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式切磨:中欧加工交流的纽带

上海式切磨:中欧加工交流的纽带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条线路也成为了“上海钻石工具厂”代表中国钻石加工业与欧洲钻石加工业交流的纽带,将欧洲的钻石切磨思想传递到中国。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经济型设计思潮的影响下由张湧涛主持设计,形成了以“上海工”为代表的上海式切磨,同时代的还包括“新式工”“新规工”“老规工”等一系列切磨标准。

上海式切磨:中欧加工交流的纽带

从1954年开始上海首饰钻开始进入国际市场,销往日本、美国、西欧和东南亚一带,成为我国换取外汇的手段之一。当时出口欧洲的钻石需要从大陆运至香港,再转运至比利时。而这条线路也成为了“上海钻石工具厂”(原上海磨钻厂)代表中国钻石加工业与欧洲钻石加工业交流的纽带,将欧洲的钻石切磨思想传递到中国。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经济型设计思潮的影响下由张湧涛主持设计,形成了以“上海工”为代表的上海式切磨,同时代的还包括“新式工”“新规工”“老规工”等一系列切磨标准。

当时的一些欧洲商人在采购成品钻石时青睐上海加工的钻石,并在与我国的外贸公司交流时谓之“上海工”,外贸公司将这一要求传达至上海钻石工具厂,成为厂内的加工标准之一,自此“上海工”的美誉便正式在上海钻石加工行业中传开,这也是西方钻石业(师傅)对中国钻石加工水平(徒弟)的认可(表2-3)。

上海工的优势之一是借以比过去一些切磨样式更宽的台面、更大的底角(亭角)来达到增加原石利用率和提高原石价值的目的。例如,某粒原石经锯切后,小的一颗钻石按美国式切磨只能做到0.93ct,使用上海工尺寸能做到1.00ct,权衡两者成品重量的价格差距与切磨样式上的价格差距,在当时上海工更合适。这类情况适合不对称锯切的小钻或对称锯切钻石、单颗钻石方案的设计。

其次,上海工的样式相比美式系列使钻石给人以更明亮、更大的视觉感受,契合当时欧洲的价值观

表2-3 上海工技术参数(www.xing528.com)

从表2-3中可见,以当时上海工的切磨标准在不影响大钻克拉重量溢价的情况下可获得更高的原石成品率,大幅度提高小钻的重量。之所以亭角比美式系列更大的主要原因是配合大台宽,不至于使腰围影像进入台面可视范围,造成不良的视觉效果。图2-20为上海钻石厂于90年代研发的重量计算尺

图2-20 上海钻石厂于90年代研发的重量计算尺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欧洲价值观的变化,上海的切磨标准又逐渐向欧洲标准靠拢,台宽逐渐减小,这便是之后的“新式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