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力资本配置分析:非农就业

人力资本配置分析:非农就业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方面,信任是一种类似于道路、水渠这样的社会公共设施的“社会资本”,因此,由社区内的人们构成的相互信任,构成了只有社区人们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本。社区的这种信任达到的“社会资本”是在特有的血缘或地缘关系中产生的,因此是一个长期积累、博弈和在同质的环境下形成的结果,在原有社会资源组织方式下,产生了社区成员合作协调的成本最小化组织。当产生之后,那些社区制度就将是以有效方式协调人们的资源配置的规则。

人力资本配置分析:非农就业

(一)非农就职途径

市场经济改革及工业化导致的产业结构变动相一致,从农村人力资本角度来看,历史上非农就职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一部分通过高等教育机会,进入城市劳动力和人才市场,成为各种行业的其中一员,并被现代职业、城市社会的福利和保障体系覆盖。

(2)一部分就职者属于征地招工的类型,由于国家征收土地,给当地居民补偿和就业机会。在很多地方,这类者就职者也进入城镇社会保障系统。

(3)一部分就职者属于合同制的半正式工人,合同提供一个时间期限和保障的工作。

(4)更多的属于短期就业的临时工,由劳动力市场调节供给和需求,这是农民进入城市和其他行业的主要形式。

(5)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下乡,很多农村“淘宝店”和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开始兴起。因此,在很多农村地区,农产品经营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也提供了新的就职机会,带来了非农就职的新途径,这也是农村青年的一种创业模式。这种农产品的经营平台的拓展及农村服务业产品的兴起,是很多农村流动人口从城市回流的原因。

非农就职,意味着他们将在农业以外的知识体系中就业和发展,他们在非农的职业生涯中,将接受职业的知识积累、专业技术培训,在新的知识体系和人力关系中获取自己的价值回报。同时,他们组织生产要素的方式将区别于农村环境和农村社会,会将在市场经济中基于市场理性的原则对自身资源进行投资和利用,包括建立人与人的联系。这种人与人联系的社会方式,也构成人力资本本身,因为人力资本本来就是社会化的。这一切将使农村非农就职的群体脱离农业或农业社会,进入新的职业体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这是一种人力资本的全社会配置,有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也正是这种职业化的要求,使农村家庭对于教育的需求增加,在几乎所有的农户家庭,孩子的教育需求都是增加的。因为他们必须在接受教育的基础上,才有能力进入城市,进行非农就业体系,这是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的方面。

(二)非农就职的人力资本

1.知识体系变化

按照传统特征定义农民,农民有如下特征:以农业为职业,居住在农村,有使用权的土地,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还有农业户口。

这些典型特征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已发生变化。突出的特点是,他们流出农村,走向现代职业,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其他产业,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方。而随着他们谋生方式的变化,农业职业化的过程也正改变着乡村社会。(www.xing528.com)

2.农民职业化——专业化

如同前面分析的,农村的农民很大程度上并不能视为职业农民,因为就业时间不充分,而且作为职业,没有对职业专业化知识的积累。大量兼业现象和农业经营自给自足现象,损害了农业的专业化经营,也损害了农业生产效率。

事实上,有学者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民职业化之间存在关联[43],因为劳动力的转移扩大了耕地规模,而且,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提高了农业的盈利空间,农业产业化也使职业农民——农业工人得到平均水平的工资。

3.村庄文化和农村社区的变化

农民社会职业化与乡村城市化进程一致。随着子女教育和兼业等原因,城镇化和村庄空心化并存。这使传统乡村的社会管理职能削弱,也使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崩溃,在这方面,为使农村的社会发展水平提高,需要对制度安排进行创新。

在很多发展经济学家看来,社区是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和国家之外的第三种组织形式。在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不完全和各种执法、诉讼成本很高时,作为在同一宗教准则或血缘、地缘的关系连接起来的村庄或部落,依靠紧密的人际关系和相互影响,成为制止道德危害的有效手段。

按速水佑次郎的定义,社区是“在相互影响密切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信任联系在一起的一组人”[44]。社区的存在,从分工合作的协调意义上说,是一种在加强人际关系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引导社区成员资源合作的组织,社区的这种协调作用区别于国家的强制性和市场机制的基于自利基础上的竞争性。

由社区内人们相互影响所积累的信任提高了效率并减少了与劳动分工相联系的成本。在这方面,信任是一种类似于道路、水渠这样的社会公共设施的“社会资本”,因此,由社区内的人们构成的相互信任,构成了只有社区人们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本。这种信任的价值在社区的公用设施建设上表现得较明显,因为社区关系有效减少了“搭便车”的行为,使社区的公共品建设容易达到一个社会最优水平。

社区的这种信任达到的“社会资本”是在特有的血缘或地缘关系中产生的,因此是一个长期积累、博弈和在同质的环境下形成的结果,在原有社会资源组织方式下,产生了社区成员合作协调的成本最小化组织。但是,随着我国农村就业方式的变化,传统的社区在发生着变化。首先,社区的成员发生了流动,不再是原有相对固定的成员;其次,各自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就失去了社会资本发生作用的内容;最后,在社区形成的基础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社区原有的共同道德或伦理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社区失去了其组织价值。

传统农村社区怎样变化?这个过程是和整个社会变化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变化建立在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这个问题同样不是农村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体性的发展的问题。一般来说,社区中的传统和惯例是在很多年中慢慢形成的。当产生之后,那些社区制度就将是以有效方式协调人们的资源配置的规则。现有的制度和资源发生变化后,如何使社区规则成为有效协商利用资源的制度,这个改变的过程可能比改变正式的法律更为困难。另外,这些规则和惯例,也可成为现有制度的基础,如同速水佑次郎提到的日本18世纪在村级社区水平上建立的保护水和森林的规则就给日本现代公司体制和公司间的协调机制提供了一个雏形。

我国现阶段的农民是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制度的产物。作为农村户口的农民,在政策上被土地和户籍政策所规定。农业是总体上建立在自给自足基础上的“生计农业”,而非职业化的农业产业。现在,他们以就业和迁移的方式进入现代市场经济下的职业体系。而随着农民进入现代其他职业,市场经济的集约性质会改造乡村社会。

正如研究农村农业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农村本身来考察,同样,农村人力资本问题也要从社会发展整体的角度来考虑,也就是说,农村人力资本问题必须和社会其他人力资本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一个特殊的人力资本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