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费者需求和利益保障原则简化方案

消费者需求和利益保障原则简化方案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消费者需求和利益原则简化形成的结果必须保证在既定的时间内可满足消费者的一般需要,不能限制和损害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

消费者需求和利益保障原则简化方案

3.3.1.1 简化的概念

简化是标准化最基本的方法,标准化的本质就是简化。

简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精简标准化对象(事物或概念)的类型数目,以合理的数目类型在既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满足一般需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也就是说,在不改变对象质的规定性,不降低对象功能的前提下,减少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

简化的实质:

(1)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征具有一致性。

(2)着眼于一致性,从个性中提炼共性。

(3)消除不必要的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

(4)为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使用消费的物品一般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基本功能,即用来满足人们对该物品的共同需要的功能;二是附加功能,即用来满足不同的人们对物品的特殊需要的功能;三是条件功能,即使基本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功能。如:挂历的基本功能是显示日历,条件功能是挂,而附加功能是装饰美化环境。由于附加功能和条件功能的存在,使得同一物品具有众多的品种规格。品种的增加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超出一定的范围,盲目地、无限制的增加品种,就会给制造、选购、使用和维修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利用“简化”这一标准化形式和方法,将产品的品种和规格减少到必需的范围内。

3.3.1.2 简化的必要性

(1)对社会产品类型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一种有效形式。

在任何领域,事物的多样性发展都是普遍的。由于科学、技术、竞争和市场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趋于多样化,使商品的种类剧增。这种社会商品多样化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但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就有可能出现多余的、低效率的、低功能的品种类型,这是社会资源和生产力的浪费,既不利于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对这类产品除了通过市场竞争加以淘汰外,简化也是对社会产品的类型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和调节的一种有效形式。

简化这种标准化形式随处可见。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企业管理等,无处不在应用。但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最早在生产中大规模应用的则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福特一世。1903年,福特创建福特汽车公司,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方法设计了T型汽车,将汽车结构、零件加以简化并制定成标准,实现了零件互换,组织专业化大批量生产,不仅产量高,质量好,而且易于维修和更换配件,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成本显著下降,几乎垄断了当时的美国汽车市场,这是工业化初期简化成功的一个典型。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曾把简化作为克服产品规格杂乱、扩大生产批量、组织专业化生产的措施。

(2)消除低功能和不必要的类型,为多样化的合理发展提供空间。

简化的直接目的是控制对象类型的盲目膨胀,而不是一般的限制多样化。通过简化,消除功能低、效率低等不必要的类型,使产品系统的结构更加精炼、合理,这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系统的功能,还能为新的、更好类型的出现、为多样化的合理发展扫清障碍

(3)产生经济效果。

首先,从制造环节,在设计阶段,由于品种简化,可以减少设计差错,缩短设计时间,提高设计效率,便于图纸和设计文件的管理。

其次,从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由于品种的简化,便于包装、运输和仓储,大大减少了流通领域的人力物力等的消耗和管理费用,也给消费者的使用和维修带来了方便。

3.3.1.3 简化的原则

简化不是进行任意删减,更不是把对象的类型数目加以缩减就会产生效果。简化是对客观系统的结构加以调整使之优化的一种有目的的标准化活动。因此,必须遵循标准化的原理,尤其是结构优化的原理,以及基于实践的原理。(www.xing528.com)

1.适度原则

只有在多样化的发展规模超出了必要范围时,才允许简化。简化要适度,既要控制不必要的庞杂,又要避免过分压缩而形成单调。为此,简化方案必须经过比较、论证,并以简化后事物的总体功能是否最佳作为衡量简化是否合理的标准。

2.时间和空间原则

简化应以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为前提。在时间范围内,既要考虑当前的情况,也要考虑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要求,以保证标准化成果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对简化涉及的空间范围以及简化后标准发生作用的空间范围,都必须进行较为详细的估算,衡量全局利益。

3.消费者需求和利益原则

简化形成的结果必须保证在既定的时间内可满足消费者的一般需要,不能限制和损害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

4.系列原则与数值分级原则

产品简化要形成系列,其参数组合应符合数值分级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3.3.1.4 简化的应用

简化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可以作为简化对象的事物也很多,如语言(包括计算机语言)、术语、符号、指示图形、编码、程序、管理方法等,都可通过简化防止不必要的重复。

1.物品种类的简化

就产品而言,从构成产品系列的品种、规格,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品种、规格,都可作为简化对象。企业从产品到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原材料的简化不仅可以提高设计和制造的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库存,降低采购与库存成本。

2.数值简化与工艺装备的简化

不同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参数自由取值,就会使统一参数出现多种数值,并使工装卡具等种类增多,既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又增加了制造成本。

3.结构要素简化

许多产品结构要素,如孔径、倒角、螺纹直径等的简化和统一,会产生客观的效益。减少这些要素的种类,就意味着减少工装和加工过程的数量,压缩信息在生产中的不断繁殖,简化管理,降低成本。

4.作业及作业流程简化

在管理活动中,将作业及作业流程“化繁为简”,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简单明了、简单易行,提高工作效率。例如,连锁系统整体庞大而复杂,必须将财务货源供求、物流、信息管理等各个子系统简明化,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和内容,以提高效率,使“人人会做、人人能做”。为此,要制定出简明扼要的操作手册,职工按手册操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