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电表中的大数据应用

智能电表中的大数据应用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11年4月,整个服务区域已经安装了上百万只电表,随后,南加州爱迪生公司开始为客户提供区间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经由安全的无线双向通信系统上的智能电表所读取的。信息管理方案还需制定数据归档政策,以免增加智能电表数据的存储成本。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利用智能电表,推送停、上电事件4449.7万条,涉及2746.2万户用电客户,大幅提高了应急响应和灾害评估效率,进一步缩短了抢修周期。

智能电表中的大数据应用

2009—2012年,南加州爱迪生公司(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 Company,SCE)近500万个住宅和小型企业客户参与了该公司的智能电表项目——Edison Smart Connect。该项目基于下一代技术,以客户为中心来设计。截至2011年4月,整个服务区域已经安装了上百万只电表,随后,南加州爱迪生公司开始为客户提供区间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经由安全的无线双向通信系统上的智能电表所读取的。借助该系统提供的新工具、新方案和新服务,客户可以更明智地管理其用电行为,实现节能、省钱和环保

负责Edison Smart Connect项目的南加州爱迪生公司业务集成总监Tom Walker表示,新型电表的智能化源于其通信功能——不仅可以向客户传达用电情况和价格信号,还能告知公用事业公司是否存在功率波动,甚至还能准确地查出电力中断的部位。由于智能电表生成的海量信息,南加州爱迪生公司以及诸如此类的公司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该公司的智能电网信息管理策略就是以大量的数据管理实践以及对数据库投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目的是确保用户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得信息。下面列举的一些最佳实践对公用事业管理智能电表数据很有借鉴意义。

(1)访问策略。围绕哪些职能部门可以访问智能电表数据这个问题,信息管理方案需要制定多项政策。公用事业公司将智能电表的大量实时区间数据引入数据库,通过这些数据来了解用户的用电模式。用户可以登录网站获取数据,从而获悉自己每月的用电量与账单情况。

(2)建立数据库监控政策。建立数据库监控政策决定了公用事业公司内部实际评估电表数据的人员。当智能电表日益成为主流,监管机构(如美国州公用事业委员会)将在保护用户隐私权上拥有更多话语权。因此,公用事业公司在制定内部信息管理方案时需要为应对这些法规做好准备。(www.xing528.com)

(3)归档政策。信息管理方案还需制定数据归档政策,以免增加智能电表数据的存储成本。例如,公用事业公司可以设定一个时间段,规定电表区间数据在保留多长时间以后再转移至二级存储,以此来减少存储成本。

(4)元数据。电力公用事业公司采用了一些可靠性指标如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和系统平均停电频率指标(SAIFI)来对系统进行评估。地方当局通常要求其签订达到SAIDI和SAIFI等指标要求的服务水平协议,以便在计算用电情况时可以更好地进行评估和定价。

据统计,2011年,公用事业公司在美国安装了近3600万只智能电表。2012年,这些电表全部投入运行,在由其构成的智能电网也开始生成数据并共享数以百万计端点上的数据时,公用事业公司将再次成为信息管理的最佳实践者,为其他行业提供借鉴。在中国,供电服务进入“指尖时代”。在过去几年时间,国家电网公司在经营范围内更换智能电表4-.5亿只,越来越多的用电客户习惯使用“掌上电力”APP、“电e宝”APP、95598网站等互联网电子服务渠道交纳电费。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利用智能电表,推送停、上电事件4449.7万条,涉及2746.2万户用电客户,大幅提高了应急响应和灾害评估效率,进一步缩短了抢修周期。越来越多的客户实现“多表合一”,和水、电、气费用统一出账,一次结清。未来,智能电表的“触角”还将延伸到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动汽车充电、提供用能解决方案等方面。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智能电表将带来更多智能服务,帮人们开启更加便捷舒适的智慧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