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诊断和排除5.6数控机床电气故障

诊断和排除5.6数控机床电气故障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行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时,相关人员要着眼于安全层面的种种因素。基本确定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的类型后,为下一步全面检查奠定了基础。在对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进行准确诊断之后,就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对故障进行逐一排除。详尽地描述此次故障出现的原因、排查诊断情况和维护修理情况。建立数控机床电气故障专题档案,目的是有利于情况相似及同类故障的检修维护工作的高效、有序、高质量开展。

诊断和排除5.6数控机床电气故障

本节主要介绍有关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方法。

在处理数控机床有关电气方面的故障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来分析解决问题:

1)坚持先静后动原则。进行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时,相关人员要着眼于安全层面的种种因素。首先,要从出现电气故障的机床外部入手,进行直观形式的检查。其次,在进行外部、表面的检查之后,对数控机床电气进行动态性检测及全面检验,争取实现高效的检修和故障排除。

2)坚持先软件后硬件原则。故障诊断与维修时,要充分利用其中的自控系统,开展有效的先期预诊断,并且及时、快速地确定数控机床电气软件系统及其特定的参数,为后期全面的检查奠定基础,也能够促进电气故障类型的高效确定。为了简化故障诊断流程、降低判断难度及提升维修效率,工作人员在故障没有排除的背景下,要对数控机床电气硬件设备进行有效、有序、科学、合理的检测。

3)坚持先公后专原则。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步骤,应该是首先检验公共模块,然后全方位检测公用的接地系统电源系统和PLC等公用基础设施和设备。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再分别检测各个分项和转向的电气系统,以便快速判断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的类型,为后续补救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奠定基础。

在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践中,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分为修理前的准备、现场维修工作过程、修理后填写维修档案三个步骤。

(1)维修前的准备

在对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之后,在展开相应的维修工作之前要进行一定的准备,主要包括技术准备,维修场地和维修工具的准备等。其中,维修工具主要包括万用表示波器笔记本电脑电工工具等。在做好这些准备的基础上,维修人员要对产生故障的设备及其图册资料进行充分的,详细的查阅和了解,争取能快速判断是否曾经产生过的故障,如果是则可以充分参考过去采用过的排查方法和维修方法,以提高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效率和质量。

(2)现场维修工作过程

在现场维修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流程:

1)现场调查。在这个环节中,操作人员要调动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充分了解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的现场环境,仔细观察机床外部是否出现过细微的异常变化。在确定不会出现严重危险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故障的重复演示进行故障成因的探索和定位

2)故障预先判定。在数控机床出现电气故障时,检修和维护人员要调动自身的专业技巧,充分结合数控机床的相关控制原理,判断出现的故障是属于强电还是弱电故障、是机械故障还是电气故障、是软故障还是硬故障等。基本确定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的类型后,为下一步全面检查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通过这个步骤,还能实现故障的模块范围定位,判断故障是位于CNC系统、位置检测或驱动器中的哪一个具体模块,以便进行大致的定位。

3)故障成因罗列。针对每个可能的原因,按检修原则逐一检测,实现故障线路或者软件、硬件的定位。诊断和检修人员要在对机床的硬件连接进行全方位检测的基础上,对信号逻辑等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故障排查。最终进行所有可能导致数控机床电气故障产生的原因的罗列,为下个步骤中的逐一试验、逐一排除奠定基础。

4)故障排除修复。在对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进行准确诊断之后,就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对故障进行逐一排除。在这个环节中,检修和维护人员既要重视本次故障的排除,还要及时记录下故障的类型和排除方法及检修经验,为下一次故障重复出现时的及时维修奠定基础。

5)在现场维修工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在人身安全方面,需要带电检修设备时,要仔细区分强电部分和弱电部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在检查进给伺服电动机时要防止电动机的突然运转;在检查伺服驱动器和变频器时,因其内部存在电容,在断电5min内不得用手触摸以防电击等。在设备安全方面,在信号追查过程中为确定某一部件是否正常,常采用在线路上加上正常情况的信号,检查后续线路的相应状态,但这无形之中忽略了许多的联锁环节,造成安全隐患;在带电检修中不能频繁地接通和断开电源模块的主回路电源,以免损坏其软启动电路。

(3)故障排查后填写维修档案

在完成故障排查及维修事项并经验收检查后,相关人员还要认真填写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维修档案。详尽地描述此次故障出现的原因、排查诊断情况和维护修理情况。建立数控机床电气故障专题档案,目的是有利于情况相似及同类故障的检修维护工作的高效、有序、高质量开展。

由于数控机床故障比较复杂,同时数控系统自诊断能力还不能对系统的所有部件进行测试,往往是一个报警号指示出众多的故障原因,使人难以入手。下面介绍维修人员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排除故障方法。

(1)直观检查法

直观检查法是维修人员根据对故障发生时的各种光、声、味等异常现象的观察,确定故障范围,可将故障范围缩小到一个模块或一块电路板上,然后再进行排除。一般包括:

1)询问。向故障现场人员仔细询问故障产生的过程、故障现象及故障后果等。

2)目视。总体查看机床各部分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各电控装置有无报警指示,局部查看有无保险烧断,元器件烧焦、开裂、电线电缆脱落,各操作元件位置正确与否等。

3)触摸。在整机断电条件下可以通过触摸各主要电路板的安装状况、各插头座的插接状况、各功率及信号导线的联接状况以及用手摸并轻摇元器件,尤其是大体积的阻容、半导体器件有无松动,以此可检查出一些断脚、虚焊、接触不良等故障。

4)通电。为了检查有无冒烟、打火、有无异常声音、气味以及触摸有无过热电动机和元件存在而通电,一旦发现立即断电分析。如果存在破坏性故障,必须排除后方可通电。

例5-1 一台数控加工中心在运行一段时间后,CRT显示器突然出现无显示故障,而机床还可继续运转,停机后再开又一切正常。观察发现,设备运转过程中,每当发生振动时故障就可能发生。初步判断是元件接触不良。当检查显示板时,CRT显示突然消失。检查发现有一晶振的两个引脚均虚焊松动。重新焊接后,故障消除。

(2)初始化复位法

一般情况下,由于瞬时故障引起的系统报警,可用硬件复位或开关系统电源依次来清除故障。若系统工作存贮区由于掉电、拔插线路板电池欠压造成混乱,则必须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清除,清除前应注意做好数据拷贝记录,若初始化后故障仍无法排除,则进行硬件诊断。

例5-2 一台数控车床当按下自动运行键,计算机拒不执行加工程序,也不显示故障自检提示,显示屏幕处于复位状态(只显示菜单)。有时手动、编辑功能正常,检查用户程序、各种参数完全正确;有时因记忆电池失效,更换记忆电池等,系统显示某一方向尺寸超量或各方向的尺寸都超量(显示尺寸超过机床实际能加工的最大尺寸或超过系统能够认可的最大尺寸)排除方法:采用初始化复位法使系统清零复位(一般要用特殊组合键或密码)。

(3)自诊断法。数控系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诊断功能,并能随时监视数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工作状态。利用自诊断功能,能显示出系统与主机之间的接口信息的状态,从而判断出故障发生在机械部分还是数控部分,并显示出故障的大体部位(故障代码)。

1)硬件报警指示是指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在内的各电气装置上的各种状态和故障指示灯,结合指示灯状态和相应的功能说明便可获知指示内容及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2)软件报警指示是指系统软件、PLC程序与加工程序中的故障通常都设有报警显示,依据显示的报警号对照相应的诊断说明手册便可获知可能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例5-3 一台数控铣床在对刀过程中,在手动方式下操作Z轴时发现Z轴停止不转,XY轴和主轴均能正常运转,观察控制面板上并无报警信息。打开控制柜发现Z轴伺服驱动器有报警信号,报警代码为23,查看伺服驱动器技术资料发现伺服驱动器故障原因是编码器通讯数据出错,该错误主要是噪声引起了一个错误数据,数据不能被发送到驱动器,即使编码电缆已连接,但通讯的数据有问题。根据技术资料上的应对措施检查编码器的电源电压不符合规定要求,经重新处理后故障排除。

(4)功能程序测试法

功能程序测试法是将数控系统的G、M、S、T、F功能用编程法编成一个功能试验程序,并存储在相应的介质上,如U盘等。在故障诊断时运行这个程序,测试与上述功能有关的硬件是否正常工作,以此可快速判定故障发生的可能起因。功能程序测试法常应用于以下场合:

1)机床加工造成废品而一时无法确定是编程操作不当还是数控系统故障引起。(www.xing528.com)

2)数控系统出现随机性故障,一时难以区别是外来干扰还是系统稳定性不好。

3)闲置时间较长的数控机床在投入使用前或对数控机床进行定期检修时。

例5-4 一台FANUC9系统的立式铣床在自动加工某一曲线零件时出现爬行现象,表面粗糙度极差。在运行测试程序时,直线、圆弧插补时皆无爬行,由此确定原因在编程方面。对加工程序仔细检查后发现该曲线由很多小段圆弧组成,而编程时又使用了正确定位外检查G61指令之故。将程序中的G61取消,改用G64后,爬行现象消除。

(5)备件替换法

用好的备件替换诊断出坏的线路板,即在分析出故障大致起因的情况下,维修人员可以利用备用的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芯片或元器件替换有疑点的部分,从而把故障范围缩小到印制线路板或芯片一级。并做相应的初始化起动,使机床迅速投入正常运转。对于现代数控的维修,越来越多的情况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诊断,然后用备件替换损坏模块,使系统正常工作。尽最大可能缩短故障停机时间,使用这种方法在操作时注意一定要在停电状态下进行,还要仔细检查线路板的版本、型号、各种标记、跨接是否相同,若不一致则不能更换。拆线时应做好标志和记录。一般不要轻易更换CPU板、存储器板及电池,否则有可能造成程序和机床参数的丢失,使故障扩大。

例5-5 一台采用西门子SINUMERIK SYSTEM 3系统的数控机床,其PLC采用S5-130W/B,一次发生故障时,通过NC系统PC功能输入的R参数,在加工中不起作用,不能更改加工程序中R参数的数值。通过对NC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现象的分析,认为PLC的主板有问题,与另一台机床的主板对换后,进一步确定为PLC主板的问题。经专业厂家维修,故障被排除。

(6)交叉换位法

当发现故障板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是故障板而又没有备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系统中相同或相兼容的两个板互换检查,例如两个坐标的指令板或伺服板的交换,从中判断故障板或故障部位。这种交叉换位法应特别注意,不仅要硬件接线的正确交换,还要将一系列相应的参数交换,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产生新的故障造成思维混乱,一定要事先考虑周全,设计好软,硬件交换方案,准确无误再行交换检查。

例5-6 一台数控车床出现X向进给正常, Z向进给出现振动、噪声大、精度差,采用手动和手摇脉冲进给时也如此。观察各驱动板指示灯亮度及其变化基本正常,疑是Z轴步进电动机及其引线开路或Z轴机械故障。遂将Z轴电动机引线换到X轴电动机上, X轴电动机运行正常,说明Z轴电动机引线正常,又将X轴电动机引线换到Z轴电动机上,故障依旧;可以断定是Z轴电动机故障或Z轴机械故障。测量电动机引线,发现一相开路。修复步进电动机,故障排除。

(7)参数检查法

系统参数是确定系统功能的依据,参数设定错误就可能造成系统的故障或某功能无效。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核对系统参数,参数一般存放在磁泡存储器或存放在需由电池保持的CMOSRAM中,一旦电池电量不足或由于外界的干扰等因素,使个别参数丢失或变化,发生混乱,使机床无法正常工作。此时,可通过核对、修正参数,将故障排除。

例5-7 一台数控铣床上采用了测量循环系统,这一功能要求有一个背景存储器,调试时发现这一功能无法实现。检查发现确定背景存储器存在的数据位没有设定,经设定后该功能正常。

例5-8 一台数控车床数控刀架换刀突然出现故障,系统无法自动运行,在手动换刀时,总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再次换刀。遂对刀补等参数进行检查,发现一个手册上没有说明的参数P20变为20,经查有关资料P20是刀架换刀时间参数,将其清零,故障排除。

(8)测量比较法

CNC系统生产厂在设计印制线路板时,为了调整和维修方便,在印制线路板上设计了一些检测端子。维修人员通过测量这些检测端子的电压或波形,可检查有关电路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但利用检测端子进行测量之前,应先熟悉这些检测端子的作用及有关部分的电路或逻辑关系。

(9)敲击法

当系统故障表现为有时正常有时不正常时,基本可以断定为元器件接触不良或焊点开焊,利用敲击法检查时,当敲击到虚焊或接触不良的故障部位时,故障就会出现。

(10)局部升温法

数控系统经过长期运行后元件均要老化,性能变坏。当它们尚未完全损坏时,出现的故障就会时有时无。这时用电烙铁或电吹风对被怀疑的元件进行局部加温,会使故障快速出现。操作时,要注意元器件的温度参数等,注意不要损坏好的元器件。

(11)原理分析法

根据数控系统的组成原理,可从逻辑上分析各点的逻辑电平和特性参数,如电压值和波形,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从而确定故障部位。

除以上常用的故障检测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拔插板法、电压拉偏法、开环检测法等。总之,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可以同时选用几个方法灵活应用、综合分析,才能逐步缩小故障范围,较快地排除故障。

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现象种类较少,但故障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在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过程中应当以数控机床原理图和电气元件为基础并结合经验和机床的使用情况综合分析才能快速准确地确定电气故障的原因。下面将介绍数控机床常见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5.6.4.1 数控机床电源类故障与排除方法

数控机床的电源是整个机床正常工作的能量来源,它的失效或者故障,轻者会丢失数据、造成停机,重者会毁坏系统局部甚至全部。因此,数控机床电源类故障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数控机床电源类故障与排除方法见表5-13。

表5-13 数控机床电源类故障与排除方法

5.6.4.2 急停报警类故障

当数控机床出现急停报警类故障时,数控机床将停机不能进行加工操作,因此急停报警类故障频率仅次于电源类故障,也是我们需要尽快解决的故障。急停报警类故障与排除方法见表5-14。

表5-14 数控机床急停类故障

续表

5.6.4.3 回参考点故障与排除

回参考点故障与排除见表5-15。

表5-15 回参考点故障与排除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