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证融通、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分析

双证融通、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分析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年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双证书获取率保持在100%,累计向社会输送1272名模具高技能毕业生,其中86.2%左右的毕业生就业于合作企业,与合作企业联合订单培养学生395名。

双证融通、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分析

“双证融通、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促进了校企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取得了一批理论建设成果:“基于工作岗位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适应多种形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功能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全国机械职业教育优秀实践性教学成果二等奖;“高职‘双证融通、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获批常州科教城(高职园区)院校科研基金项目。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1.区域人才贡献度显著上升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紧扣地方产业结构,明确办学定位,服务合作企业,为合作企业量身定制,以订单培养为主,努力提升对区域的人才贡献度。三年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双证书获取率保持在100%,累计向社会输送1272名模具高技能毕业生,其中86.2%左右的毕业生就业于合作企业,与合作企业联合订单培养学生395名。

2.毕业生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学院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84%以上,企业满意度达85%以上。据麦可思公司调研数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竞争力指数为94.1%,毕业半年后月薪(3099元),高于全国骨干高职院校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薪(2891元)208元;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100%,比全国骨干高职院校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3%)高7个百分点。(www.xing528.com)

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评优项目中表现较为突出:三年来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全国三维数字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中获第2名;在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在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常州市团委组织的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评比中获奖10余项。

4.学生踊跃参加社会公德事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组织成立了常州大学城文明交通志愿者联盟、常州大学生助残志愿者联盟等,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幸福之家、阳光满屋”“冬日爱雏”“周末文明信使”等系列志愿服务微公益项目,青年志愿者服务时数累计达20000h,参与人数累计达2113人次,为常州市文明城市的创建贡献了力量;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先后被新华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扬子晚报》、《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常州活动网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及报刊累计宣传报道60余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