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二代产品形成与发展:1.3.2的优化探究

第二代产品形成与发展:1.3.2的优化探究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述自行设计更新换代、引进制造技术、夺标攻关3部分项目共计125个系列构成了我国第二代低压电器产品主体。会议宣布,我国低压电器更新换代新产品开发试制工作基本完成。温州低压电器生产基地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推进了我国第二代低压电器的推广应用。一大批国有企业在“价格竞争”中衰败,甚至倒闭,使第二代相当一部分产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代产品形成与发展:1.3.2的优化探究

随着我国对外技术交往的逐步开展,以及通过相关技术资料的查阅,发现国外低压电器产品及制造工艺水平在20世纪70年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我国第一代产品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要求不断增大,根据煤炭工业发展的要求,煤矿井下供电电压从660V提高到1140V。为适应这一要求,原机械工业部下达了试制千伏级低压电器的要求,其中包括万能式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熔断器。这批产品既是千伏级煤矿的要求,也是发展新一代产品的需要。另外,低压配电系统容量不断增大,第一代产品的许多性能,包括分断能力、保护特性等已不能满足要求。

为此,1978年11月原机械部电工局在遵义市主持召开了“低压电器产品质量整顿和系列更新换代会议”,共有91个单位,171位代表参加。会议讨论并制订了低压电器更新换代规范,同时要求整顿现有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会议确定第一批更新换代的产品有94个系列、441个品种以及必须淘汰的241系列、612个品种。会议落实了工作进度,建立了统一设计工作技术责任制,还对产品质量分等规定进行了讨论。1982年7月,原机械部电工局在沈阳市主持召开了第二次低压电器更新换代会议,有83个单位137名代表参加。会上对自行设计更新换代产品调整为56个系列,后来又增加了JR20热继电器共57个系列。该次会议还交流了产品更新换代工作情况,并且讨论了统一设计工作程序、规章制度以及“六·五”期间的低压电器科研项目。

与此同时,自1980年以来,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行业的产品技术水平、生产水平与配套能力,低压电器行业中有15家企业通过部局与有关省市的安排,先后从德国、美国、日本与丹麦的10家厂商引进了导线保护开关(小型断路器)、框架式断路器、塑壳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控制继电器、电磁起动器、高分断熔断器、快速熔断器、熔断器式开关、真空接触器、漏电保护开关、漏电断路器、电动机保护开关、起重电磁铁、船用塑壳断路器与交流接触器、矿用及厂用防爆电器等共19个引进项目。产品涉及34个系列、228个品种。这些引进产品几乎覆盖了国内低压电器的主要产品品种规格达70%以上,所需费用合计1156.6万美元。在上述的19项引进项目中,德国14项、日本3项、美国、丹麦各1项。

在低压电器主体技术引进的同时,也引进了配套技术。如低压真空开关管制造技术、银氧化物系列的触头材料生产技术,SMC、DMC湿式不饱和树脂塑料的生产技术与模具加工中心等。(www.xing528.com)

在自行设计(更新换代)与引进制造技术同时,1982年11月原机械部电工局在南京主持召开了低压电器行业采用国际标准厂长会议,共有72个单位、114名代表参加。会议以后对低压电器主要的34个系列产品安排了采用国际标准的任务,简称为夺标攻关。

上述自行设计更新换代、引进制造技术、夺标攻关3部分项目共计125个系列构成了我国第二代低压电器产品主体。1990年在佛山市召开的行业厂长会议上对低压电器更新换代工作进行了总结。会议宣布,我国低压电器更新换代新产品开发试制工作基本完成。我国第二代部分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投产、推广。全面推广、生产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温州低压电器生产基地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推进了我国第二代低压电器的推广应用。但是,由于温州大部分企业采用的“低价位”销售策略,使我国第二代产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价格大战”。一大批国有企业在“价格竞争”中衰败,甚至倒闭,使第二代相当一部分产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国第二代低压电器产品总体水平相当于国外20世纪70年代产品,性能较第一代产品有相当大的提高,体积明显缩小,保护功能扩大,产品性能符合当时IEC有关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