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探索双证制教育模式,研究成果揭示了教学改革和建设

高职院校探索双证制教育模式,研究成果揭示了教学改革和建设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的出发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高职院校探索双证制教育模式,研究成果揭示了教学改革和建设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铁牛

一、课题研究的出发点

所谓“双证制”就是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培养,使学生在毕业时既取得毕业证书又取得相应专业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的出发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2.国家劳动准入制度的实施。

3.为配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在百所职业院校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项目组所在的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是百所试点院校之一,项目的研究是探索和实施这一试点工作的一个有益尝试。

4.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要。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压力下,多一个技能,多一个证书,多一条出路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一环。

二、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双证制”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重构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中推行“双证书”制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体系给予保证,传统的教学体系不能适应“双证书”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因此在教学体系上必须对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进行较大的改革。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必须与社会的职业岗位要求相适应。为了使学生的知识、技能适应国家职业资格认定的要求,同时又具备高技能人才知识能力水平的要求,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必须按高技能岗位职业人的标准来建立,这就是:必须具有作为一个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必须具有较高知识层面,即知识及学科基础注重综合性,紧紧围绕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它的技能型,要求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熟练的、高智力含量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并且有一定的适应未来职业技术变化的能力;它的岗位型,即以服务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职业岗位和岗位群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它的应用型,即具有一线制造、施工、设计和服务方面的应用技术及工程能力。

2.明确专业的“核心知识技能”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某一行业和领域的高技能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因此其人才要求是:必须掌握这些行业和领域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核心技能。这是作为人才培养的学校和教育者应明确掌握的。只有明确了所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核心知识技能”是什么,才能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确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时提出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必须从需求人才的岗位要求出发,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认真审定和确定专业的“核心知识技能”。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过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3.制定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适应的教学计划

“双证书”制的人才培养不是某一个教学环节或某一门课程的任务,而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全员全程的任务,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全面严谨的教学计划作支撑,以实现“一教双证”的教学目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为此,在制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时应充分与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相适应。具体来说,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课程设置尽量向职业资格规范要求靠拢。比如导游专业,要求毕业生要取得“导游资格证”,而考证所要求的知识及课程均应编入专业教学计划中;机电一体化专业,要求学生取得“数控工艺员证书”,则相应的数控工艺方面的课程和知识就应编入专业教学计划中,这样学生在学完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完成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学习内容,可以直接参加鉴定取证;(2)将取得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的学分,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及取证热情;(3)根据不同职业的专业岗位要求,确定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以适应今后职业岗位的需要。如导游专业的学生必须取得导游资格证;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要求取得维修电工高级证,至少一个模块的计算机高新技术等级证及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行业认证证书;机电一体化专业要求取得维修电工中级证书,数控工艺员证书以及CAD/CAM认证证书;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应取得预算员资格证书等;(4)按照教学进程及相应的课程、实训完成情况,在教学进程上排出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时间,以保证学生在学校期间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4.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否具备直接上岗和后续发展的能力,是本专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从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分析入手,以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的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构建课程结构是落实“双证书”制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为此应做到:(1)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大纲,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中;(2)精讲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加大职业技术类课程的比例。要克服“学科化、系统化、严而全”的倾向,要使所学的课程精干实用,重点突出,体现岗位职业特点。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最终要体现在实践教学上,这是“双证书”制教育的关键一环。加强实践教学,应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入手,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真刀真枪”的实际操作训练,把学生应掌握的技能按照职业要求分层次、分阶段培养、训练,让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台阶式地掌握和提高。如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其能力和技能可以分为基本技能和工程技能,基本技能包括电工基本操作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这两个技能分别与国家维修电工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计算机考级挂钩;工程技能与相应的技术认证挂钩。在教学过程中可先培养、训练学生在二年级取得相关的基本技能证书,再在三年级培养、训练取得与专业模块相对应的技术认证证书。

(三)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

“双证书”制教育要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在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强调学生的成才和成人并重,这是造就社会主义高技能人才的前提。因此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素质教育;开设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课;安排学生到生产第一线顶岗实习、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宣传活动等应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四)制定“双证书”制的保障措施

“双证书”制的推行和实施除了有相应的教学体系保证外,还必须在办学观念、规章制度、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多方面给予保障。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双证书”制的推行,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是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能成为社会和企业欢迎的“银领职业人”的需要,作为学校来说从领导到广大教师都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必须把“双证书”制作为学校出特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要做到四个转变: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按社会需求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方向转变;二是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从“学历人”向“职业人”转变;三是教学模式、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向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变化的方向转变;四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领域向“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转变。

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任何一项措施的推行都必须有制度作为保障,推行“双证书”制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以保证,即:一是要在高职高专学生能力素质要求中把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必须的要求;二是每个专业都必须明确学生应取得何种职业资格证书,并列入教学计划中,给予实施保证;三是将学生的取证率列入对各教学单位的考核项目,作为各教学实施单位办学水平和工作业绩的指标;四是规范学生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核、取证的程序;五是建立健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鉴定服务机构和队伍。

3.建立完善的培训鉴定机构

为了更好地推动“双证书”制,使学生顺利获取职业资格证,学校应积极与国家劳动鉴定机构协调申请在学校成立具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资格的鉴定所,同时加大软硬件投入,建立多种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基地,为学生取证创造良好的条件。

4.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基地建设

“双证书”制的实行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保障,使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培养尽可能在学校完成。另外在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上要坚持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与职业技能鉴定同时兼顾的原则,实验、实训设备尽可能结合生产现场,结合最新技术和最新工艺,以缩小学校教育与生产实际的距离。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的人才规格必须是既懂理论(掌握原理)又懂实践(会实际操作),因此,作为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教师,就必须是既懂理论又会实际动手的“双师型”教师。也就是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农艺师等。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要走专、兼、聘结合的路子,加强对在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企业的人才资源,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充实和建立起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有益尝试——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双证制”的探索和实践

该项目的研究和探索得到了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双证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形成了“双证制”人才培养的“十上”做法及“资源共享 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十上”做法

1.观念上形成共识

为了有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校在广大师生中加强了“双证书”制教育观念的认识和建立,使大家认识到:高职院校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有效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方针,是高职院校实现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和“素质本位”转变的重要步骤,是高职院校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应用人才的重要特色,是高职院校促进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凭证。这样就很快形成了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共识, “多一个证书多一种本事”,“多一个证书多一种能力”,“多一个证书多一条出路”,“职业资格证书——打开就业大门的金钥匙”,这些观念很快被师生所接受,为学校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领导上高度重视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切实支持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由校长亲自兼任经国家批准设在学校的云南省第155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所长和职业技能培训站站长,同时确定了一名副校长分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并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学校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3.制度上明确规定(www.xing528.com)

为了有效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第155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补充规定》《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费用收支管理办法》《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能处资金管理办法补充规定》(暂行)《云南省第155职业技能鉴定所管理制度》《云南省第155职业技能鉴定所财务管理制度》等。做到了规范程序,有章可循。不但明确提出了在我校学生中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而且把学生职业技能取证纳入了学生的学分管理,明确要求每个学生毕业时除取得毕业证外,还必须至少获得一个结合所学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将学生职业技能取证纳入了系部(院区)的考核奖惩之中,还对管理部门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取证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明确了操作程序,制定了奖惩办法。推动了职业技能培训取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4.教学上统筹安排

制定了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时间不能低于40%。并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大纲,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中。

二是我们重构了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即:一是教育学生具备作为一个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二是教育学生具备高技能人才必须具有的较高知识;三是教育学生具备掌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熟练的、高智力含量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及一定的创新开发技能。

三是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技能及职业资格规范要求相适应。比如导游专业,要求毕业生要取得导游资格初级证(国家规定应届毕业生只能取到初级证),而考证要求的知识及课程就编入专业教学计划中,这样学生在学完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完成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学习内容,可以直接参加鉴定取证。

四是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取得折算成相应的学分。

五是按照教学进程及相应的课程、实训完成情况,在教学进程上排出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时间。

六是精讲文化和专业基础课,加大职业技术类课程的比例。

七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排出了半年时间作为岗位实习时间,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基地或学生预就业单位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八是加强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强调“真刀真枪”的实际操作训练,把学生应掌握的技能按照职业要求分层次、分阶段的让学生掌握。如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技能我们把它归结为两个层次,即基本技能和工程技能,基本技能包括电工基本操作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这两个技能分别与国家维修电工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计算机考级挂钩;工程技能与相应的技术认证挂钩。在教学计划中我们让学生在二年级取得相关的基本技能证书,在三年级取得与专业模块相对应的技术认证证书。

九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职业道德及做人的培养和教育。主要是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和在学生中开设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课来实现。

因此,落实计划是有效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内容。

5.组织上尽力健全

学校于2001年起就专门设立了职业技能处来全面负责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下设校内学生培训鉴定科和对外培训鉴定科,并配备了专职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为了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取证工作真正落在实处,学校在各个系部建立了学生职业技能工作网络,由各系部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各相关教研室主任、班主任组成对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取证服务管理网络。

6.队伍上切实加强

学校共支持一百多位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通过几次参加培训取得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同时,还建立了一支校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我们聘请了企业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师和高级技师担任兼职副教授、实验师、高级实验师,加强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指导,使培训鉴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提高鉴定质量,确保鉴定的公正、科学,学校注重考评员队伍素质的提高,曾多次先后选派三十多人次到省内外参观学习,职能部门也多次组织全校八十多名考评员开展业务研讨活动,组织有关人员积极撰写关于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专题论文,独立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科研项目两项,参与项目五项。组织有关专家为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鉴定试题库提供了维修电工、电工、测量、环境工程等工种的技师、高级技师试题二十多套。

7.装备上重点强化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保障,为此,学校首先在实验室规划建设上坚持了专业实验实训与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能够同时兼顾的原则。比如学校投入巨资建设了电子电气实训中心、现代测绘技术中心、环境工程实验中心等一批一流的校内实训场所及计算机高新模块、家用电器、导游、会计、建筑材料、现代物流等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场所,除满足正常专业及课程实验、实训外,还可实现相应职业工种的从初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和鉴定。另外我校还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实施对一些特殊工种的考核鉴定,如采矿、冶炼、钻探、压力容器焊接等工种。目前学校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80%以上都能够在学校进行。

8.业务上不断创新

充分利用学校与众多企业建立了良好产学合作关系的有利条件,在切实搞好校内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同时,不断拓展校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市场。与多家企业集团和单位签定了厂校合作办学协议,形成了以校内培训为主,校内外基地共同实施技能操作训练和鉴定的完整体制。学校还多次受云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及有关厅局、省总工会、市总工会和企业集团的委托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比武和各种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仅2004年我校就受云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委托承办了“云南省技工学校教师维修电工技能大赛(分教师组和学生组)”及“全国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云南省分赛区)”等竞赛;受昆明市总工会委托承办了“昆明市大中企业数控技能大赛和维修电工技能大赛”;受云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委托承接了云南省维修电工、测量、钻探等二十多个工种的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鉴定工作,为企业、部队及各事业单位培训鉴定中级工8842人,高级工2367人,技师429人,高级技师15人,共计11653人次,为云南省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9.考核上奖惩挂钩

学校将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了教学管理、系部(院区)考核及学校与系部签订的就业责任书之中,形成了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与学生学分、优秀评比以及教师和主管领导考核相挂钩”的管理体系。

10,管理上努力规范

学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为保证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推行了“一览表管理”,实行了科学化管理,并建立了师资考评员信息系统,校内外职业技能取证情况信息库,所有培训鉴定资料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二)产学合作上的主要特色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实施“双证书”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鉴定基地共享

目前在学校成立的155职业鉴定所,具有一百多个国家职业工种,含盖五百多个岗位的鉴定资格。但学校的培训鉴定场地和设备不可能满足全部岗位的要求。因此,学校采取的措施是:做大做强几个强项工种的培训鉴定,在场地及设备上做到先进、充足。如维修电工、测量、分析化验等专业工种。而另外一些专业工种的场地设备,则采用与相关企业协作、共享的形式,如我们的焊接培训鉴定基地放在了昆明锅炉厂;钻探、砌炉等工种的培训鉴定场地则放在十四冶,设备也是用企业的。

2.师资队伍共享

学校的教师既担任在校生的教书育人工作,同时也是国家相关职业工种的培训教师和考评员,担负着对企业、社会职工的培训鉴定任务。另外学校还长期与有关企业合作聘用企业的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师,作为学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教师。如云铜集团、昆明锅炉厂、十四冶等企业兼职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教师就很多。

3.发挥人才基地作用,为学生取得“双证”服务

我校为企业、地州开办的各种学历班、函授班、培训班,应企业的要求在学员毕业或结业的同时组织他们参加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如我校为海尔集团在云南的维修点举办的培训班,结业时除取得海尔培训结业证外,学校还组织鉴定了维修电工、家用电器维修工的职业资格,深受学员和企业的欢迎。又比如,我校为云南省职业高中教师开办了三届学历班,在学员毕业时都组织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

4.将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的人才培养选拔紧密结合

学校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向社会开放,利用学校优质的师资和实验实训条件,积极参与、支持社会与企业的技术练兵和技能竞赛,既为学校创造了效益,又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同时也为社会和企业作出了贡献。如为昆明市总工会组织了全省在昆大中型企业维修电工、数控车床技能大赛,为云南省劳动厅组织了云南省技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维修电工技能大赛;为云铜集团、云天化集团、云南国资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了技能大赛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5.为企业、社会培训鉴定各类高技能人才

(1)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办前沿技术培训。比如,先后为云铜集团、云天化集团、云南红云集团、红塔集团、国资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办了PLC技术、工控网络技术培训班四期,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受到受训人员和送培企业的高度肯定和赞扬。(2)为企业、地方强化培训各种技能竞赛的选手。如先后为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培训参加全省四个工种技能大赛的选手,这些选手在全省、全国的职工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提升和促进企业和地方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3)学校在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支持下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第155所),在做好本校学生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的同时,也为企业、部队、机关单位进行培训鉴定。自2004年以来,共鉴定了18 984人,其中初级784人、中级10 901人、高级6 033人,技师1243人,高级技师25人。2004年鉴定8041人,2005年鉴定7 299人, 2006年1~7月份鉴定3 644人。为云南省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实施的“双证书”制有效地推进了学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发挥了学校作为云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院校的作用。学校建成的现代测绘、电气电子、环境工程、现代物流、建筑施工和建筑材料等一流的六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及“中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基地,为“双证书”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在获得专科毕业证书的同时,都能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实施“双证书”制经历了部分专业试点、逐步展开、所有专业全面推行的稳扎稳打的实施办法,保证毕业生的“双证”质量。“双证”率逐年提高, 2001届毕业生为41.58%、2002届为58.06%、2003届为68.78%、2004届为84.79%、2005届为85.69%、2006届提高到97.36%。各专业毕业生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均与所学专业和从事的岗位要求相符合。使毕业生受到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四年都在90%以上。另外学校还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资源、师资资源、设备场地资源的优势,为社会和企业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各种职业技能大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进步及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的高度肯定和表彰。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云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指导,得到了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上级领导及部门的支持,得到了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党政及有关兄弟学校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有关企业集团的支持和配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能处、教务处、自动化与电力学院、冶金与矿业学院、环境与化工学院等部门对课题的研究、资料的收集、班级试点、人员支持上等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和大力的支持,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