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菱形凸凹模铣削加工方案设计与动画仿真验证

菱形凸凹模铣削加工方案设计与动画仿真验证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某菱形凸凹模的三维实体和工程图,试对其进行铣削加工。图10-2 菱形凸凹模三维实体图10-3 凸凹模工程图本凸凹模需要加工的部位有上下表面与四周侧面、菱形凸台外轮廓表面、菱形凸台内腔、两台阶平面及两端矩形内腔,模具零件精度要求通常较高,本任务的关键是菱形凸台内腔、台阶面及台阶矩形内腔的粗(精)加工操作的创建与动画仿真验证,并生成程序单。

菱形凸凹模铣削加工方案设计与动画仿真验证

【任务导入】

某菱形凸凹模的三维实体(图10-2)和工程图(图10-3),试对其进行铣削加工。

978-7-111-50807-6-Chapter10-3.jpg

图10-2 菱形凸凹模三维实体

978-7-111-50807-6-Chapter10-4.jpg

图10-3 凸凹模工程图

【任务分析】

本凸凹模需要加工的部位有上下表面与四周侧面、菱形凸台外轮廓表面、菱形凸台内腔、两台阶平面及两端矩形内腔,模具零件精度要求通常较高,本任务的关键是菱形凸台内腔、台阶面及台阶矩形内腔的粗(精)加工操作的创建与动画仿真验证,并生成程序单。

【工作步骤】

1.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1)工艺分析:其外形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因此可以在普通机床上加工出146mm×100mm×22mm的长方体作为毛坯,在数控机床上四个侧面及上、下表面都可不用加工。其工序安排见表10-2。

表10-2 工序安排表

978-7-111-50807-6-Chapter10-5.jpg

2)创建毛坯:为能看到动画仿真,创建一个146mm×100mm×22mm的长方体毛坯,要与零件重合创建(通过底边反拉伸),不是布尔求和。通过【编辑】→【对象显示】选择毛坯,拖动【透明度】滑条将其设为半透明(也可分为不同层),如图10-4所示。

2.加工环境初始化

选择【开始】/【加工】978-7-111-50807-6-Chapter10-6.jpg,进行加工环境设置,选择978-7-111-50807-6-Chapter10-7.jpg,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加工模块。

3.创建刀具(组)

选择【插入】/【刀具】(或单击工具条上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8.jpg图标),弹出【创建刀具】对话框;选择【类型】为“mill_planar”(平面铣),【刀具子类型】为“mill”(立铣刀978-7-111-50807-6-Chapter10-9.jpg,【刀具位置】为“GENERIC MACHINE”,输入【名称】为“LXD10”,单击【确定】按钮,弹出【铣刀参数】对话框,设参数【直径】为10,调整记录器(【补偿寄存器】)为1,【刀具号】为1,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刀具的创建,如图10-5所示。同理,创建φ6立铣刀与φ4立铣刀(只需更改相应参数)。

978-7-111-50807-6-Chapter10-10.jpg

图10-4 凸凹模毛坯图

978-7-111-50807-6-Chapter10-11.jpg

图10-5 设置刀具参数并创建刀具

4.创建几何体

选择【插入】/【几何体】(或单击工具条上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12.jpg图标)。

1)创建坐标系:在弹出的【创建几何体】对话框中做如图10-6所示的设置,单击【确定】按钮。

在弹出的【MCS】对话框中单击【指定MCS】栏后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13.jpg按钮,弹出【CSYS】对话框,在【操控器】栏下的【指定方位】后单击978-7-111-50807-6-Chapter10-14.jpg按钮,在弹出的【点构造器】中输(73,50,20)(设置加工坐标系原点在零件上表面中心处),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7所示,在返回的【MCS】对话框中进行安全平面设置(图10-8),单击【确定】按钮。

978-7-111-50807-6-Chapter10-15.jpg

图10-6 创建几何体

978-7-111-50807-6-Chapter10-16.jpg

图10-7 指定加工原点

978-7-111-50807-6-Chapter10-17.jpg

图10-8 指定安全平面

2)创建工件(毛坯):单击工具条上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18.jpg图标,在弹出的【创建几何体】对话框中做如图10-9a所示的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工件】对话框,如图10-9b所示。

978-7-111-50807-6-Chapter10-19.jpg

图10-9 设置参数

a)选择几何体类型和子类型 b)【工件】对话框

①指定毛坯:在【工件】对话框中单击“指定毛坯”978-7-111-50807-6-Chapter10-20.jpg工具,弹出【毛坯几何体】对话框,在绘图区选择毛坯体(图10-10),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工件】对话框。

978-7-111-50807-6-Chapter10-21.jpg

图10-10 指定毛坯几何体

②指定部件:在返回的【工件】对话框中单击“指定部件”978-7-111-50807-6-Chapter10-22.jpg工具,弹出【部件几何体】对话框,在“部件导航器”区域通过右键将毛坯体隐藏,在绘图区选凸凹模零件(图10-11),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工件】对话框,再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工件(毛坯)的创建。

978-7-111-50807-6-Chapter10-23.jpg

图10-11 指定部件几何体

5.创建加工方法

1)第一道工序XX(铣削)方法设置:选择【插入】/【方法】(或单击工具条上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24.jpg图标),弹出【创建方法】对话框,选择【类型】为“mill_planar”,【位置】为“METH-OD”,【名称】为“XX”(铣削),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铣削方法】对话框中设置【部件余量】为0,【内公差】和【外公差】为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25.jpg图标,弹出【进给】对话框,在【更多】栏下设置【进刀】、【第一刀切削】、【步进】、【剪切】为150,其余为0,单击【确定】按钮。

2)粗加工(第2、4、5道工序)加工方法设置:选择【插入】/【方法】(或单击工具条上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26.jpg图标),弹出【创建方法】对话框,选择【类型】为“mill_planar”,【位置】为“METHOD”,【名称】为“CJJ”,单击【确定】按钮,在【铣削方法】对话框中设置【部件余量】为0.5;【内公差】和【切出公差】为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27.jpg图标,弹出【进给】对话框,在【更多】栏下设置【进刀】、【第一刀切削】、【步进】、【剪切】为200,其余为0,单击【确定】按钮。

3)精加工方法(第3、6、7道工序)设置:选择【插入】/【方法】(或单击工具条上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28.jpg图标),弹出【创建方法】对话框,选择【类型】为“mill_planar”,【位置】为“METHOD”,【名称】为“JJG”(精加工),单击【确定】按钮,在【铣削方法】对话框中设置【部件余量】为0,【内公差】为0.03,【切出公差】为0.03,单击对话框中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29.jpg图标,弹出【进给】对话框,在【更多】栏下设置【进刀】、【第一刀切削】、【步进】、【剪切】为100,其余为0,单击【确定】按钮。

6.创建铣削菱形凸台工序

1)选择【插入】/【工序】(或单击工具条上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30.jpg图标),弹出【创建工序】对话框,选择【类型】为“mill_planar”,【子类型】为978-7-111-50807-6-Chapter10-31.jpg“PLANAR-MILL”,【程序】为“NC-PRO-GRAM”,【使用几何体】为“GONGJIAN”,【使用刀具】为“LXD10”,【使用方法】为“XX”,【名称】为“XLXTT”,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平面铣】对话框中单击“指定部件边界”978-7-111-50807-6-Chapter10-32.jpg,弹出【边界几何体】对话框在【模式】下选择“面”模式(同时勾选【忽略孔】和【忽略岛】复选框),选中零件(菱形)表面,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12所示。

978-7-111-50807-6-Chapter10-33.jpg

图10-12 指定边界几何体

2)在返回的【平面铣】对话框中单击第二个图标978-7-111-50807-6-Chapter10-34.jpg,用来指定毛坯边界,单击【选择】按钮,弹出【边界几何体】对话框,显示隐藏毛坯,选上表面以定义毛坯边界(图10-13),单击【确定】按钮。

978-7-111-50807-6-Chapter10-35.jpg

图10-13 指定毛坯边界

3)在返回的【平面铣】对话框中单击第六个图标978-7-111-50807-6-Chapter10-36.jpg来指定铣削底面,弹出【平面】对话框,选底座上表面为铣削底面(图10-14),单击【确定】按钮。

978-7-111-50807-6-Chapter10-37.jpg

图10-14 指定铣削底面

4)在返回的【平面铣】对话框中,单击“切削层”978-7-111-50807-6-Chapter10-38.jpg按钮,在弹出的【切削层】对话框中设置【每刀深度】为2mm,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平面铣】对话框。

5)与前述方法类似,分别完成【进给率和速度】(【主轴转速】输入1000,然后单击其后的“生成进给与速度”计算器)与【机床控制】栏下的相应设置,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平面铣】对话框。

6)做刀具轨迹设置(图10-15),然后单击“生成刀具轨迹”978-7-111-50807-6-Chapter10-39.jpg图标,生成刀具轨迹。

978-7-111-50807-6-Chapter10-40.jpg(www.xing528.com)

图10-15 做刀具轨迹设置并生成刀具轨迹

7.创建粗铣菱形内腔工序

1)选择【插入】/【工序】(或单击工具条上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41.jpg图标),弹出【创建工序】对话框,选择【类型】为“mill_planar”,【子类型】为978-7-111-50807-6-Chapter10-42.jpg“PLANAR-MILL”,【程序】为“NC-PRO-GRAM”,【使用几何体】为“GONGJIAN”,【使用刀具】为“LXD10”,【使用方法】为“CJG”,【名称】为“CXLXNQ”,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平面铣】对话框中单击“指定部件边界”978-7-111-50807-6-Chapter10-43.jpg,弹出【边界几何体】对话框,在【模式】下选择“曲线/边”模式(注意:【材料侧】改为“外部”),选中零件内腔棱边曲线,单击【创建下一个边界】(图10-16),单击【确定】按钮。

2)在返回的【平面铣】对话框中单击第六个图标978-7-111-50807-6-Chapter10-44.jpg来指定铣削底面,弹出【平面】对话框,选菱形内腔底平面为铣削底面,将【偏置】设为0.5(为精加工留0.5mm余量),单击【确定】按钮。

978-7-111-50807-6-Chapter10-45.jpg

图10-16 创建边界

3)在返回的【平面铣】对话框单击“切削层”978-7-111-50807-6-Chapter10-46.jpg按钮,在弹出的【切削层】对话框中设置【每刀深度】为2mm,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平面铣】对话框。

4)与前述方法类似,分别完成【进给率和速度】(【主轴转速】输入800,然后单击其后的“生成进给与速度”计算器)与【机床控制】栏下的相应设置,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平面铣】对话框。

5)做刀具轨迹设置(图10-17),然后单击“生成刀具轨迹”978-7-111-50807-6-Chapter10-47.jpg图标,生成刀具轨迹。

978-7-111-50807-6-Chapter10-48.jpg

图10-17 生成刀具轨迹

8.创建精铣菱形内腔工序

1)选择【插入】/【工序】,弹出【创建工序】对话框,将【使用刀具】改为“LXD6”,【使用方法】更改为“JJG”,【名称】更改为“JXLXNQ”,其他的设置与粗铣菱形内腔工序相同。

2)指定菱形内腔底平面为铣削底面,将【偏置】值更改为0。

3)与前述方法类似,分别完成【进给率和速度】(【主轴转速】输入1200)与【机床控制】栏下的相应设置。

4)刀具轨迹设置与粗铣菱形内腔工序一致。

9.创建粗铣两端台阶面工序

由于该零件两端的台阶面没有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边界,因此在加工这个部位时无论是选择面还是选择边界都不好操作(会将所有的菱形边一同往下切削成同一水平面),为了操作方便,对此零件做辅助面。回到建模模块,绘制两个与要切削去的面域重合的矩形,选择【插入】/【曲线】/【直线】,将两端的内腔表面轮廓曲线连成封截面曲线(图10-18),选择【插入】/【曲面】/【有界平面】(或在工具条选项中调出),依次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两个有界平面,如图10-18所示),回到加工模块(备注:也可用“直纹面”作为此两个辅助面)。以ZBX为父系组再次创建“几何体”(名称为GONGJIAN1),方法与前面类似,但在“指定部件”时要在绘图区将凸凹模零件及所创建的两个辅助面都选中。

978-7-111-50807-6-Chapter10-49.jpg

图10-18 创建辅助平面

1)选择【插入】/【工序】(或单击工具条上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50.jpg图标),出现【创建工序】对话框,并做如图10-19所示的设置,单击【确定】按钮。

2)在出现的【面铣】对话框中单击【指定面边界】栏后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51.jpg按钮,弹出【指定面几何体】对话框,“过滤器类型”选择978-7-111-50807-6-Chapter10-52.jpg,在绘图区分别选两端台阶面和有界平面(图10-20),单击【确定】按钮。

978-7-111-50807-6-Chapter10-53.jpg

图10-19 创建工序

978-7-111-50807-6-Chapter10-54.jpg

图10-20 指定边界

3)与前述方法类似,分别完成【进给率和速度】(【主轴转速】输入800)与【机床控制】栏下的相应设置,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平面铣】对话框。

4)将【毛坯距离】设为3(即台阶面到菱形凸台外轮廓底面之间的距离)。

5)刀具轨迹设置如图10-21所示,然后单击“生成刀具轨迹”978-7-111-50807-6-Chapter10-55.jpg图标,生成刀具轨迹。

10.创建精铣两端台阶面工序

1)选择【插入】/【工序】,弹出【创建工序】对话框,选择【刀具】为LXD6,【方法】为JJG,其他设置与粗铣两端台阶面工序相同。

2)“指定面边界”与粗铣两端台阶面工序相同。

3)与前述方法类似,分别完成【进给率和速度】(【主轴转速】输入1200)与【机床控制】栏下的相应设置。

4)将【毛坯距离】设为0.5mm(即加工余量)。

978-7-111-50807-6-Chapter10-56.jpg

图10-21 生成刀具轨迹

5)刀具轨迹设置与粗铣两端台阶面工序类似,单击“生成刀具轨迹”978-7-111-50807-6-Chapter10-57.jpg图标,生成刀具轨迹。

11.创建粗铣两端内腔工序

为避免影响,将创建的两辅助面(有界平面或直纹面)隐藏。

1)选择【插入】/【工序】(或单击T具条上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58.jpg图标),弹出【创建工序】对话框,并做如图10-22所示设置,单击【确定】按钮。

2)在弹出的【面铣削区域】对话框中单击【指定切削区域】栏后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59.jpg按钮,弹出【切削区域】对话框,在绘图区分别选择两端腔体底面,单击【确定】按钮。

3)【毛坯距离】设为8(即两端内腔底面到两台阶面之间的距离)。

4)与前述方法类似,分别完成【进给率和速度】(【主轴转速】输入800)与【机床控制】栏下的相应设置,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平面铣】对话框。

5)做“刀具轨迹设置”,如图10-23所示,然后单击“生成刀具轨迹”978-7-111-50807-6-Chapter10-60.jpg图标,生成刀具轨迹。

978-7-111-50807-6-Chapter10-61.jpg

图10-22 创建工序

12.创建精铣两端内腔工序

1)选择【插入】/【工序】,弹出【创建工序】对话框,选择【刀具】为LXD4,【方法】为JJG,其他设置与粗铣两端内腔工序相同。

2)“指定面边界”与粗铣两端内腔工序相同。

3)与前述方法类似,分别完成【进给率和速度】(【主轴转速】输入1200)与【机床控制】栏下的相应设置。

4)将【毛坯距离】设为0.5mm(即加工余量)。

5)刀具轨迹设置与粗铣两端小平面工序类似,单击“生成刀具轨迹”978-7-111-50807-6-Chapter10-62.jpg图标,生成刀具轨迹。

978-7-111-50807-6-Chapter10-63.jpg

图10-23 设置参数

13.观看全部操作的动画模拟

打开【工序导航器】,在其中选择共同的几何体“GONGJAN”或其父本组“ZBX”,单击工具条中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64.jpg,取消勾选【刀具轨迹生成】的4个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单击978-7-111-50807-6-Chapter10-65.jpg,在【可视化刀具轨迹】中选择“动态”,调整仿真速度后单击【播放】按钮(备注:在【工序导航器】中选中对象,单击右键,可进行编辑。在【程序次序视图】下可以通过拖动来改变加工顺序)。

14.后处理生成加工程序

打开【工序导航器】,在其中选择共同的几何体“GONGJAN”或其父本组“ZBX”,单击工具条中的978-7-111-50807-6-Chapter10-66.jpg,在【后处理】对话框中选择【可用机床】为“MILL-3-AXIS”,选择程序文件的存储路径,单击【确定】按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