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遥感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现状

遥感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现状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遥感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洪涝灾害和旱情监测与评估、水资源动态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以及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水利业务,并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遥感技术在防洪抗旱领域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中的应用比较成熟,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国家遥感中心各部通力合作,开展了大量的洪涝灾害监测评估工作。表13-5遥感技术监测洪水灾害适宜性分析注√√特别适合;√一般适合;× 不适合。

遥感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现状

遥感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洪涝灾害和旱情监测与评估、水资源动态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以及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水利业务,并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遥感技术在防洪抗旱领域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中的应用比较成熟,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但因中长期天气预报等世界尖端难题未得到解决,因此预测工作较弱。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快速反应、紧急救灾和灾后重建方面。例如,早在1983年我国水利部就利用多频段扫描仪系统(MSS)数据监测了三江平原挠力河的洪水。之后,水利部、中科院、气象局和民政部等有关单位进行了大量类似的研究工作,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又例如,“九五”期间,中科院等单位完成了洪涝灾情遥感速报系统,该系统有两种运行模式:第一种运行模式为灾区的宏观监测评估,主要是利用NOAA 气象卫星的数据,每天两次对全国洪涝灾害易发区内的灾情分布状况、淹没范围、持续时间以及影响程度等进行宏观监测评估,并给出灾情图像、简报以及淹没损失数量的统计报表等。第二种运行模式为灾区的重点监测评估,它是用雷达卫星和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数据、主题测绘仪(TM)数据、SPOT 数据和其他来源的高分辨率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灾情严重地区,进行多层次的监测和详细评估,并给出相应的灾情图像、详细评估报告和以县为单位的灾情损失的分区分类数据表格,同时提出灾后重建家园的决策建议。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的全流域特大洪水,东北的嫩江松花江也同时发生达到和超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国家遥感中心各部通力合作,开展了大量的洪涝灾害监测评估工作。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水利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和国家测绘局等单位采用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以及欧洲空间局的遥感卫星数据,气象卫星数据,国家攻关计划“机-星-地”系统,国家“863”计划机载雷达系统,国家测绘局的航测遥感系统进行了几十次动态监测,总覆盖面积达800km。各类遥感图像、受灾地区的受淹范围和土地利用专题图以及灾情分析报告等被迅速和及时地送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和通过国家遥感中心送到国务院办公室以及江西省、哈尔滨市和大庆市等各地的防汛部门,为防洪减灾和救灾做出了贡献,也为灾后重建和防洪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九五”国家重中之重“3S技术综合应用”项目课题之一,“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的建立”由水利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承担,2001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课题涉及最主要的灾种就是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业务系统涉及面很广,包括多种星载和机载遥感器,也涉及到多个执行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情况多变,需要系统本身有多种预案和具有迅速作出应急决策的功能,才能在最短的时段内保质保量地按既定技术要求完成。为此,制定的指挥调度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工作与技术流程、指挥调度系统、卫星轨道查询系统、实时水情查询系统、资料快速检索系统和质量控制标准与检验规程等。该系统的研究目标是为使“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运行系统”在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的过程中,决策指挥调度、监测与评估的技术流程、数据管理、以及产品、成果的编制、输出和传输等,都有一套严格的技术规程和标准可遵循,使决策、指挥、管理和运行做到科学化和规范化。

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水利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国家气象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了国家“九五”科技减灾项目“全国主要流域重点地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的建立”,范围涉及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河、松花江、嫩江和辽河等七大水系中下游地区。通过把江河流域的遥感图像与数据库中的水域图像进行重叠,来对比分析出目前江河流域的水文状况,超过警戒水域的面积也可以通过数据库及时地算出来。开发的数据库经过两年的试运行,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并在洪涝灾害遥感监测工作中发挥了显著效益。印度是世界上洪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建立了灾害管理系统(DMS)。DMS最主要的工作即提供洪灾损失评估信息,为防灾救灾服务。IRS-1C、1D 的几何分辨率较高,有助于洪涝灾害的详细评估,IRS 1C、1D 在这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全色数据(PAN)和多光谱数据(LISS)融合可提供详细的有关道路、沟渠和大堤等基础设施信息,包括受损信息;LISS数据可提供土地分类信息;广角数据(WIFS)可提供洪水淹没信息等。该系统在1998年印度洪灾的救灾、抗灾以及灾后评估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美国是洪灾遥感技术应用较早的国家,在1993年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大洪灾期间,地球卫星(Earth Satellite)公司为联邦救灾署(Federal Relief Agencies)快速提供了洪水淹没图,为救灾的快速反应提供了重要受灾信息,并于灾后几个月内,利用TM、ERS-1和SPOT数据建立了洪灾分布图库。

实践证明,卫星遥感在减轻洪涝灾害损失方面是可以发挥重大作用的,特别是在降水遥感监测、洪水灾情监测与评估、紧急救灾和灾后重建,以及区域旱情监测与评估等方面,卫星提供的灾情信息比其他常规手段有着更快速、客观和全面等优越性(具体应用情况见表13-5)。

表13-5 遥感技术监测洪水灾害适宜性分析

注 √√特别适合;√一般适合;× 不适合。

旱灾的监测评估方面,遥感监测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国外开始采用多种遥感数据源,包括NOAA/AVHRR、MODIS和雷达遥感等进行旱情的监测与预警。旱情遥感监测是通过测量土壤表面发射或反射的电磁能量,来估算土壤湿度的方法实现,需要有墒情站实测数据的支持。目前估算土壤含水量的遥感方法可分为:①可见光和近红外方法,利用植被指数(NDVI)监测旱情;②热红外方法,通过测量表面温度日变化、热惯量、冠层与空气温差估测土壤湿度;③微波方法,通过测量雷达后向散射系数以及测量微波辐射和亮温来计算土壤湿度;④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方法,利用植被指数和表面温度关系估测土壤湿度;⑤可见光、近红外和微波方法,利用可见光、近红外信息估测植被盖度,用微波估算粗糙度和土壤水分。遥感方法可以快速获得大面积土壤水分信息,成本低,但由于监测模型复杂程度不同,适用范围和精度各异。目前开发研制的基于卫星遥感的旱情监测模型包括植被指数模型、热惯量模型、作物缺水指数模型、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特征空间模型、微波模型、水文模型和气象模型等。在国内,在旱情遥感监测评估方面已初步具备了建立旱情遥感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的条件和能力,并在部分地区的到了试点应用。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在河南、山东和吉林省白城地区开展过旱情遥感监测的试验研究,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对旱情监测的方法、运行机制又开展了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并有所进展。近年来,结合地面墒情站点的实测资料建立了某些地区基于遥感信息模型的旱情管理信息系统,如黑龙江省旱情管理信息系统等。今后发展方向是开发研制更为实用的、智能化的旱情预报和旱灾评估方法和模型系列,充分利用获得的各类信息和专家知识。

(2)遥感在水资源管理调度和生态保护中的应用。区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调查是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的基础工作。过去传统的调查手段是依靠水文站网、气象站网及生态环境监测点的数据采集进行的,这种办法往往受到站网布设格局的限制,站网设置多了,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理的投入;站网布设过于稀疏,又影响数据的代表性和精度;另外在一些人迹罕至或人迹难至的地方,数据的观测几乎不可能。尤其是在西北地区,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状况的限制,传统的调查手段有着相当的难度和复杂性,必须综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迅速获得广大地区的全面、客观、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以往传统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可以克服传统手段高投入、长周期、低效率的缺点,可快速准确地进行区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调查,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提供科学的数据,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遥感技术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或流域水文循环研究。在陆地水文学研究中,进行大区域、长时间的定量水文分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获取支撑数据。尤其是在缺少资料的地区,这种研究工作甚至是非常困难的。卫星遥感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法,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流域或区域水文模型研究,不仅仅是“四水”(大气水、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水量均衡的问题,由于水文模型主要参数蒸散发的确定过程中,本身就包含着能量的转换,因此水文均衡应该是水量均衡和能量均衡的耦合问题(见图13-2)。遥感作为数据源在水文模型研究中有着广泛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在水文模型的大多变量,如土壤含水量、降水、径流、蒸散发(通过空气温度、地面湿度、植被进行研究)、地面温度等变量都可以通过遥感直接或间接得到。

同时,可选择的遥感数据源很多,它们在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上各有优势,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文循环观测网,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机地将这些丰富的数据组织起来,并且高效利用以提高水文循环研究水平。

2)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土地利用状况分析首先要对包括诸如植被类型、覆盖度及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遥感调查,获取遥感影像,并根据科学和标准的分类原则分别建立遥感解译的分类型系统,通过相应的遥感解译方法,以获取各类遥感解译结果,这些结果包括植被类型遥感调查图及面积统计表、植被覆盖度遥感调查图及面积统计表、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调查图及面积统计表。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是进行基于遥感技术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的本底状况调查,也是进行评价工作的基础性成果。

图13-2 基于遥感的水文循环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基本解决了作物播种面积的遥感调查的技术问题,对灌溉面积调查在方法上有一定借鉴意义。但采用遥感方法进行灌溉面积调查,工作在国内尚无现成方法可供效仿,在国外也鲜见报道。1995年通过在河南省的试点研究与解剖工作,对遥感灌溉面积调查信息机理进行了探求,摸索出一套有效灌溉面积的调查方法和规程,解决了一些技术上的难题。该方法可以推广用于指导全国的灌溉面积遥感调查工作,使之成为水利遥感实用化业务系统之一,更新灌溉管理手段和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3)生态环境变迁分析。生态环境变迁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工作,其基础是利用土地利用状况的动态监测成果,通过借助GIS地形分析模块对各个代表性时段所得到土地利用状况遥感影像及其解译结果采用叠加等手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对比分析,从中寻找并总结生态环境变迁的规律。

近几年,水利部遥感中心等单位开展了内陆河流域(黑河塔里木河)调水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为西北内陆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恢复方案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取得了理想效果。

4)生态耗水分析。生态耗水(需水)分析也是利用遥感得到的土地利用状况成果,然后利用GIS技术进行生态分区,在空间上反映出生态耗水的分异规律,并建立生态分区与水资源分区的空间对应关系,采用叠加分析方法确定流域各级生态分区的面积,最后基于流域降水平衡和水资源平衡分析方法计算生态耗水。

5)水资源评价。应用遥感资料进行下垫面属性分类,计算其分类面积,选取经验参数及入渗系数。根据多年平均降水量,计算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入渗补给量。两者之和扣去重复计算的基流量即为多年平均水量,对国内某些流域进行估算的相对误差小于7%,尤其适用于无水文资料地区。此外,根据遥感资料提供的积雪分布(三维)、积雪量、雪面湿度,用融雪径流流域模型估算融雪水资源和流域出流过程的相对误差在10%左右。如有精度较高的数字高程模型,湖泊面积及容量调查也有较高精度。例如,王建和沈永平等(2001)利用SRM 融雪径流模型和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了祁连山黑河流域近40年来积雪和春季融雪径流变化规律。王世杰(1998)采用NOAA\AVHRR 遥感数据分析估算天山积雪量。陈曦和夏军(2003)在开发三工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中,建立了基于MODIS的天山北麓SRM 融雪径流模型。基于遥感数据的WATBAL模型也有应用实例。

6)精细农业灌溉系统的应用。在精细农业灌溉技术应用方面,同GIS和GNSS技术相结合,成为农业空间信息技术,其应用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土壤墒情监测、农作物估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等,已经开发了土壤墒情遥感监测模型和农作物灾害评估模型等。(www.xing528.com)

在水资源生态环境领域的遥感监测数据源见表13-6。

表13-6 水资源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源

(3)遥感在水土保持规划和治理工作中的应用。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土壤侵蚀定量调查是水土保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土壤侵蚀定量调查中,遥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遥感以其宏观、快速、动态和经济的特点,已成为土壤侵蚀调查的首要信息源。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的遥感水土流失调查,为我国水土保持规划和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全国范围的两次水土流失遥感监测,手段是先进的,数据是科学的,反映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西部大开发、国土整治、江河治理、水利和农林、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为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土壤侵蚀过程极其复杂,受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因子包括气候、植被(土地覆盖)、地形、地质和土壤等,人为因素有包括土地利用(如耕地、放牧等)、开矿和修路等。在目前土壤侵蚀机理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的情况下,不可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土壤侵蚀影响因子指标体系。不同的土壤侵蚀类型影响因子也不同,对于水蚀来说,参考通用土壤侵蚀方程各因子指标,并考虑RS技术与常规方法相结合方法能否获取以及是否方便在GIS中存取、表达和计算,一般选择了降水、地形(坡度)、沟谷密度、植被盖度、成土母质及侵蚀防治措施等作为土壤侵蚀量估算的因子指标。

同时,根据不同时期或年代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的分析对比,评价水保工程治理效果,指导今后水土保持规划和设计工作。

(4)遥感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体(包括湖泊、水库和河流)常规的水质监测方法尽管可以精确地测定出某一位置水质的各项参数,但成本高、耗时长、同步性差,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快速的完成水质监测工作,但是目前国内对自动监测仪传感器的研制还未成功,进口的比较昂贵,而且它不能给出这些水质参数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状况。

遥感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同步、客观和经济等优势,它可以有效地监测表面水质参数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状况。水质遥感监测近年来已成为遥感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用遥感手段监测水质的难度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水体中化学成分非常多,有可溶的也有不可溶的微粒,其含量与浓度一般都比较低,这么多化学物质混在一起,这与遥感中一般以像元为单位鉴定某一类地物是不同的,不是鉴别一个像元中是某类地物,而是要定量的确定某一像元中各种不同物质的单位含量或浓度。由于含量或浓度不高,因此其电磁波受大气、辐射和水体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而言非常大,理论上每种地物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电磁波,但是对于物质组成复杂的混合物来讲,用遥感监测水质的难度非常大。该项研究在国内外的进展都不是很快,但许多发达国家都在探索,而且也不断地有所进展。国内在水质遥感监测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海洋二所在杭州湾就进行了应用NOAA 数据分析悬浮固体浓度的研究。进入90年代后,水质遥感研究就更多了,例如,黎夏等(2002)对珠江口悬浮泥沙进行了遥感定量分析;濮静娟等(2002)利用热红外遥感对唐山陡河水库的水质及生态环境进行了实验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大多属定性研究,通过对航空或卫星遥感数据与实测水质数据的分析,建立了一些基于统计相关的经验模型,但缺少对不同水质水体的波谱特征分析。相对而言,国外从事水质遥感研究更早些,早在1970年,Clark等就发现表层水体中富有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可以从卫星影像上探测到,几十年的研究,建立了大量的遥感数据与水质参数(主要是叶绿素与固体悬浮物)相关关系的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近年来,国外已开始重视采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分析水体的波谱特征,但其波段范围多选择在可见光或近红外。遥感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也已经渐渐投入到实际生产与应用当中,并且水质遥感监测的方法还在不断的发展与成熟,在水质监测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必将发挥巨大的潜力。目前已可以对混浊度、p H 值、含盐度、BOD 和COD 等要素作定量监测,对污染带的位置作定性监测。采用的遥感数据源有Landsat TM、SPOT HRV 数据、IRS-1C卫星数据和NOAA/AVHRR 数据等。例如,在水利部重大攻关项目“遥感技术在珠江的黄茅海治理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中,在遥感监测河口水质动态方面取得可喜进展。例如,自80年代珠江水利委员会科学研究所开始珠江河口悬移质泥沙的遥感定量研究,主要是以Landsat MSS、TM 影像数据为探测悬移质泥沙的遥感信息源,经长期的试验和实践,建立了遥感泥沙定量模型——双波段比值模型:ln S=A+B(LTM 3/LTM 2)。经对实测含沙量与遥感数据拟合回归计算后,得出河口遥感泥沙模型的具体表达式为:

式中:S 为悬移质泥沙浓度,mg/L;L 为TM 3/TM 2 亮度值比值。

通过上式,对于每一景TM 影像数据,可以计算每一个像元水体的悬沙浓度,也可以统计逐级悬沙浓度范围的平面分布状况,即制作区域悬移质泥沙浓度平面分布图。

近几年来,高光谱和超光谱遥感数据在水质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美国的AVIRIS数据和EO-1 Hyperion、加拿大的CASI数据、芬兰的AISA 数据及中国的CIS数据等被用于内陆水体水质参数监测研究,包括叶绿素浓度、水体混浊度和悬浮物浓度等的估测,取得了初步成果。

(5)遥感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其他业务应用。遥感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业务应用涉及河道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大型水利工程的安全监测等。尤其是在河道动态变化方面,遥感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

1)河道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利用卫星遥感信息监测河道变化、预测河道发展趋势;并应用到水利规划、航道开发以及防灾减灾等,产生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河道特征包含河型、河道平面形态、河床地貌地形以及水体物质(如挟沙和污染物)等。分析河道特征的遥感信息主要有航空遥感资料和航天遥感资料。前者包括航空黑白摄影、多光谱扫描和彩红外摄影等;后者主要有美国Landsat MSS、TM 数据,法国SPOT 数据;全天候的微波遥感,如加拿大的Radarsat、日本JERS和欧空局ERS等信息也广泛地用来监测河道的变化。

2)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水利工程环境影响遥感监测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引起的土地植被或生态变化、淹没范围、库尾淤积、土地盐渍化等方面的监测内容。

国土资源部门、气象和水利部门对三峡大坝一期蓄水工程后的水域淹没和水环境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

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环境遥感监测“863”课题已启动,旨在监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效应。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已经用于国家级大型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监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越7省市,行程1300多km,调水将改变流域间水资源的自然地理分布,加上工程施工、移民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将对水源区、受水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该课题今年7月由科技部批准立项。项目将利用反应快捷、信息丰富、大尺度特征的遥感技术,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水库、汉江中下游地区、受水区3个区域的地表水水质、水库岸坡稳定性、水土流失、水面、盐渍化和植被等6个环境因子进行动态监测,以及时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环境效应和变化趋势,并将在2005年初开始公开发布有关信息。该项目启动实施后,将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环境提供宏观的科学数据和决策依据,同时利用空间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地为长江委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公众提供有关方面的信息服务。

3)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的跟踪监测。考虑应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IKONOS、Quick-Bird等)、地面或航空摄影,以及高精度GNSS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大型水库和堤防工程的建设施工监测工作。

(6)遥感在地质勘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测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满足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需要,而且还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进步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在热红外遥感找水及污染探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城市和特殊条件地区地形图、专业图修测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1)遥感作为水文和水资源调查与研究的新的信息源。遥感技术可以提供植被、土壤、水系、地形地貌、地质和土地利用等有关下垫面条件的信息,同时可以定量分析流域范围蒸散发量、土壤含水量等。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多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例如,Mauser W.和Schadlich S.(1998)运用遥感技术(Landsat TM 和NOAA-AVHRR)和PROMET 模型(核心为基于Penman-Monteith的SVAT 模型),模拟分析了三种不同尺度下(试验场地尺度、中尺度150×100km 和小尺度7×13km),蒸散发的空间分布规律。N.Aqid等(2001)运用遥感(SAR 雷达)和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了Foum Tillicht流域水文模型中的土壤粗糙度估计。M.Rodell和J.S.Famiglietti(2002)研究了运用GRACE(NASA’s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进行美国中部高原含水层中地下水储存量变化的长期监测。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近几年来利用MODIS监测陆地表面蒸散发的研究得到极大重视。例如,日本筑波大学的Kenlo Nishida教授开发了基于Aqua\MODIS的蒸散发算法,可提供时间间隔8d、分辨率1km,表征陆地表面“湿度”的蒸散发指数(Evaporation Fraction)数据产品(MOD16)。

2)遥感运用于地形等数据的快速更新。遥感信息作为一种能快速提供空间位置和遥感光谱信息的新型遥感数据,可以广泛应用于经济开发区快速资源环境动态变化监测、大型工程进展监测及其生态环境变化快速监测;滩涂、沙漠区水资源调查等地面景物以及地面工作极度困难的无人区、严重缺乏区、岛礁等范围的遥感监测与专题图、城市建筑高度三维分布图、城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用图、城市居住环境监测与评估、城市化发展动态变化监测及快速地形图和专业图修测。尤其是GNSS、INS、激光扫描测距和多波段扫描成像仪的集成,使新型遥感走向实用化和工程化。

例如,2000年10月利用机载三维成像仪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了试验飞行,共获取了3条航带的三维遥感数据。机载三维仪系统中GNSS采用了ASE 双频测量型接收机,其定位精度为2~10cm,而姿态测量装置则采用平台罗经和GNSS进行组合,测角精度在2′左右。扫描仪的图像分辨率2m,光谱波段为热红外波段加可见光波段。飞行获取的三维遥感数据基本完好,利用上述研制的信息处理系统对中关村飞行试验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处理生成了测区的遥感地学编码图像和DEM 数字高程模型,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3)遥感技术应用于大型工程的地质勘查。遥感技术已应用于三峡大坝、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和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的测绘、地质调查和选址选线等方面。其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自然条件较差,输水隧洞线路深埋平均500m,最深1150m。在前期地质调查工作中,应用了高分辨率的SPOT、SAR 遥感影像,快速获得长244km 隧洞线地质断裂构造的基本信息,包括规模、空间分布等,并解译工程区26个不同等级的花岗岩体环形构造。为分析断裂活动的减缓作用和区域构造稳定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