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库区人力资源非农化转移及效果分析

库区人力资源非农化转移及效果分析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政府实行某些导向性政策,鼓励流域内企事业单位以招工、招干形式安置与消化库区过剩人力资源,属于库区移民的非农业安置形式。为根治库区贫困,烟台市在加大各项扶贫和脱贫措施力度的同时,提出了库区人力资源的安排问题(见前)。烟台市双管齐下解决库区移民贫困问题迅速获得了成效。同时,烟台的经验也为其他大中型水库区人力资源的非农业转移和带动库区脱贫与建设,提供了科学思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库区人力资源非农化转移及效果分析

由政府实行某些导向性政策,鼓励流域内企事业单位以招工、招干形式安置与消化库区过剩人力资源,属于库区移民的非农业安置形式。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库区移民农业安置指导思想的制约及对库区建设与发展的忽视,决策得力,政策不配套,加以库区贫困导致的库区人力资源教育落后与文化水平低等因素,使库区人力资源的非农业安置进展慢、数量少,只占3%左右,比重太低。潘家口水库宽城库区移民招工320人,只占移民总数的1.7%;山东烟台门楼水库移民23610人,非农业安置800人,占3.4%。因库区移民非农业安置少,虽然较好地解决了非农业安置人员及其家庭的生计问题,但并未明显减轻库区人地关系尖锐矛盾造成的问题与压力。以门楼水库区为例,截至80年代末,人均耕地仅0.4亩,人均收入460多元,仅相当于所在福山区人均收入的1/3。由于贫困而未婚的大龄男青年(26—35周岁)达359人。为根治库区贫困,烟台市在加大各项扶贫和脱贫措施力度的同时,提出了库区人力资源的安排问题(见前)。

烟台市双管齐下解决库区移民贫困问题迅速获得了成效。到1992年库区人均收入已由465元增加到921元,明显缩短了库区移民与所在福山区人均收入的差距。同时由于非农业安置了大批青年劳动力,不仅减少了库区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可以通过婚姻家庭在城市的建立,控制库区人口的增殖,从长远看又起到了限制库区人口增长的作用。因此,积极推进水库区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不仅功在当代,而且利在未来,值得重视和肯定。同时,烟台的经验也为其他大中型水库区人力资源的非农业转移和带动库区脱贫与建设,提供了科学思路,积累了宝贵经验。(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