装扮,秀美中不乏典雅,一条腰带把服装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使后背完全直立并裹住双臂,前胸袒露,这样的着装习俗一直流行于整个克里特的历史。下部是钟形的衣裙,有着宽大的下摆,有力地衬托出胸腰部的线条。到公元前1700~公元前1550年的米诺三代王朝中期,腰部轮廓更为苗条,扎着金属的腰带。在整个克里特的历史上,这种金属腰带都出现过,它的边缘通常打成卷边以防止摩擦、损伤人体,上部依然袒露。与同时代其他国家、地区的民族服装相比,克里特人天才的裁剪技术创造出女性优美的服装造型,相对宽松的缠裹式服装,克里特女子服装可以说是古代西方服装最为时尚的款式。同时也表现出她们对自然美和女性美的率真追求。

图4-10 克里特壁画贵妇所穿的袒领衣

这一时期有两件作品非常重要,一是米诺斯第一王朝中期的贵妇人小雕像,二是米诺斯第三王朝中期的持蛇女神像(图4-11)。

图4-11 克里特出土的持蛇女神像

3.古希腊服装

古希腊是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爱奥尼亚海、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西岸一带奴隶制城邦的总称。公元前3000~公元前1200年的爱琴文明属于希腊历史的黎明期(也称前希腊时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200年陆续从北方迁入的亚加亚人、爱奥尼亚人、伊奥利亚人和多利安人,他们占据了希腊诸岛,毁灭了高度发达的爱琴文化,于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分别建立了许多奴隶制城邦,并在黑海和地中海沿岸的许多地区建立了殖民地。公元前5世纪中叶~公元前4世纪中叶,希腊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达到鼎盛期。此后进入希腊化时代,公元前146年,希腊并入罗马版图。

图4-12 古希腊女子装束

公元前8世纪以前,古希腊人不太注重服装上的豪华与等级彰显,人们对于不同的服装相对没有尊贵和低贱的观念,即使有这种观念在当时也是极其淡薄。他们更加喜爱和重视的是运动和炫耀肌体的健美。在多种运动的比赛中,无论男、女,裸体参与是常见的现象。另外,古希腊的男女服装有时没有严格的区别,服装款式构成比较简单,常见的是用一块长方形的布料,不经任何裁剪,而是直接在人体上披挂、缠裹或系扎固定,塑造出一种多褶、悬垂、波浪、优美的服装形态(图4-12)。

古希腊女装以裙式上衣比较多见,这种裙式上衣是由一块布料制成的直筒状造型,它的长度从肩部到脚跟部,在双肩前后用一种装饰件(曲别针)进行固定。男装多见的款式是短上衣,它由两块长方形的布料在肩部及两侧缝合而成,在固定的过程中留出领口和袖窿。“爱奥尼亚式服装”在希腊奴隶制城邦的“荷马时期”出现,并在以后的希腊历史上一直被沿用下来。“爱奥尼亚式服装”的特征:用一块长方形的布料在肩上结扎而成,如果着装的人将两手臂平伸开来,那么从右手到左手可以全部用布围裹。这类款式使用了布料重叠组合的技术,将腰部收紧且集中折成许多褶皱。它采用薄且柔软的麻或麻与绢的纺织物,所以服装轻便。

(1)多利安式希顿(Doric Chiton):公元前6世纪之前的希腊居民多穿着“佩普罗斯”(Peplos),也可以称之为“多利安式希顿”。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毛织物,其长边为一个人伸平双臂后两肘之间距离的2倍,约为183厘米;短边为从颈口到腰线的长度。其穿着方法:先将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向外折,折的量等于从颈口到腰线的长度,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将身体包在对折的布料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上从后面提上两个布角,在前面用约10厘米的别针固定,多余布料自然地垂挂在身上,这样就形成优美的垂褶。

(2)爱奥尼亚式希顿(Ionic Chiton):爱奥尼亚式希顿原是小亚细亚西岸的爱奥尼亚地区人们穿着的日常服。最初是男子的衣服,后来男女共用。材料是薄麻织物、绉布或加工的其他褶皱布料。颜色以白色为主,还有绿色、咖啡色、金色、黄色等,其中黄色多见于女子的衣服。爱奥尼亚式希顿构成比较简单,展开时是一块长方形的布料。无论是多利安式希顿还是爱奥尼亚式希顿,系腰带都是创造优美造型的通用方法,它可以使服装的形态多变,并富有一定的节奏感。

(3)希玛纯(Himation)和克拉米斯(Chlamys):

①希玛纯:古希腊男女都可以穿着的一种披风。一般把希顿作为内衣,把希玛纯作为外衣理解,因为希玛纯是披在希顿外面。希玛纯没有固定的造型,大小种类也比较多,颜色一般多为白色。男性多将希玛纯直接披在人体上,后来才把它披在希顿外面。但大多数哲学家和学者们仍然保留着直接在人体上直接披希玛纯的传统习惯,并以此为荣。

克莱米斯:比希玛纯小的一种斗篷,可以单独穿用,也可以穿着在希顿外面。克拉米斯是年轻人十分喜欢在室外穿用的服装。克拉米斯最初是骑士们使用的,后来用于士兵和旅行者。

古希腊人非常注重发型,他们没有戴帽子的习惯。女性很少出入公共场合,所以相比较之下女性更注重和关心自己的发型(图4-13)。

古希腊的鞋子是木底或皮革底的凉鞋,人们在室内一般都是赤脚,只有外出时才穿鞋子,下等人和奴隶在室外仍是光脚。

4.古罗马服装

古罗马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曾经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其霸业令后人惊叹,它创造的辉煌艺术流传后世。约在公元1000年,有一族伊特鲁里亚人,由小亚细亚迁居于亚平宁半岛西部和梯伯河北部,尔后,他们便在意大利的历史上取得了很重要的地位。他们在公元前9~公元前3世纪所创造的文化,成为后来罗马文明的先导和主要成分。他们的文化,除受古代巴比伦的影响之外,又和希腊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很早就与希腊有贸易往来。从伊特鲁里亚古墓中发现的许多希腊彩陶器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图4-13 古希腊女子的发型

早期罗马文化受巴比伦和希腊文化影响较多,后来又在广泛吸收地中海周围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独自特点的罗马文化。其繁荣阶段是在罗马第一个正式皇帝奥古斯都(屋大维)统治时期。

古罗马服装大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前期的共和制时期和后期的帝政时期。

(1)托加(Toga):“托加”是拉丁语,意思是和平时期的服装。古罗马男子服装的代表就是托加,它也是古罗马人身份证。因为只有那些持有罗马市民权的人才可以穿用,也是区别穿着者所属及其社会地位的象征物。托加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托加源于伊特鲁里亚人的斗篷;另一种认为,托加源于古希腊的希玛纯。在罗马的初期,托加还只有希腊的克拉米斯那样大小,不分性别都可以穿用。随着穿法的变化,该款式逐渐变大。到共和制时期,托加已成为男子的服装,形状接近圆形,到帝政时期,托加已变成长达6米,宽2米的椭圆形,演变成一种礼服(图4-14)。

图4-14 古罗马男子装束

从公元前4世纪左右开始,古罗马兴起所谓的“希腊主义”思潮。罗马女性的服装在“希腊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逐渐希腊化,出现了模仿雅典女人的爱奥尼亚式希顿的“斯托拉”(Stola)和模仿希玛纯的外衣“帕拉”(Palla)。总的来说,古罗马的服装缺少新的突破,无论男装或女装,基本上沿袭了希腊的服装造型。但是,尽管他们在形式上比较相似,而所表现出来的整体造型和精神面貌还是具有特别之处。

(2)大围巾式服装(图4-15):古罗马大围巾式服装的缠裹程序不完全一样,有的很简单,用料也节省;有的则较为复杂,但成形后式样很优美。

图4-15 古罗马女大围巾式服装

简单的大围巾式服装是从右侧乳房开始缠身一周,通过右臂下方以后再缠一周,使布料在后背形成朝上的夹角,之后由左肩绕到身前,最后斜缠而下,与布料的开始一端打成扣结固定下来。这样,布料覆盖了左肩和右臂,使右臂及右侧上胸部袒露在外。

复杂的大围巾式服装则在复杂的缠绕之中体现了一定的艺术性。将布料仍然从右侧乳房开始向后缠绕,由左臂下方折回,使布料两端在胸前中央结合,同印度的缠裹装束一样,上端边缘结成紧凑的一组褶皱,再用饰针或者不易看见的小皮带系牢。这时,布料仍在左臂下方,沿后背缠绕身体一周,接着向右肩拉紧,至此,形成时髦的褶皱而固定下来。在腰部下方,将布料再翻倒起来,让其饰边露在外面,贴近胸前,然后将衣服饰边绕过颈项,再通过左肩,与开始的一端接合,这两端同时系紧在胸前左侧。

(二)中世纪服装

历史上一般把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在服装史上分成西欧与东欧两大地区。从时间上西欧又分成文化黑暗期(公元5~10世纪)、罗马式时期(公元11~12世纪)、哥特式(Gothic,法语称Gothique)时期(公元13~15世纪)三个历史阶段。

1.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拜占庭服装

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usius Ⅰ)逝世之后,帝国内部矛盾急剧加大,并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长子阿卡第得到东部,次子和诺尚获得西部,从此形成东西罗马对立的局面。但西罗马帝国由于北欧日耳曼人的入侵,不久即于476年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不仅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的消灭,而且是古代奴隶制度的崩溃。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封建农奴制度代替了奴隶制度。从此揭开了阶级社会发展的新的一页——中世纪的历史。

与此相反,东罗马帝国以拜占庭为首都,很快发展起来,并且使人们看到独具特点的拜占庭文化。服装即是这一独特文化的组成部分。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把罗马帝国的首都迁于拜占庭(古希腊的殖民地),并把这一地区改名为君士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从地理位置看,这一地区不仅是连接东方和西方、地中海和黑海的要地,而更重要的它还是当时欧亚两洲大陆的中心。所以,中世纪的拜占庭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重要贸易和交通中心,又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历史上有名的文化中心。

东罗马的领地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爱琴海、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另外,还包括黑海北岸地区。因此,对于拜占庭来说,辽阔的疆域不仅确保了物质的丰富性,而且也带来了人种的复杂性。但是,丰富的物产与复杂的民族,反过来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在拜占庭1000年的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是贾斯帝尼安王朝时期,即公元529~569年。当时,拜占庭已经成为世界服装流行的中心。通过来拜占庭朝贡的西欧贵族,把拜占庭的服装式样慢慢地向西传播。此时的西欧,正处于封建制度刚刚兴起的时期,生活水平还很低下。因而拜占庭先进的生活方式和服装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新鲜的。公元6世纪,拜占庭服装的特点是使用绢纺物、刺绣技术以及以在经线上选用麻、纬线上染上纹样的羊毛缀织的平纹织物。由于当时宗教盛行,教会势力强大。因此,在这些纺织品的图案和色彩上有许多与宗教有关的寓意,比如圆被认为是天穹的象征;羊是基督教的象征;鸽子象征着伟大的精神;十字形是基督教信仰的表白等。另外,白为纯洁、青为神圣、红是神的爱、紫表现威严、绿赞美青春等(图4-16)。

拜占庭文化在中世纪很发达,以罗马文化为基础,又掺杂了浓厚的东方色彩,服装也有其特点。其特质在于精细优雅的希腊式样,加上东方的神秘色彩,可从服装上表现出光与色的变化,而且丝织物极为发达,无论在形式上还是表面上,都增添不少华美神秘之感。服装上体现出古代罗马、日耳曼、拜占庭等各要素的结合,表现为显露的自然曲线和优雅变化的袖子和合身的裁剪方法,同时爱好鲜明的色彩。

图4-16 拜占庭贵族服装

早期哥特式的风格方式仍然保留前代的形式,但是裁剪方法多少有所差异,表现出奢侈的倾向,14世纪则表现出对比的形态,为开口很大的暴露服式;15世纪以后,更加奢侈华丽,服装上也表现出类似当时的建筑式样,强调垂直成尖锐的形态,男装与女装的设计装饰成对比的形式,这就是哥特时期的主要特征。

图4-17 11~13世纪宗教战争中的骑士和军人

中世纪服装文化的特征与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即基督教的影响非常强烈。自从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被定为国教以来,在东罗马帝国顺利流传,于公元9世纪前后也普及于日耳曼民族。基督教是神教,它认为人是神创造的,神是唯一的、绝对的存在,人应爱神,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爱被放在次要位置,甚至成为与对神的爱相矛盾的对立物而被克制,由于基督教的影响,中世纪的社会推行禁欲主义道德观。

2.11 ~13世纪宗教战争时期的服装

西欧的地方割据性封建制度,在经过10世纪以后,由于人口的膨胀,陷于僵局。恰值此时,圣地耶路撒冷被回教徒的土耳其人占领。为了夺回这一圣地,欧洲的骑士们,从11~13世纪,前后发动了8次远征,这些战争中的参战士兵在左肩上披有红色“十”字形图案(图4-17)。

这次战争带有宗教性质。虽然教会宣布这一远征目的是夺回巴勒斯坦和在耶路撒冷的“主的坟墓”,但实则是西欧封建社会各阶级集团利用宗教名义发动的侵略性远征。

这次战争客观上促进地中海交通的发展,活跃了与东方的贸易,帮助欧洲人认识东方的工农业技术,吸收东方纺织业和冶金业的生产方法,也使南部法国和意大利港商们富裕起来。这一时期,西欧的服装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展现了这个时代的风貌。

3.哥特式时代——西欧筒型服装

从12世纪中期开始,欧洲进入中世纪的第二大国际性时代即——哥特式时代。所谓哥特式,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时期意大利人对中世纪建筑等美术样式的贬称,含有“野蛮的”的意思,语源来自日耳曼的哥特族(Goth)。这是一种发端于北法兰西,普及于整个欧洲的国际性艺术样式,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文学等所有文化现象。在某些地区一直持续到16世纪末期。哥特式由罗马式发展而来,就建筑样式而言,一反罗马式建筑那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顶,广泛采用线条轻快的尖形拱顶,造型挺秀的尖塔,修长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垂直线和锐角的强调是其特征,反映了基督教盛行时代的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风貌。

哥特时期,特别在鞋的处理上,鞋前端造型极尖。哥特艺术是对中世纪人们生活感情的忠实反映,正如尖尖的鞋子、高耸的帽子、服装边饰的锯齿纹,这些锐角形的表现都充分体现出了尖顶的哥特式建筑对服饰的影响(图4-18、图4-19)。

图4-18 14世纪公主与贵夫人服装(www.xing528.com)

图4-19 15世纪上半叶西欧宫廷服装

(三)近世纪服装

西方服装史上的近世纪,一般是指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路易王朝结束这一历史阶段,即从15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

近世纪的服装从艺术风格上分为三个阶段:

(1)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

(2)巴洛克时期——17世纪,以法国为中心。

(3)洛可可时期——18世纪,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为止,以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世统治下的王朝宫廷服装为主。

1.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

在欧洲,天主教会几乎垄断了社会的全部知识教育,严重地束缚着社会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创造力,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首先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展开反对教会的精神统治和封建神学的斗争。从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由意大利首先迸发出一股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潮流,然后发展到整个欧洲。许多知识分子从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冲击着封建教会的束缚,试图建立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他们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考察一切,强调发展个性、反对神权。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的繁荣,以及洛可可时期服饰走向女性化的纤弱感,都与前者人文主义的影响息息相关。

图4-20 文艺复兴时期宫廷服装

图4-21 文艺复兴时期背心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反对宗教对人的束缚。中世纪把人的形体层层掩盖的服装,在人文主义的光辉下黯然失色,人们开始通过服装表现人体的形态美、曲线美,开始全新的窄衣时代。禁欲主义的桎梏被打破,人性的本能在极度压抑下猛然地迸发出来,表现男女性别差异的服装成为流行。男子下衣紧裹肢体,上衣宽大雄伟,突出阳刚之美。女子则强调细腰丰乳与肥臀,上衣袒胸低领,下衣裙呈倒扣的钟式造型,尽显女性风流。人们还从神权的阴影中走出,表现人的高贵与尊严。在纺织业日趋发展,交通不断发达的时代,衣料有了更多的选择,各种丝绸、织锦、印花棉布、毛料、皮革以及精美的装饰品,都涌现市场,运用于服装之中。人们想以精美的服饰来提高人的尊严和价值。由于上下分开的衣裤或衣裙组合代替了包裹全身的宽大衣袍,服装的裁剪方法也出现变化,运用三维立体的裁剪法来表现人体的美和性别的差异。文艺复兴对服装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它把服装的本质发掘出来并予以美化和世俗化,也有消极的一面,部分服装忽略了使用功能,而盲目追求其视觉享受,为后来西方服装中的夸张形式铺垫了道路(图4-20、图4-21)。

2.巴洛克时期的服装

“巴洛克”意为不合常规的,特指各种外形有瑕疵的珍珠。最初是一种艺术批评用语,指那些违反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做法。到19世纪末才用来表示17世纪出现的气势雄伟、生气勃勃、富有动感、注重光和色彩效果的艺术形式。在服装史上,也把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这一个世纪间服装文化的奇异变迁称作“巴洛克时期”。

17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期,王权和贵族、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君主势力、民众和资产阶级、代表旧宗教的天主教和代表革新派的新教之间,在这个世纪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王公贵族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和花园,举办大型的游园会、宴会,听音乐、观歌剧、赞助艺术创作,权贵们要么玩弄权术,搞政治阴谋,要么去追时髦的贵夫人,在这样一个男性社会中,必然出现新奇怪异的艺术风格,这就是巴洛克风格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图4-22 巴洛克男装

路易十四时代的男装变化最有特色,过去被用作军服的宽外衣“卡扎克”(Casaque),到17世纪60~70年代逐渐从背缝和两侧收腰,在两侧摆处取褶,使下摆向外张开,后背缝在底摆处开衩,以便于骑马。到17世纪80年代,这种衣长及膝的长外衣腰身更加合体,名称也改为“究斯特科尔”(Justaucorps),意为紧身合体的衣服。这就形成了19世纪中叶以前男装的基本造型,也是现代男西服的始祖。现在男西服的许多穿着讲究都可追溯到这种究斯特科尔上,如男西服的三件套形式就来自于这时的外衣(究斯特科尔)、中衣(贝斯特,Veste,这时是与外衣造型一样的长上衣,18世纪末变成无袖背心)和裤子(克尤罗特,Culotte,裤长及膝下的半截裤)的组合(图4-22)。

图4-23 巴洛克女装的腰部设计

17世纪后半叶的女装也以奇特的造型、华丽的缎带、蕾丝和刺绣装饰表现出巴洛克样式的特征。特别是为塑造理想的女性美,曾于16世纪流行过的紧身胸衣这时又一次回到女性身上,因此巴洛克时期的女装也以凸显女性纤细的腰部线条为明显特征(图4-23)。此外,从17世纪80年代起开始使用臀垫“巴斯尔”(Bustle),把后臀部膨大化,外裙被卷起来集中放在后臀部,然后从这里垂下来形成拖裾。这种巴斯尔样式在西洋服装史上共出现过三次,这是第一次,18世纪末和19世纪末又再次流行(图4-24)。

图4-24 巴洛克女装

3.洛可可时期的服装

历史进入18世纪,西欧各国资产阶级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势力逐渐增强,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18世纪中叶,产生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大大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进程。在文化艺术方面,法国仍是西欧的中心。在上流社会,出现了与国王主宰的宫廷相对的资产阶级的沙龙文化(Salon,即“会客室”“客厅”)。在这样的沙龙中,人们只追求现世的幸福和官能的享乐,这使人们的感觉异常敏锐,从而形成了与巴洛克那庄重豪华、拘泥虚礼的宫廷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这就是著名的“洛可可样式”。

洛可可一词源自法语Rocaille,意为小石头、小沙砾。其特点是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到处都是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C型、S型和涡旋状曲线纹饰蜿蜒反复,墙壁与天花板、家具的边角和接缝等分割线都巧妙地用纹饰隐蔽起来,尽量避免直线、直角的交叉和使用,并目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左右对称的模式,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与巴洛克样式那种洋溢着生气、庄重的量感和尊大感的男性风格相对,表现出一种纤弱柔和、艳丽典雅的女性风格。

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服装是以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而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的服装则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盛行于路易十五统治期间,因此也被称为“路易十五式”。洛可可式的服装文化从其发展过程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715~1730年从巴洛克向洛可可的过渡期,服装上一面残留着巴洛克的影子,一面向纤弱柔和的女性趣味发展;1730~1770年是洛可可服装文化的鼎盛期;1770~1790年是洛可可文化的衰落期,服装上出现许多转变迹象,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这时,各种新的服装杂志陆续出版发行,逐渐取代过去的“潘多拉盒子”,成为传播流行的重要媒体。到18世纪80年代,受新古典主义风潮和英国自然主义影响,英国质朴的时装传入法国,使进入穷途末路的洛可可样式为之一变。

洛可可时期的女装上又一次出现裙撑,这是继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裙撑之后第二次使用裙撑来使女装下半身膨大化的现象。这次的裙撑叫作“帕尼埃”(Panier,意为行李筐、背笼),其造型前后扁平,左右横宽,很像马驮东西时的背笼,故得名。历史上,裙撑总是与紧身胸衣同时使用,之所以要使裙子膨大化,就是出于使细腰显得更纤细的目的。而由于紧身胸衣的长期使用,女性躯干极度变形,这大大影响了女性的建康,甚至缩短了寿命。弱不禁风、娇滴滴的姿态成了这个时代女性美的标志(图4-25)。

图4-25 洛可可时期礼服

从形式上看,近世纪服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十分强调性别的区分,性差的夸张强调度极大,服装的视觉效果很明显地形成了性别对立。男子以上半身的体积感为中心相对变化,女子服装则以下半身的体积感为中心展开各种形式的变化。男子服装通过夸张的上身和紧瘦的下身之对比来表现男子粗犷、雄壮等男性特征;女子服装则通过上半身胸口的袒露和紧身胸衣的穿着效果与下半身膨大的裙子形成对比,突出了胸、腰、臀三位一体的女性特有的曲线美与性感特征。男子服装重心在上半身,这样就呈上重下轻的倒三角形的感觉,有威严、雄壮之感;女子服装的重心正好与男装的式样相反,重心在下半身,视觉效果为上轻下重的正三角形,有着一种静与稳的美。两种不同性别的服装性对立形式是从哥特式以来,西洋窄衣文化发展的重大成果,这种夸大形式的服装不仅与古代服装区别十分明显,而且也与东方的服装造型相去甚远。

(四)近代服装

服装史上所指的近代,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到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时期以法国为主。

近代的服装从艺术风格上分为5个阶段:

(1)新古典主义时期:1789~1825年。

(2)浪漫主义时期:1825~1850年。

(3)新洛可可时期:1850~1870年。

(4)巴斯尔时期:1870~1890年。

(5)S形时期:1890~1914年。

19世纪的产业革命使近代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由于各种科学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意识也随之而有所改变。1846年服装缝制机器的发明和1856年化学染料的发明,还有1884年人造丝的发明等,都推动了服装的快速发展和人们衣着观念的改变。这时,法国的成衣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巴黎的服装店大量开设,服装设计师也日趋活跃。

1.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

18世纪末,法国封建制度极端腐朽,顽固地阻碍各种改革,严重地束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在1789年爆发了推翻路易王朝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大革命后,经过数年的混乱,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国又进入第一帝政时代。拿破仑对内重整革命后的混乱局面,强化中央集权,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鼓励发展工商业,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对外加紧扩张和侵略。1814年,反法联军攻进巴黎,拿破仑帝政结束。第一帝政虽然从此结束,但帝政时代形成的服装样式,特别是女装样式,一直延续到19世纪20年代中期。

另外,自18世纪中叶起,由于意大利、希腊和小亚细亚地区古代遗址的发现、勘察和考古研究的兴起,引起人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这就出现了新古典主义思潮。这种思潮与英国的自然主义相呼应,对法国大革命后人们的思想、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影响很大。因此,在服装史上也把1789年到19世纪20年代中期这一段历史称作新古典主义时期。

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一夜之间改变了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形成的贵族生活方式,一扫路易宫廷的豪奢恶习和贵族特权,摒弃了繁复的人工装饰,过去那以绚烂的贵族男性时装为流行的主要角色的历史,与法国绝对主义王制的覆灭一起打上了休止符。从此以后,一直到现在,一提起“时装”(Mode)就单指女装的流行。总之,革命后的男女装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简朴和古典风尚。人们以健康、自然的古希腊服装文化为典范,追求古典的、自然的纯粹形态。特别是女装,造型极为简练朴素,与装饰过剩、矫揉造作的洛可可风格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时用一种白色细棉布制作衬裙式连衣裙,其造型特点是把腰线提高到乳房底下,胸部内侧做成兼有乳罩作用的护胸层,袖子很短,袖型多为泡泡袖,玉臂裸露,作为弥补,长及肘部以上的长手套登场。裙子很长,柔和、优美的垂褶自高腰身处一直垂到地上,而且这种长裙越来越长,以致使女士们行走时不得不用手提着裙子,这种优雅的姿态也是一种流行。

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他非常崇拜古罗马文化,为了尽快恢复国力,他采用鼓励奢华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复兴丝绸;另一方面,在着装上追求华美的贵族趣味,他让画家为自己设计礼服,不许上层女性在同一场合穿同样的衣服,这使法国宫廷掀起一股豪奢风潮,同时期的英国以及欧洲其他诸国都望尘莫及,只好盲目追随。但帝政时代的女装仍是高腰身的造型,从1804年起,裙长变短,一般长及地面,下摆开始变宽,并出现褶饰、飞边和蕾丝做的边饰,使用的面料也由薄形细棉布改为较厚的缎子等丝织物。这种样式在历史上称作“帝政样式”(Empire Style)。帝政末期,曾在大革命后一度摒弃的紧身胸衣又悄然回到女性身上,女装上的装饰越来越多。拿破仑失败后,随着旧贵族势力的东山再起,女装再次向华美的装饰过剩的重装方向发展,向浪漫主义时代过渡(图4-26)。

图4-26 新古典主义时期服装

2.浪漫主义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

拿破仑帝国覆灭后,一直到1830年法国的7月革命这段时间,以法国为首,欧洲所有国家的反动势力卷土重来,权力重新回到旧贵族手中。1814年回到王位上的路易十八于1824年逝世,极端反动的查理十世继位,在法国疯狂地推行封建专制政策。但历史的车轮不可逆转,反动的政治并没能阻挡以工商业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终于爆发了1830年的七月革命。七月革命使法国摆脱了世袭贵族的压迫,却又一次沦于以“钱袋子国王”路易·菲力普(Louis-Philippe de France)为代表的金融贵族的统治之下,最后导致1848年以推翻金融贵族,实现民主为目的的巴黎二月革命,粉碎了资产阶级保留君主立宪制的阴谋,成立了法国历史上的第二共和制。

在这种政治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梦想资本主义无限发展的资产阶级的浪漫主义和企图向贵族时代复辟的反动的浪漫主义混合在一起,形成这个时期独特的社会风潮。由于长期战争,法国财政极其匮乏,人们心底弥漫着一种不安情绪,因此,许多人缺乏上进心,反对古典主义和合理主义,逃避现实,憧憬富有诗意的空想世界,倾向于主观的情绪,强调感情的优越,以中世纪文化的复活为理想。这种思潮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在服装上都有明显表现。特别是女性,为了强调女性特征和教养,社交界的女士们怀里经常揣着药,手里拿着手绢斯文地擦拭眼泪或文雅地遮在嘴上,故作纤弱、婀娜的娇态,好像是久病未愈,弱不禁风。与之相应,女装也创造出一种充满幻想色彩的典雅气氛。甚至男装也受其影响,出现收细腰身的造型。因此,服装史上把1825~1850年这一段历史称作浪漫主义时代(图4-27)。

浪漫主义时代的风俗主要表现在非活动性的女装上,从1822年前后开始,女装的腰线逐渐自高腰身位置下降,于20年代中后期降到自然位置,在用紧身胸衣强调纤腰的同时,裙子又开始膨大化,名副其实地呈X型(图4-28)。

图4-27 浪漫主义时期晚礼服

图4-28 浪漫主义时期家居服

3.新洛可可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

1852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正式称帝,从此一直到1870年,法国进入近代史上的第二帝政时代。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政几乎摧毁了1848年二月革命的一切民主成果。这个政权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得到工商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的支持,也得到天主教势力的拥护。

由于这个时代又一次复兴18世纪的洛可可趣味,因此在服装史上把1850~1870年称作“新洛可可时期”。又因这个时期女装上最大限度地使用裙撑“克里诺林”(crinoline),所以,服装史上也称其为“克里诺林时代”。

另外,1858年,英国青年查尔斯·芙莱戴里克·沃斯(Charles Frederick Worth)在巴黎开设了以上流社会的贵夫人为对象的高级时装店(Haute Couture),以用活人模特向高级顾客发表设计新作等崭新的经营方式为时装界树起了一面指导流行的大旗,进一步带动和促进了法国的纺织业和服装业的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面大旗把全世界女人的目光集中于巴黎,进一步巩固了这个世界时装发源地的国际地位(图4-29)。

所谓新洛可可,主要表现在这个时期的女装上,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政一方面复辟第一帝政的风习,一方面推崇路易十六时代的华丽样式。当时,除了因生活所迫而劳作的下层妇女外,女性参加劳动是不被社会认可的,理想的上流女子是纤弱的、面色白皙的、小巧玲珑的、文雅可爱的供男性欣赏的“洋娃娃”。这种女性美的标准,使女装向束缚行动自由的方向发展,在女装上追求机能性简直不道德。裙子沿着浪漫主义时期出现的膨大化倾向继续向极端推进,新的裙撑“克里诺林”在这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初的裙撑是圆顶屋形的,1850年底,英国人发明了用鲸须、细铁丝或藤条做轮骨,用带子连接成的鸟笼子状的新型克里诺林。新型克里诺林由过去的圆顶屋形变成金字塔形,裙子越来越大。上面的装饰也越来越多。19世纪60年代末,又一次出现类似洛可可末期的波兰式女装,外裙被用带子卷起,形成几个大布团,接着向后臀部凸起的巴斯尔样式转变(图4-30、图4-31)。

图4-29 沃斯礼服设计

图4-30 新洛可可女士服装

图4-31 新洛可可礼服

4.巴斯尔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

1870年的普法战争敲响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丧钟,1870年9月2日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欧仁妮皇后逃往英国,豪奢的宫廷生活成为过去。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人民群众起来推翻了第二帝国,宣布成立共和国,这就是历史上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装界一度消沉,第二帝政时代那巨大的克里诺林(庞大繁琐的裙撑)被反省,便于生活的机能性受到重视,19世纪70年代初取掉了克里诺林,出现了合体的连衣裙式的普林塞斯·多莱斯(Princess Dress),为把长垂下来的长裙整理好后堆放在后臀部的服装形式,也有人认为是受当时发现的非洲西南的霍屯督族(Hottentot)女性凸起的臀部之影响,17世纪末、18世纪末出现过两次的臂垫——巴斯尔又一次复活,流行于19世纪70~80年代,因此,把这一历史时期称为巴斯尔时代。克拉巴特分为大的斯卡夫(Scarf),和小型的耐克塔(Necktie,领带),1890年耐克塔变成今天领带的形式,系扎方法固定下来,这种领带被称作“夫奥·印·汉德(Four in Hand,意为四头马车)”。男装、女装分化出市井服(逛街服)、运动服、社交服等在不同场合穿用的不同品种。女装除凸臀特征外,另一特色是托裾。紧身胸衣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强调“前凸后翘”的外形特征(图4-32)。

图4-32 巴斯尔时期服装

5.S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

所谓S型,是指紧身胸衣在前面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把腰勒细,把丰满的臀部自然地表现出来,从腰到下摆,裙子像小号似的自然张开,形成喇叭状波浪裙,从侧面看,挺胸收腹翘臀,宛如S型,故得名。艺术领域出现了否定传统造型样式的运动潮流即“新艺术运动”,其主要特征是流动的装饰性的曲线造型,S型、涡状、波状、藤蔓一样的非对称的自由流畅的连续曲线,目标是打破过去的传统,从历史样式中解放出来。男装仍是三件套形式,基莱(Gilet)有个小小的翻领,追求与上衣和裤子的同色、同质的统一美。庞塔龙(Pantalon),仍是宽松的长裤,1910年男装使用垫肩强调横宽,裤子在臀部较宽松肥大,裤口处收窄,呈倒三角形,但1914~1915年又流行宽裤口。衬衣和领带十分讲究。衬衣领有硬立领和翻领,硬立领前面有小折角。女装进入一个从古典样式向现代样式过渡的重要转换期。巴斯尔消失,外形变成纤细、优美、流畅的S型。1908年,女装向放松腰身的直线形转化,裙子开始离开地面,露出鞋。紧身胸衣在构成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一直到19世纪,少女穿紧身胸衣称为“科尔赛特(Corset)教育”。女装向S型转化时,紧身胸衣也随之变长,拼接布片的数量减少,臀部插入弹性布,上部越来越短,终于乳罩应运而生,紧身胸衣从此上下分离,科尔赛特变成只负责整理腰、腹、臀的内衣(图4-33、图4-34)。

图4-33 S型时期服装

图4-34 新艺术运动插画服装

(五)现代服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为了适应现代忙碌生活的需要,很少再使用大裙撑、腰垫等附加物制作服装,体积较大的服装式样逐渐消失,并趋向于简便、实用的样式。服装开始以适合身体的曲线并表现出人体自然的形态美。女性的生活圈子日益增大,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她们热衷于各种运动,因此女性服饰在保持女性特有的装饰特性和优美感觉之外,又配合男性的风格,所以出现了类似的套装和各种运动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改变了对服装的要求,因而服装的机能性大于装饰性,这更适合于女性参加男性的各种社交活动,服装的消费对象已不再是特权阶级的专利了,社会的整体穿衣需求进入了以成衣为主的工业化时代。

图4-35 现代服装

现代社会由于服装缝制机械、人造纤维、化学染料发明以及其他科学成果的发明与使用,促使了人们穿衣方式的极大改变,伴随着现代社会新思想、新思潮、政治变革、经济飞跃、文化融合与交流等因素,都使得服装的流行变化加速(图4-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