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的优化应用

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的优化应用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万家企业和公司加入了EAN·UCC系统,上千万种商品应用了条码标识。其次,虽然条码技术是EAN·UCC系统的主要数据载体技术,并已成为识别产品的主要手段,但条码技术存在如下缺点:1)条码是可视的数据载体。而条码只能识别制造商和产品类别,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商品。

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的优化应用

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应用的商品条码(Bar Code for Commodity)现在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商品条码为核心的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商务语言。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万家企业和公司加入了EAN·UCC系统,上千万种商品应用了条码标识。EAN·UCC系统在全球的推广加快了全球流通领域信息化、现代物流及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提升了整个供应链效率,为全球经济及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商品条码的编码体系是对每一种商品项目的惟一编码,信息编码的载体是条码,随着市场的发展,传统的商品条码逐渐显示出来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从EAN·UCC系统编码体系的角度来讲,主要以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体系为主。而GTIN体系是对一族产品和服务,即所谓的“贸易项目”,在买卖、运输、仓储、零售与贸易运输结算过程中提供的惟一标识。虽然GTIN标准在产品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却无法做到对单个商品的全球惟一标识。而新一代的EPC编码则因为编码容量的极度扩展,能够从根本上革命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次,虽然条码技术是EAN·UCC系统的主要数据载体技术,并已成为识别产品的主要手段,但条码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1)条码是可视的数据载体。阅读器必须“看见”条码才能读取它,必须将阅读器对准条码才有效。而无线电频率识别并不需要可视传输技术,RFID标签只要在阅读器的读取范围内就能进行数据识读。(www.xing528.com)

2)如果印有条码的横条被撕裂、污损或脱落,就无法扫描这些商品。而RFID标签只要与阅读器保持在合适的识读距离之内,就能进行数据识读。

3)现实生活中对某些商品进行惟一的标识越来越重要,如食品、危险品和贵重物品的追溯。而条码只能识别制造商和产品类别,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商品。牛奶纸盒上的条码到处都一样,辨别出哪盒牛奶超过有效期是不可能的。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射频技术的日趋成熟,EPC系统的产生为供应链提供了前所未有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