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酱类发酵制品:营养丰富,价格实惠

酱类发酵制品:营养丰富,价格实惠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酱类发酵制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既可作小菜,又是调味品,具有特有的色、香、味,价格便宜,是一种受欢迎的大众化调味品。目前大多数厂家选用米曲霉和黑曲霉,这类菌种适合固态制曲工艺,产生的中性蛋白酶活力较高,菌种具有生长繁殖快、原料利用率较稳定等特点。另外,细菌代谢产物进一步改善了酱类的风味,例如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与霉菌和酵母菌共同作用,产生乳酸乙酯等代谢产物,这是酱风味的有效成分。

酱类发酵制品:营养丰富,价格实惠

酱类包括大豆酱、蚕豆酱、面酱豆瓣酱豆豉及其加工制品,都是由一些粮食或油料作物(如小麦或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的半固体黏稠的调味品。主要有豆酱(黄酱)和面酱(甜面酱)两种,并可以这两种酱为基料调制出各种特色衍生酱品,酱油是酱的衍生品种。酱类发酵制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既可作小菜,又是调味品,具有特有的色、香、味,价格便宜,是一种受欢迎的大众化调味品。

我国制酱技术起源甚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千余年。目前,制酱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许多关键性问题得到了突破,例如将原来利用野生霉菌制曲改为纯粹培养制曲;创造因地制宜的简易通风制曲法;将日晒夜露天然发酵制酱改为人工保温发酵制酱等。

制曲是酱类酿造的关键环节,优良的菌种是生产优质产品的重要保证。酱类生产所用的菌种一般为霉菌,例如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黑曲霉(Apergillus niger)、酱油曲霉(Apergillus sojae)和高大毛霉(Mucor mucedo)等。目前大多数厂家选用米曲霉和黑曲霉,这类菌种适合固态制曲工艺,产生的中性蛋白酶活力较高,菌种具有生长繁殖快、原料利用率较稳定等特点。但单一菌种制曲产生的酶系不全,酸性蛋白酶活力、淀粉酶和谷氨酰胺酶活力较低,而以多菌种混合制曲可以提高酱类的质量,例如沪酿3.042米曲霉和AS 3.758黑曲霉混合制曲,可以明显提高豆酱质量,氨基酸含量高,产品风味较好;沪酿3.042米曲霉和绿色木霉1号菌混合制曲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沪酿3.042米曲霉、AS 3.350黑曲霉及AS 3.324甘薯曲霉3菌株混合制曲、混合发酵可显著提高产量和风味质量;利用AS 3.951、沪酿3.042米曲霉、AS 3.350黑曲霉、D110谷氨酸菌、产酯酵母等多菌种协同作用制曲,与单一菌种相比,显著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和产品质量。(www.xing528.com)

在酱类发酵前期,霉菌分泌的蛋白酶、淀粉酶促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解为多肽、氨基酸和糖类,而在厌氧、高盐的环境中,促进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例如鲁氏酵母(Saccharomyces rouxii)具有一定的酒精发酵力,同时也促进了酱醪成熟,赋予了酱类良好的风味。另外,细菌代谢产物进一步改善了酱类的风味,例如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与霉菌和酵母菌共同作用,产生乳酸乙酯等代谢产物,这是酱风味的有效成分。此外,乳酸菌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与酵母菌产生的醇类化合成酯类,形成酱的特殊酯香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