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人力资本流出状况分析

农村人力资本流出状况分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3]2003年“非典”期间,为掌握全国农村地区跨省人口流动情况,国家人口计生委通过农村计划生育网络在全国进行了农村地区跨省流动人口调查工作。通过系列《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和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资料,可以对农村人力资本流出的规模以及流出人力资本的使用状况做一个估计。不过,从流动人口数据的统计结果来看,农村人口的长期流出促进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同时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

农村人力资本流出状况分析

因为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国际上对移民分析的“迁移”的概念有所不同,是“移而不迁”,是在户口制度约束下的人口和人力资本流动。

在此引用的国内外文献中涉及的“流动”“迁移”“移民”等概念,为了简化分析,都看成是农村人力资本向城市的流动。而农村流动人口既包括农村劳动力,也包括到城市的农村儿童、父母等,但考虑到农村人口流动是为了获取更高收入的动机,因此,在分析中,把农村流动人口略等于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

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农村劳动力脱离了和集体土地的强制性结合,农村劳动力成为一个自由的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驱动下,开始了大规模流动。通常,流动的趋势是从农村到城市,从贫穷地区到富裕地区,从中西部地区到沿海地区。

2003年“非典”期间,为掌握全国农村地区跨省人口流动情况,国家人口计生委通过农村计划生育网络在全国进行了农村地区跨省流动人口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5—6月,当时因“非典”回乡的农村地区跨省流动人口总量近千万,这还是流动人口的一部分。计划生育机构的组织完备和统计资料成为估计流动人口的有效方式,通过计划生育的管理和统计口径,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10年发布了系列《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通过系列《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和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资料,可以对农村人力资本流出的规模以及流出人力资本的使用状况做一个估计。

国家人口计生委2010年首次发布的流动人口报告显示[64],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21亿,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6.5%。动态监测显示,在劳动年龄人口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占到42.8%,逐步成为主体。

该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10年累计需转移农村人口1亿以上,每年要转移农村人口1 000万。在人口流向方面,报告预测,未来10年,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3大都市圈将吸纳新增城镇人口4 000多万,城镇总人口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25%;哈长、闽东南等18个城市群和城市化地区吸纳新增城镇人口7 000多万,占全国城镇人口比重约为36%;都市圈、城市群覆盖地区以外的1 000余个中小城市小城镇吸纳新增城镇人口3 000多万,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比重约为39%。(www.xing528.com)

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中国人口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显示[65],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这是城镇人口比重首次突破50%的比例,城镇人口为69 079万,乡村人口65 656万,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3 423万。这个城市化人口的比例,也是由农村人口流动产生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指出,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比2015年年末减少了171万。这是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连续第二年下降,报告认为,这种趋势主要是由于户籍制度改革,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转化为新市民。

据中国最新人口数据显示,2017年城镇常住人口81 347万,比2016增加2 049万;乡村常住人口57 661万,比2016减少1 312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2.44亿,比2016年年末减少82万。2017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 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占就业人员总数的55%。[66]

由于人口流动绝大部分是农村人口流出,因此人口流动趋缓的现象应该从更多的方面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流动人口就业结构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不过,从流动人口数据的统计结果来看,农村人口的长期流出促进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同时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这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使用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