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葡萄酒品评的两种方式与侍酒温度推荐

葡萄酒品评的两种方式与侍酒温度推荐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品评是品评人员根据自己的意图,对参评的葡萄酒进行品评,从中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葡萄酒的一种品评方式。分级品评是对同一可比类型的葡萄酒进行品评,将其按照当前类型的质量标准排定名次的品评方法。比如法国AOC葡萄酒产品认定就需要经过这样的一道程序。红葡萄酒以复杂的香气和丰实的口感为特色,温度过低会使得香气封闭,而温度过高则会使酒精味变重。所以,红葡萄酒的侍酒温度一般为14℃~19℃。

葡萄酒品评的两种方式与侍酒温度推荐

以自己的感官,对葡萄酒的外观、香气以及滋味获取直接的认识,并与自己大脑中已有记忆的葡萄酒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并作出判断,进而得出“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结论,这对于普通的葡萄酒爱好者来说就已经足够了。毕竟,葡萄酒的消费是一种很自我的个性化消费,消费者强调自我感受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葡萄酒专业人士而言,在品评葡萄酒时,绝对不以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作为结论。专业的品评员必须积累足够的经验,熟知葡萄酒行业的产品质量状况,修正自己的个人喜好对品尝中的影响,对被评判的葡萄酒在葡萄酒市场中的“地位”做出准确的定位

那么,葡萄酒的品评到底有哪些形式呢?

消费者的好恶品评是最重要的一种品评形式。但是,如果用于指导销售或者生产而开展的消费者品评,必须是在严格的组织下进行。首先,参加品评的消费者应当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代表被调查地区的目标调查群体;其次,收集消费者品尝后感觉的问题,必须是周密设计的,并且要通过特定的统计方法获取的结论。

因此,除了经专业的调查公司组织的消费者品评,以及产品推广时那种泛泛的消费者体验品评外,消费者品评的方式多以娱乐为主要目的。

为了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市场品评是常见的商业选酒的形式,是酒店、酒商、葡萄酒销售场所等进行选酒的主要方式。

市场品评是品评人员根据自己的意图,对参评的葡萄酒进行品评,从中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葡萄酒的一种品评方式。

这种方式要求品评人员拥有足够的经验,尤其是熟知自己的服务对象——消费者的口味倾向。

分级品评是对同一可比类型的葡萄酒进行品评,将其按照当前类型的质量标准排定名次的品评方法。这种品评方法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品评人员的职业水平。竞赛性品评结论的权威性或者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品酒组织者及品评人员的声誉。

分析品评是为了检验新工艺或者新品种的表现情况。通过对样品的感官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葡萄酒原料状况、生态条件的反映、工艺措施及其优缺点、葡萄酒的现状、各种成分的和谐度以及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等。

这种品评是为了确定葡萄酒是否达到了已经确定的感官质量标准,从而排除那些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比如法国AOC葡萄酒产品认定就需要经过这样的一道程序。

不可否认,现如今葡萄酒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一种艺术的角度出发去品鉴葡萄酒呢?从艺术的角度品鉴葡萄酒一般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即:一观其色,二嗅其香,三尝其味。

把酒倒入透明的葡萄酒杯中,举至齐眼高观察酒体颜色。葡萄酒的色度通常会直接影响酒的结构、丰满度和后味,因此优质高档葡萄酒都应具有相对稳定的颜色。一般来说,白葡萄酒呈浅禾秆黄色,澄清透明;干红葡萄酒呈深宝石红色,澄清近乎透明;干桃红葡萄酒呈玫瑰红色、澄清透明。

品鉴葡萄酒过程中的闻香阶段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在葡萄酒摇杯之前,感受葡萄酒静态情况下的原始气息;二是在葡萄酒摇杯之后,感受葡萄酒充分释放出来的浓郁、丰富的香气。前者可以说是对葡萄酒香气的一种试探与熟悉,后者则是对葡萄酒香气深层次的感受与挖掘。

首先,葡萄酒的品鉴者深吸一口外界的清新空气;然后以手指捏住酒杯杯体与杯脚的连接处,将未经摇杯的葡萄酒酒杯端到面前;倾斜适当的角度之后,将鼻尖探入酒杯未满的空间极为短促地轻闻两下,短促的轻闻只是为了保持品鉴者嗅觉的持续敏锐,而感受到的葡萄酒静态条件下幽雅、细致的芳香会在脑海中留下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然后,葡萄酒的品鉴者将酒杯中的葡萄酒轻轻摇晃,加大葡萄酒与空气的亲密接触,使葡萄酒中幽雅细腻的酒香与清新浓郁的果香充分地释放出来。再将鼻尖探入酒杯未满的空间深吸2~3秒,将感受到的浓郁、丰富的香气与第一次较为清淡的香气印象对比。从香气的强度、香气的质地、香气的特征等方面出发,香气的强度是较弱、适中、较强还是很强,香气的质地是简单还是复杂,香气的特征是植物香、橡木香、动物香还是其他香气等,通过反复的闻香步骤判断、验证葡萄酒的香气结构与类型。

不同的酿造葡萄品种、酿造工艺、陈年时间都会赋予葡萄酒香气不同的风格与变化。葡萄酒年轻阶段所具有天然的新鲜水果香气、花草香气;不同的酿造工艺与储存方式赋予葡萄酒的植物香气、橡木香气;陈年过程中逐步明显的醇香与其他复杂香气特征,都能让品鉴者感受到葡萄酒的独特魅力与气息。通常来说,葡萄酒陈年的时间越久,其本身富有的水果香气、花草香气就越淡,取而代之的是葡萄酒浓郁的成熟果香、植物香气、橡木香气、动物香气等复杂气味。

将酒杯举起,杯口放在唇之间,压住下唇,头部稍向后仰,把酒轻轻地吸入口中,使酒均匀地分布在舌头表面,然后将葡萄酒控制在口腔前部,并品尝大约10秒钟后咽下,在停留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觉一般并不一致,而是逐渐变化。正确的握杯姿势丰富的风味在杯子里不断发展、变化;反之,一款带有很少香气和风味的葡萄酒,我们称之为“简单”,但不是说葡萄酒一定要复杂才能令人感到愉悦,很多简单的葡萄酒也能带给我们美妙的快乐体验。

——红葡萄酒的品鉴是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轻握杯脚,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增高使酒产生变化。饮酒时不能吸着喝,而应倾斜酒杯,像是将酒放在舌头上似的啜饮。每次品尝应以半口左右为宜。

此外,一饮而尽、边喝边透过酒杯看人、拿着酒杯边说话边喝酒、吃东西时喝酒、口红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礼的行为。如果不小心将口红印留在了杯口,用面巾纸拭净比较好,而不要用手指去擦抹。

葡萄酒品尝的关键是,尽量让酒在口里多停留一会儿,让酒液浸润整个口腔,让酒体中复杂多变的味道会由味蕾传达到每一根神经。

真正上好的葡萄酒都是复杂的,有着多种不同的酒香、风味和层次,每次品饮都会发现不同的风味,这些红葡萄酒是用新鲜的红葡萄发酵而成的酒精饮料,因为在发酵过程中把黑紫色的葡萄皮放在葡萄汁里面带皮发酵,这样葡萄皮里的颜色就溶到酒里,成为了以红色为主的葡萄酒。红葡萄酒以复杂的香气和丰实的口感为特色,温度过低会使得香气封闭,而温度过高则会使酒精味变重。所以,红葡萄酒的侍酒温度一般为14℃~19℃。饮用红葡萄酒不可以加冰,也不能像香槟一样将酒瓶放在冰桶里。南方的冬天可以直接饮用红葡萄酒;夏天,最好先放到冰箱的冷藏室,用餐前一至半小时取出,先开瓶,摆在一旁慢慢醒酒,将需要醒酒的酒倒入醒酒器,让温度回升。

红葡萄酒一般都是平放储存,瓶口的软木塞因浸泡而分解、产生木屑,所以,饮用前一天要将酒瓶直立,让木屑沉淀到瓶底。红葡萄酒的瓶底通常向中间凸起,这种设计是为了能让木屑沉淀到瓶底的凹沟。

红葡萄酒的颜色来源于红色的葡萄皮,酒色主要呈紫红色、深红色、宝石红色、砖红色、红微带棕色、棕红色。观察红葡萄酒的颜色可以把酒杯放在有白色背景的地方,以便于欣赏她的“美色”,层次分明的紫红色酒体代表她很“年轻”,层次均匀、暗红色外围略带褐红色的酒体说明酒似一位成熟的“绝世佳人”,如果酒体呈咖啡色,那么很不幸,酒已经“坏掉”了。

红葡萄酒就像一位睡在红色幔帐中的古典美人,酒瓶开启,如幔帐微挑,酒体开始接触空气,浓郁的酒香如山泉流淌,如美人被唤起。红葡萄酒经醒酒被彻底唤醒后酒香四溢,令人心驰神往。

美酒入口,先深深地在杯口吸气,体会它的“醇厚”和“丰富”,一般新酒的果香味很重,而陈酒则将这种张扬的个性深深内敛。

为了可以充分让嗅觉享受到美妙的芬芳,将红葡萄酒倒入杯中后,还要将酒杯略微晃动。晃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拿起酒杯向内摇晃,这种方法杯子悬空,要晃动得均匀轻缓;另一种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杯脚,整个手掌平贴杯底,将杯底压在桌面如同研墨般地旋转,动作要轻柔一点,以免酒洒出杯口。

顶级的葡萄酒是艺术品,不仅仅是“喝”,更重要是“品”,浅尝一口,让酒液在口腔内保留一段时间,使感官充分体验红酒在唇齿间缠绵,然后用舌尖将酒液推向口腔四周,尽可能让所有角落里的味觉细胞都感受一下它的萦绕,最后再咽下去,迷人的幽香立刻在全身缱绻。

大部分红葡萄酒的味道偏重酸和苦(涩),这是因为红葡萄酒里含有大量而丰富的单宁,单宁引起的收敛感,使我们的舌头感觉干涩;单宁也能加强酒体,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酒的陈年。

喝红葡萄酒一定不要加雪碧柠檬,这会破坏它自身的味道;摇着酒盅一杯接一杯地比酒量,也不是品鉴红葡萄酒的方法,而是应像鉴赏艺术品一样慢慢小口啜饮。

——白葡萄酒的品鉴

白葡萄酒可以用白葡萄酿造,也可以用红葡萄去皮酿造。除了少数特别的葡萄品种,绝大多数葡萄的果肉是白色的,很自然地,用这些葡萄压榨的果汁也是白色的。白葡萄酒是用葡萄汁经发酵后获得的酒精饮料,其酒体颜色以黄色调为主。白葡萄酒的适用温度要比红葡萄酒低,因为前者的酸度比较高,且以清爽酸涩的口感和果香为特色,温度高了酸味会过重,一般以8℃~12℃为宜。

白葡萄酒一般不需要醒酒,那些窖藏多年的白葡萄酒,会出现少量质轻的沉淀,需小心地将酒从原瓶中倒入另一个酒瓶中,并始终留意沉淀的位置,当沉淀到达瓶颈时就停止倒酒。

白葡萄酒的颜色以黄色调为主,从水白色到深金黄色都有,这与气候有很大的关系。通常,寒凉气候的白葡萄酒会比较浅淡,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颜色逐渐变深。不论颜色深浅,酒体本身应该是清澈明亮、令人愉悦的。

如果白葡萄酒呈现出琥珀色、橘黄色或是栗色,说明酒已经过度氧化,不再适合饮用了,而那些惨白无光的酒就是次品了。

白葡萄酒比红葡萄酒更具异香,而良好的酿造工艺能让前者的芳香更上一层楼。年轻丰满的白葡萄酒经常在陈放老熟的过程中生成黄油的香气,进而逐渐发展出馥郁的榛子、杏仁和烤面包的香气。

白葡萄酒里通常比较容易出现甜和酸的味道,各种果香伴随着酒体在入口时逐步绽放,回味时依旧是甜的,喜悦的。白葡萄酒的甜味一般来自酒中的残糖,主要是由于葡萄发酵时没有把葡萄里的糖分完全转化为酒精造成的。一款平衡的白葡萄酒应该是在口中感觉清新活跃,而不是太尖酸,或是太腻,或是来自酒精的热感;一款酸度过高的白葡萄酒,会让人感觉尖酸甚至酸败;一款酒精过多的白葡萄酒,会使口中、咽喉有明显热感,就像白兰地或干邑等蒸馏酒在口中的感觉一般;一款糖分过多的白葡萄酒,会使口中感觉发腻和粗重。

白葡萄酒里含有多种酸,如醋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酸能增加清新尖脆的口感,也能使酒中的果香更加新鲜活跃。

——桃红葡萄酒的品鉴

桃红葡萄酒是葡萄酒家族中的一个独特族群,它不像红葡萄酒那么热烈奔放,也不像白葡萄酒那么优雅迷人。它颜色清纯秀丽,口感清新爽悦,仿佛情窦初开的懵懂,淡雅明亮,回味悠长,充满若即若离的感动。以特性而言,桃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相似,饮用前最好先冷藏。但是从其酿造方法上来看,桃红葡萄酒并不是把红、白葡萄酒混合各半酿制而成的,和红、白葡萄酒一样也有其独具特色的酿造方法。桃红葡萄酒的酿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前期与酿造红葡萄酒一样,不同点在于,在酿造过程中,果汁稍微着色后,只取出果汁,进一步发酵。

强烈压榨红葡萄酒,榨出果汁,再按照酿造白葡萄酒的方式酿造。因为在压榨的过程中会残留色素,所以酿出的是淡粉色的葡萄酒。

把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混合。这种方法只用于酿造玫瑰香槟。

将红葡萄和白葡萄混在一起,按照酿造红葡萄酒的方式酿造。

通常,能酿红葡萄酒的葡萄,都能用来酿造桃红葡萄酒。

桃红葡萄酒所含的单宁比红葡萄酒少,酒香清新,富含果香,涩味淡,由于它颜色漂亮又富有烂漫色彩,因此深受女士及初喝葡萄酒人士的喜爱。

质量上乘的桃红葡萄酒的原料通常选取优质的葡萄品种,在发酵时让葡萄皮的色素分解到葡萄汁液里。而廉价的桃红葡萄酒,会以红葡萄酒兑上白葡萄酒,调配成桃红葡萄酒。

优质桃红葡萄酒色泽为桃红、淡玫瑰红、浅红色等,澄清透明,有晶莹悦目的光泽。质量上乘的桃红葡萄酒,不会看起来好像掺了水的红酒,也不该有过量的橙色或紫色。色泽必须呈现出原体的桃红色,酒色亮丽动人;有些葡萄品种所酿出的桃红葡萄酒,具有明显的微泛橙色。带有橙色的桃红葡萄酒是法国普罗旺斯和南部炎热地区特有的色泽。当桃红葡萄酒呈现出粉红色色泽时,它的弦外之音是,此酒是人工调配而成;若带有任何些微的隐紫色,则表示酒的“健康状况”已经出了问题,酒质已被污染。

桃红葡萄酒具有纯正、优雅、怡人的果香及优美的酒香,酒体丰满,干型和半干型桃红葡萄酒富有新鲜悦人的果香味与醇美协调的酒香味。

由于桃红葡萄酒酿造工艺的关系,除了颜色独特,酒中的单宁含量也相对减少,口感就比其他葡萄酒清新、香甜、柔顺,收敛性(涩味)也有所降低。

干型与半干型桃红葡萄酒具有纯净、优雅、爽悦的口味;半甜型、甜型桃红葡萄酒具有干甜醇厚、酸甜协调的口味,富有细腻和谐的酒香;较年轻的桃红葡萄酒会有较多的新鲜红色,口味也很多变,甚至带一点涩味。

——起泡葡萄酒的品鉴

起泡葡萄酒是一种含二氧化碳的葡萄酒,但不同于二氧化碳饮料,这种葡萄酒中所含的气泡我们已经知道,完全来自于天然发酵的过程。如果起泡酒中有发酵后注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话,厂家必须在酒标中表明“加入额外二氧化碳气体的注气起泡酒”。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美国人开始像热爱可口可乐一样热爱于起泡酒,加州就拥有特别的玫瑰起泡酒,英国也开始采用香槟制造工艺开发了世界级的起泡酒。起泡葡萄酒的最佳侍酒温度是4℃~8℃,饮用前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室1天,或者冷冻室2个小时,最好是放在冰桶里,在加了冰块的冰水里泡2个小时,这三种方法都可以达到理想的饮用温度,减缓二氧化碳释放,增加酒体的细致柔顺和绵密清脆的气泡。

起泡葡萄酒的颜色以黄色为基调,或深或浅,饮用前给人提供了充分的口感想象空间。起泡酒以白色居多,似乎只有白色的清纯才能给气泡足够的空间盘旋,气泡欢欣跳跃间,欢乐的气氛也慢慢弥漫开。

粉红色起泡酒的出现,把起泡酒的欢庆和浪漫演绎到了极致;红色起泡酒是最少见到的,和红酒一样的颜色,但它的气泡不容易被观察到。

起泡葡萄酒的香气具有葡萄酒的一些共性,并更加淡雅、沁凉,有淡淡的瓜果香,持续性和扩散性很好。金黄色起泡酒香气丰富,红色起泡酒有橡木的香气,香气层次丰富。

起泡葡萄酒味道酸甜适中,口感清爽。通常金黄色的起泡酒口感会更浓郁,香气也更丰富;红色起泡酒喝起来感觉非常独特,橡木的清新和层次丰富的香味,更具特色的是起泡带来的独特口感——当气泡在舌尖破裂的瞬间一点点展现出来,红色起泡酒没法给气泡一个足够施展的舞台,但气泡却给了红酒一个更加多变的味觉空间。

冰葡萄酒(简称“冰酒”),是指葡萄自然结冰后,再经过榨汁发酵而成的葡萄酒。冰葡萄酒一般都有着黄金般的愉悦色感,香气丰富,通常会有浓郁的花香和蜜香,口感甜酸适中,复杂性强,妙不可言,是甜点葡萄酒中的极品。冰葡萄酒上桌饮用前要在4℃~10℃的温度下冷藏,或放入冰块桶中冰冻15分钟,让其冰冽甘甜的滋味发挥极致。

由于全世界能做冰葡萄酒的地方很少,所以这种酒的产量有限,价格相对较高。但正因为其独特的原料和工艺,造就了它的超凡脱俗、美妙绝伦的品质。

目前,出产冰葡萄酒的国家主要是加拿大和德国,奥地利也有少量生产。生产冰葡萄酒可以使用红葡萄或白葡萄,在德国通常使用的葡萄品种是雷司令和琼瑶浆,在加拿大主要使用威代尔葡萄。

需要说明的是,冰葡萄酒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在这些国家可以采用人工冷冻的葡萄来酿造冰葡萄酒,当然产品风味和自然结冰条件下酿造的冰葡萄酒是有很大差距的。

冰酒强调的是自然冰冻,真正的冰酒稀有难得,价格极其昂贵,欧美人常常把它喻为同爱情一般高贵。市场上也有一种号称“冰酒”的葡萄酒,是把秋天收获的葡萄冻在冰箱里冻制成的,风味远比不上真正的冰酒,价格也便宜许多。要分辨冰酒是否纯正,看品名就知道了,标“Ice wine”的是正宗冰酒,若是“Ice Wine”则是人工冷冻的。

品冰酒前一定不要接触辛辣、带薄荷味或巧克力味的菜肴,开瓶后要等十几分钟,让长时间密封的冰酒与空气充分融合,再倒入杯中。(www.xing528.com)

饮用冰葡萄酒时,一定要细品慢饮,慢慢回味,冰葡萄酒入口时要活动面颊、舌头,并深呼吸,使其中易挥发的成分在口中散发,让各种感觉器官都能够尽情感受酒的美妙。然后回味丰富而独特的口感和香味,新鲜、醇厚、爽口、纯正。

冰葡萄酒口感滑润、甜美醇厚,并伴有成熟的梨、桃子、芒果、杏仁和花的香味。当然,冰葡萄酒的味道也会因为产地、葡萄品种和品牌的区别,风味上有一定的差别。

随着葡萄酒知识与文化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在选用日常酒品的时候更多地选择葡萄酒作为家庭饮用的主要酒类。

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葡萄酒,消费者总是一时难以找出头绪,不知如何作出选择。加之现阶段葡萄酒厂商们的肆意宣传,这种进口、国产葡萄酒同台唱戏的繁华景象确实让不少消费者为之头痛不已。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选购葡萄酒呢?

葡萄酒酒标中所涵盖的葡萄产地、葡萄酒生产商、葡萄酒等级评定、酿酒葡萄品种、葡萄酒口味等基本信息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这些葡萄酒的基本信息越全面丰富,也就意味着葡萄酒的品质越高。

其中,葡萄酒产地信息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通常来说,国际上葡萄酒产区的划分十分严谨,葡萄酒产地越有知名度,产地信息越精确,葡萄采收、葡萄酒酿制过程的要求就越为严格,其酿造出的葡萄酒品质也就越高。

在葡萄酒市场成熟度高的国家,规范而严格的葡萄酒等级评定也成为人们选购葡萄酒过程中可以充分信任的因素。这些葡萄酒等级评定主要有法定庄园级和庄园内部评定级两种。

法国政府1855年结合当时波尔多产区各个葡萄酒庄园的声望与品质,评选出的“列级酒庄”,其中一等酒庄4家,二等酒庄12家,三等酒庄14家,四等酒庄11家,五等酒庄17家,这些都属于法定庄园级别。法定庄园级别的等级划分非常的严格与苛刻,就算一个顶级豪庄想要越级晋升到更高级别也势如登天。各个葡萄酒酒庄也会根据每一年葡萄的成熟度、酿制水平等情况来自行在庄园内部评定等级,酒庄或者按等级差别酿造不同品牌的葡萄酒,或者直接将等级标注在酒标之上,购买者可以通过酒标直观确认出葡萄酒品质的高低。

此外,有着卓越品质的名贵葡萄酒由于其产量稀少,多数葡萄酒酒庄都会在葡萄酒的酒标上标记着生产顺序编号。有的葡萄酒酒庄甚至会将酒庄主人的亲笔签名作为葡萄酒的防伪标记,有着这种特殊记号的葡萄酒对于葡萄酒购买者来说,无疑是一颗最好的定心丸。

而葡萄酒生产商的美誉度则需要我们在判断酒质的过程中加以参考,葡萄酒所选用的葡萄品种与葡萄酒口味决定了它是否适合我们的口味与喜好。

酒标中标注的葡萄酒年份,就是用来酿造葡萄酒的葡萄果实的采收年份。酿酒葡萄果实的成熟度等细节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其所酿造的葡萄酒在品质上的高与低,就算同出一座葡萄园的葡萄果实,所酿造的不同年份葡萄酒其表现也有着巨大的差距。通常葡萄酒在不同年份品质上的不同表现,人们都可以从大量的葡萄酒评选与葡萄酒年鉴中甄别出端倪。

消费者还需要留意的是葡萄酒酒标与瓶帽上的生产日期。一般来说,葡萄酒的年份与生产日期的时间间隔不会很大,一瓶葡萄酒从葡萄采收到酿造,再到橡木桶陈年储存,上市出售时进入最佳饮用期的葡萄酒所经过的时间通常不会非常长;此外,人们也可以根据红葡萄酒中出现的单宁与色素沉淀物的多少来判断葡萄酒的年份。

通常来说,葡萄酒为了防止强烈的光线射入引起酒质氧化,多数选择绿色或者棕色的深色酒瓶。这为人们在选购的过程中辨别瓶内所盛装葡萄酒的色泽带来了少许不便,但是细心的人们还是可以将葡萄酒酒瓶放在光源之上,通过观察酒瓶口部葡萄酒的质地与色泽,来进一步确认葡萄酒的品质。

品质出众的葡萄酒应色泽纯正自然、澄亮通透。如果葡萄酒的色泽不自然,或者酒液浑浊无光,有着典型的品质较差的色泽表现,面对这类葡萄酒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就要多加小心了。人们也可以通过对葡萄酒酒质稠度的细致观察来判断葡萄酒的酒体结构。不同深度的葡萄酒在稠度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年轻而轻盈的葡萄酒一般稠度较弱,有着明亮的色泽;而醇厚的葡萄酒相对来说稠度有所增强,视觉上看起来酒体较为凝重,色泽也随着醇度的增高而逐渐变暗。

此外,将葡萄酒酒瓶的瓶底翻转向上,陈年的葡萄酒中所富含的单宁与色素会形成粉末或颗粒状的沉淀物逐渐缓落到瓶颈部分,这些沉淀物并不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与口感,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葡萄酒中的沉淀物呈丝状或者絮状漂浮在酒中,则说明葡萄酒的质量存在问题。

抛开葡萄酒的产地与品牌来说,消费者可选的葡萄酒品种很多,从色泽上区别,有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玫瑰红葡萄酒;从口味上区别,则分为干型葡萄酒、半干型葡萄酒、半甜型葡萄酒、甜型葡萄酒。通常来说,属于“大众情人”的红葡萄酒对于任何人都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而玫瑰红葡萄酒则深受女士们的青睐;在一些正式场合,含糖量最低的干型葡萄酒出场率更高,而含糖量最高的甜型葡萄酒则更适宜人们的日常饮用。因此,人们在选择葡萄酒的过程中,一定要参考葡萄酒即将饮用的对象与场合,才不至于费钱费力地“空忙一场”。

当然,在选购葡萄酒的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消费能力,以确定可以接受的价格空间。在面对一些重要人物或正式场合,一瓶来自著名产地优秀年份的葡萄酒总能让人们兴致高昂,甚至一瓶出自豪门名庄或者优秀酿酒师之手的稀世佳酿更会让人们觉得身价倍增。尽管高档葡萄酒背后昂贵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是对于葡萄酒爱好者来说,那些出自新世界葡萄酒产区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地的优秀葡萄酒以其低廉的价格、不俗的品质依然能够满足他们那颗热爱葡萄酒的心。

对于那些经验并不丰富的葡萄酒入门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阅读一些与葡萄酒相关的书籍或评论,多听听朋友、同事们的经验与见识,勇于尝试那些不熟悉的葡萄酒,自己去感觉不同葡萄酒之间的区别与优劣,逐步成长为别人眼中的“酒评大师”。

在选购和使用葡萄酒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是需要留意的。

如果作为家庭日常餐酒饮用,葡萄酒没有必要选择那些极富内涵,需要用心细细品味的葡萄酒品种,只要能与餐桌上的菜品相得益彰就可以了,一般可以选择那些富有果香、香醇顺口的葡萄酒即可。

除了在一些招待贵客的日子选择一些品质优异、价格较贵的葡萄酒以外,日常饮用的葡萄 酒应根据自身的消费能力来选择。一般来说,一瓶价格在200元以内的葡萄酒就足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饮用需求了,而且在选择的过程中,也没有必要盲目选择那些来自法国优秀产区的葡萄酒,相信一些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的优秀葡萄酒一样可以带给你及你的家人以陶醉与惊喜。

除非为了投其所好,满足那些痴狂的葡萄酒发烧友的热情与期望之外,一般用来家庭饮用的葡萄酒在选择葡萄酒类型中更多地倾向于酒龄尚浅、富有新鲜果香的葡萄酒,而不是那些口味醇厚、适宜久藏的陈年葡萄酒。通常一瓶葡萄酒的容量都是750毫升,如果是香槟酒,可以倒出8~10杯,其他的红白葡萄酒则可以倒出7杯左右,可以先依据家中饮用的人数计算出所需要的葡萄酒数量,然后再去商场中购买回心中预先选好的葡萄酒品牌。

在欧洲的老电影里经常能看见一桶桶交易葡萄酒的场景,人们在那个时候喝葡萄酒就像我们现在喝散装啤酒。后来发明了玻璃瓶,瓶口用碎羊皮、碎布、干草封上,然后再涂上火漆。法国盲眼教士Dom Perignon发明了软木塞,直到现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香槟酒依然很名贵。

1. 整木塞和碎木塞的区别

一般来讲,如果这瓶葡萄酒是采用整木塞的,那么这酒是有点品质的,因为好的葡萄酒在瓶内成熟是需要微量氧气的,软木塞上有很小的气孔,这种微透气的软木有助于葡萄酒成熟。如果用的是碎木压制出来的软木塞则意味着是普通的葡萄酒,买来后要尽快喝掉。最近几年出现了用细沫粘合起来的软木塞,这种塞子的好处是不容易漏酒,适合于酒的长途运输,一般用在普通和中档的葡萄酒中。

2.木塞长短的不同之处

经常喝酒的人会发现,酒塞长短并不统一,长塞子往往比最常规的塞子长出1/4。塞子长且为整木的软木塞,通常来讲这瓶酒是好酒,最起码具有5年以上的陈年潜力,如果提前喝一定需要醒酒。长木塞比短木塞贵,长时间瓶陈,酒液会往木塞里渗透,用长木塞封存更加保险,这种长塞子酒以传统产酒国欧洲为主;不需要陈年太长时间就可以喝的酒,则没必要花更多的成本使用长木塞。当然不排除一些不良酒商廉价酒用长塞,误导消费者认为是耐陈年的好酒。

看酒液在木塞的位置判断酒好坏

如果是瓶陈了3~4年的酒,酒液渗透到了木塞的1/4处,甚至是1/3处都算正常。如果瓶陈八年到十年或以上,则酒液渗透到木塞的1/2处也不能说酒就变坏了。当然滲透到木塞的比例越小的老酒越是问题不大。如果酒液都已经渗透到木塞的瓶口部分了,一般意味着木塞滲漏,酒很有可能坏了。

葡萄酒存放时,酒液需要和木塞接触,所以放葡萄酒都采用平放、倒放和倾斜放的方式,而不能竖起来存放。如果开瓶后发现木塞干燥,接触酒的那面没有酒液,说明这酒是竖着存放的,基本上可以判断酒已经氧化了。因为软木塞是透气的,如果没有酒液将木塞的一面泡湿了涨开,木塞就会干缩,导致更多的空气进来使酒氧化变坏。还有一个判断的办法,就是打开后捏捏塞子接触酒的部分,看塞子是不是有泡在酒液里带来的那种弹性感,如果很硬捏不动,也说明这酒液长时间没和木塞接触,90%的可能酒已经坏了。至于是不是需要闻木塞,我觉得闻木塞不如闻酒来得直接和明显。

别看这软木塞不起眼,可是如果没有软木塞的使用,可能我们到今天还喝不到世界各地如此丰富多彩的葡萄酒,真是应该感谢那位发明软木塞的法国教士。

即便你不是一个经常喝酒的人,也应该经常考虑自己在葡萄酒上的花销。怎样才能买到好喝不贵的葡萄酒呢?

第一,购买副牌酒。所谓的副牌酒就是一些酒庄在正牌酒以外所生产的产品,其价格要比正牌酒便宜许多。主要原因是这些葡萄酒的质量稍差,或者葡萄树没有达到要求的树龄,也可能是当年的葡萄收成不好,所以这些酒通常以另一个品牌出售。但是这些酒就其较低的价格而言仍属好酒。

第二,购买中小葡萄酒厂的优质产品。它们的产品价格合理,品质也不见得不好。

第三,经常光顾葡萄酒专卖店或者超市里的酒类柜台。他们往往因为促销或者清货等原因会有一些打折的葡萄酒。

目前,国内葡萄酒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以下三个:

从目前中国葡萄酒销售流通领域来看,商业连锁店是主要销售模式。通常在一些大型超市都设有葡萄酒销售专区,品种及品牌繁多,并标有产地,可方便消费者选购。

葡萄酒专卖店是中小型的葡萄酒商店,出售葡萄酒、酒精饮料。有时还出售关于葡萄酒的书籍、开瓶器、葡萄酒杯等。如果你将葡萄酒看作一项比较正统的业余爱好,那么这样的葡萄酒商店是你的最佳去处。

葡萄酒商店出售的葡萄酒,品种繁多,门类齐全。一般会根据原产国进行分类,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等等,也有的根据英文字母的排序进行编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在同一国家的葡萄酒会分区摆放,香槟酒和其他起泡葡萄酒放在特定的区域,而甜酒则放在另一个区域。更为重要的是葡萄酒专卖店内都有精通葡萄酒的职员,他们对葡萄酒有着深入的了解,有的还是葡萄酒方面的专家。你只需将你的需求告诉店内的职员,便可轻松得到你所想要的葡萄酒。

一些葡萄酒商店将比较好的或比较贵的葡萄酒存放在特定的地方(甚至是特定的房间)。在一些商店,这样的葡萄酒放在带锁的酒窖里,还有的商店,这样的葡萄酒会存放在商店的最里边。有条件的葡萄酒专卖店还为客人提供存酒服务,把客人购买的葡萄酒存放在条件适合的酒窖里,使葡萄酒得到有效的保存。

除此之外,葡萄酒专卖店还会举办多种形式的品尝活动或者葡萄酒知识讲座,为初学者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另外,葡萄酒专卖店会经常举办新产品推广等促销活动,给葡萄酒爱好者提供一些价廉物美的好酒。

一些很受欢迎的葡萄酒商店、连锁店或特许经销店出售一些带有标签的葡萄酒。标签或是标明出售这些酒的企业的名称,或是带有零售商所拥有的注册商标。一些标签表明酒的价格便宜。酒商购进一定比例的散装葡萄酒,并将这些酒以商店的商标装瓶。这些葡萄酒因没有酿酒厂的名称,售价低得多。

例如张裕、华东和新天、王朝等企业的“品牌专卖店”已经陆续亮相,为喜欢这些品牌的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品牌专卖店主要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如果你担心会在别的地方买到假货,或者你就是喜欢这个品牌的某个产品,不妨多去品牌专卖店看看。

质量鉴别有诀窍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自己购买葡萄酒时经常可以自行观察与判断葡萄酒的品质以外,参加聚会或者在部分餐厅、酒吧饮用葡萄酒的时候,人们很难接触到葡萄酒酒瓶、酒标等信息,这个时候人们就只能通过对葡萄酒色泽、质感、香气、口感的细节把握来综合判断与鉴别葡萄酒的质量。这就要求品酒者有一定的品酒常识和经验。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主要讲一般大众都可以学会并掌握的几个技巧。

柔和的光源下,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中的葡萄酒色泽应纯正自然、澄亮通透,颜色与葡萄酒品种相呼应。

年轻而酒体轻盈的葡萄酒一般都有着鲜艳、明 亮的色泽,如红葡萄酒会呈现出宝石红、石榴红等,白葡萄酒会呈现出浅绿色、浅黄色等,有的年轻的葡萄酒颜色甚至在人们的眼中稍稍有些反光;陈年而酒体凝重的葡萄酒的颜色则随着醇度的增高而逐步变暗,如红葡萄酒会呈现出砖红色、瓦红色等,白葡萄酒会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呈现出高贵的金黄色泽。而质量较差的葡萄酒色泽不自然,或暗淡无光,或过于鲜艳。

除了从色泽可以对葡萄酒的质量作出判断以外,葡萄酒的质感也能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它的内涵与品质。

人们可以通过轻轻摇晃玻璃杯中的葡萄酒,观察葡萄酒酒液在玻璃杯内壁上均匀流下的酒滴痕迹。这些常被法国人称之为“酒腿”或者“酒泪”的酒滴数目越多,缓缓流下的速度越慢,说明葡萄酒的酒精、糖分含量越高,葡萄酒的品质也就越好。

在充足的光线下,不同品质的葡萄酒在倾斜45°的酒杯中将呈现出不同的色调与澄清度。通常来说,窖藏陈年一定时间的葡萄酒与玻璃杯相接触之后,在酒液与内壁接触的边缘地带,无色水体的宽度也会随着酒龄的延长而逐渐变宽。

将葡萄酒在玻璃杯中轻轻摇晃开来,与空气的大范围接触令葡萄酒浓郁、清新的果香和酒香有如花朵般在手中绽放,富有一种协调、细腻、幽雅的香气,让人心情愉悦;反之,如果香气不自然、酒精味道浓重或者有着其他让人不舒服、厌恶的味道,则说明葡萄酒的质量较差,甚至由于过度氧化而变质。

就如同一个互相支撑的有机结构,葡萄酒口感的结构是由葡萄酒的酸度、甜度和涩度三方面来决定的。质量优的葡萄酒其结构均衡,红葡萄酒酒体丰满醇厚,白葡萄酒酒体轻盈爽口,品尝时口感圆润、回味悠长,令人心情愉悦;反之,那些口感不平衡的葡萄酒,结构单调,或者毫无层次感可言,一般都属于质量较差的葡萄酒。

一瓶品质出众的葡萄酒常常在带给人们优雅的视觉享受的同时,牢牢抓住人们的味蕾,令人心情舒畅、余韵悠长。心情愉悦之余,不妨拉着你的朋友或者同事一起分享这种幸福与欢乐吧!

不同的产区、酿造葡萄的品种、采收年份、酿造工艺、陈年时间都会赋予葡萄酒不同的风格与变化。这些各有不同、时刻变化着的外部条件汇集起来,就造就了今天葡萄酒王国中形形色色的葡萄酒丰富的内涵,就算它们同出于一个家族,同源于一条血脉,自然的造就与时光的冲刷也会令它们彼此不同,甚至风格迥然。于是,人们根据实践得出了区别它们之间特点与异同的品酒方法。其中,现阶段较为常见与流行的品酒方法有以下三种:

所谓水平式品酒法,即将同一酿造年份,不同葡萄酒产区或酒庄的葡萄酒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的品酒方式。如将同一酿造年份,不同葡萄酒产区的葡萄酒放在一起对比评判,寻找葡萄酒产区之间各自的特点与风格;将同一酿造年份,不同葡萄酒酒庄的葡萄酒放在一起对比评判,品味葡萄酒酒庄之间各自的特点与风格;将同一酿造年份,同一酿造葡萄品种,不同葡萄酒产区或酒庄的葡萄酒放在一起对比评判,品味不同的葡萄酒产区或酒庄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与酿造工艺下,其酿造产品的各异表现。由于不同葡萄酒产区或酒庄之间的自然条件与酿造工艺差别较大,因此水平式品酒法较适合那些葡萄酒品酒的初学者,可以从葡萄酒的结构与风味等方面很容易抓住其间的异同之处,将它们区分开来。

所谓垂直式品酒法,即将不同的酿造年份,出自同一葡萄酒酒庄或品牌的葡萄酒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的品酒方式。品鉴者从中寻找不同酿造年份之间的差异,体味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美妙与神奇。相对于自然条件与酿造工艺所带来的差异来说,不同酿造年份的葡萄酒年份特征之间的差异更加细微和难以捕捉,因此垂直式品酒法更适合那些经验丰富、感觉敏锐的资深品酒人士。

所谓盲品式品酒法,并不是将品鉴者的眼睛蒙上,使其暂时失去视觉的判断能力。毕竟葡萄酒的鉴赏需要视觉、嗅觉、味觉三方面合而为一的评判才算全面、公正,失去视觉判断的支撑将使品鉴者更多地依靠猜测,从而造成评判的模糊与失位。真正的盲品式品酒法是将葡萄酒的酒瓶包裹或遮挡起来,使品鉴者无法从葡萄酒的酒标获得任何信息。然后,将特征类似的葡萄酒放在一起,如红葡萄酒、白葡萄酒、起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等。专业品酒者依次选取每一种葡萄酒分别进行品尝与鉴别,以葡萄酒的色泽与香气判断葡萄酒的陈年时间及酿造葡萄品种,以葡萄酒的结构与口感判断葡萄酒的地域情况,综合葡萄酒的各项指标判断葡萄酒的品质等级,从而全面、客观地对葡萄酒的品质得出判断与建议。通常来说,盲品式品酒法对品鉴者的知识、经验、专业要求最为严格,其得出的结论也最为全面、客观、公正,更令人信服,因此国际上的多数重大葡萄酒赛事都采用这种品酒方式进行评判。

除此以外,在需要品尝多种葡萄酒的场合,品鉴者也要注意葡萄酒的品尝次序。通常来说,应遵循先喝酒龄尚浅的葡萄酒,再喝陈年储藏的葡萄酒;先喝口味清淡的葡萄酒,再喝口味醇厚的葡萄酒;先喝不甜的葡萄酒,再喝甜的葡萄酒的通用原则。否则,香气浓郁、味道醇厚的葡萄酒其显著的特征,会将之后品尝的葡萄酒的幽雅香气、清淡口味特征完全掩盖,扰乱甚至妨碍了品鉴者获取葡萄酒具体、真实的细节信息,从而造成错误的判断。

作为一种细致、高雅的情趣,葡萄酒的品鉴不是一种程序复杂的测试,更不是一种激烈紧张的竞赛。品鉴者要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去感受葡萄酒的内涵与精彩之处,以扣触葡萄酒深邃灵魂的方式达到与酿酒师心灵的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