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造业的战略意义和现状分析

制造业的战略意义和现状分析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010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越美国之后,中国成长为全球头号制造业大国。然而,由于中国的体量问题,其制造业不同部门的现代化水平差别显著。在2016年,日本政府推出了“社会5.0”战略,旨在通过新兴技术推动制造业转型,乃至实现整个社会的变革。总之,各国对制造业战略意义已经达成共识并付诸行动,以加强本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

制造业的战略意义和现状分析

从传统角度来看,制造业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繁荣和创新的引擎。当前的发达国家——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通过早期工业化革命加速了本国的经济增长。东亚初生工业国也在近几十年迈上了类似的道路,通过工业化和出口的拉动型增长,社会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制造业能够创造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促进国家繁荣发展。制造业本身就贡献了全球就业总量近四分之一的份额,制造业工作岗位的乘数效应还能创造一些间接就业机会。据估计,美国每诞生一个制造业全职岗位,非制造业领域就会出现3.4 个同等全职岗位。制造业带动了整个经济体的创新发展。

由于制造业与宏观环境的变化,曾经的传统工业模式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每一场工业革命都会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新参与者往往能够抓住其中的机会,实现对传统领军者的弯道超车。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新兴技术正在推动新生产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而后者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制造业体系的格局。

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化导致国家之间总体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日益加剧。全球化诚然是一项重大成就,它能够帮助亿万民众脱离贫困。但就平均而言,国家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现象反而愈演愈烈。在经历了25年的快速全球化进程之后,各国对移民、贸易,以及其他跨境流动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多。

在2010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越美国之后,中国成长为全球头号制造业大国。尽管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规模,但在制造业的结构复杂性方面仍有改善空间。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已经踏上了从低成本产品到高端产品的升级之路。然而,由于中国的体量问题,其制造业不同部门的现代化水平差别显著。中国承诺在未来继续节能减排,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新兴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该目标的实现。在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制造业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美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制造业。在2016年,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总额接近2 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16%,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美国的经济体复杂性排名世界第八,在制造业的未来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美国的创新能力也是全球闻名,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新兴技术重大发展的前沿领域据有一席之地。此外,很多高等教育机构为美国培养、吸引和留住高级人力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目前正在努力重振制造业。(www.xing528.com)

目前,日本拥有世界上第三大制造业。在2016年,日本的制造业增加值总额超过1 万亿美元,几乎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9%。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总额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总额近一半。自1984年以来,日本的经济体复杂性一直是世界第一。日本拥有成熟的消费基础、强劲的企业活动和巨大的市场规模,但在制造业驱动因素方面,日本对环境需求表现得特别突出。在2016年,日本政府推出了“社会5.0”战略,旨在通过新兴技术推动制造业转型,乃至实现整个社会的变革。此外,日本政府还在2017年提出了“联结的产业(Connected Industries)”计划,支持日本制造业等产业通过资源、人员、技术、组织和其他社会元素的联结,创造新价值。

德国拥有全球第四大制造业。在2016年,德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总额达到7 750 亿美元,经济复杂程度在全球排名第三。德国拥有全球闻名的优质制造业传统,超过一半的制造业产出出口海外。德国在综合制造业驱动因素中排名第一,在技术和创新、人力资本、全球贸易和投资,以及需求环境驱动因素等方面排名前十。随着2011年德国“工业4.0”计划的推出,德国致力于实现产品、价值链与商业模式的数字化与互联互通,大力推动数字化制造业的发展,成为该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在制定全球工业新标准和规范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总之,各国对制造业战略意义已经达成共识并付诸行动,以加强本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各国都面临着如何将制造业转型升级,如何参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问题。重塑未来的制造业课题,机遇和挑战并存。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每一次工业革命的背后都是技术的突破。蒸汽机、计算机、控制论互联网无不创造了伟大的时代变革,从历史的角度看,人们善于用科学技术和创新解决每个时代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同样,这次全球制造业的深刻变革和转型升级也要由科技来解决。不同的是,人们已经身处由3D 打印开启的定制时代和由大数据与机器智能开启的智能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